姜红军 吴 洪
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昏睡的学生“动”起来了;嘶喊的教师“停”下来了;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了。当下,“小组合作学习”让课改者趋之如鹜,逐渐演变为课堂教学中的“戏眼”,且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奉为医治课堂教学积弊的“灵丹妙药”,尊为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的“镇堂之宝”。但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细节,就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当然对于一些做法,在这里并不是有意否定,只是觉得实践中还有待于完善。
虽然学校间存在着些许差异,但综观各校的学习小组模式设置,我们还是会从中发现一些有悖常理的“共性”,这些问题虽然显现在外,但由于大家都习以为常,往往熟视无睹。
一是凭成绩“定位”。所谓的“凭成绩‘定位’”就是,实践中,教师完全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来划分小组。调查发现,当前课堂中的“学习小组”的设置,很多都是由班主任操控的。具体做法是,班主任或根据学生各学科的总成绩,或根据所任教的本学科成绩,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再按照一定的人数要求,要么4人,要么6人,进行优劣搭配。这种组合方式,表面看起来各小组之间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但问题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牵扯到智力因素,也牵扯到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新课程倡导学生全面发展,试想:这种单纯地按成绩“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有失偏颇?
二是“给学生编号”。所谓的“给学生编号”,指的是班主任依据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成绩高低来“给学生编号”,四人组为 1、2、3、4,六人组就为 1、2、3、4、5、6。可以说,“把学生编号”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索中出现的“奇特现象”。“给学生‘编号’”实则是让学生变成了一个个数字符号,把一个个“学习小组”成了一个个“数字组合”。调查中发现,教师给学生编号,首先是为了识别学生之间的差别,以便课堂上体现出同号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是为了课堂提问的方便,因为小组成员都有标识自己身份的号码,上课提问时教师就不用再直呼学生的姓名。仔细品味,虽然编号与名字都是对人的一种称呼,但从情感的角度讲,两者的意义却大不一样,一学年下来,很多教师都记不住学生的名字,这被泯灭的情感该如何补偿?课堂的和谐又该如何谈起?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给学生编号,是不是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呢?更何况这种做法本身也是有悖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的。
目前,各学校“学习小组”的建构模式都大同小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往往没有从本校实际出发,而是相互效仿,一味“克隆”。对于目前“学习小组”模式建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真的应该重视起来,学校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科学打造“学习小组”模式,否则,我们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为了推行一种理念,而伤害了学生。
当下,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自由式合作”。所谓的“自由式合作”就是学习小组成员,围绕“导学案”中教师预设的问题,围在一起进行自由的研讨,是一种“漫谈式的合作”,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但存在的问题是,人数虽然多了,但“小组合作学习”时,发言的依然是那些学习上的“佼佼者”,“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成了这部分学生的“独角戏”,而“学困生”呢,或者没有插嘴的机会,或者因为自卑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就成了小组中的“自由人”“边缘人”。这样一来,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是不是就成了一句口号?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合作方式只是传统教学中“小组讨论”的一种延续,没有发展创新。
二是“分工式合作”。所谓的“分工式合作”就是教师将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学习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其目的是让“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干,最终达成同一个目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似乎克服了“自由式合作”的不足,组员中好像没有“局外人”。但这其中又潜藏着另外的问题:任务分工,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只关注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其他部分呢?另外,有些学生忙于扮演自己的角色,根本就无暇顾及具体的学习内容,他们的学习怎么办?在之后的展示交流中,这些学生很可能因为缺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影响学习效果。这种合作方式虽然有所发展,但其可操作性依然有待商榷。
不难发现,无论是“自由式合作”,还是“分工式合作”,都比较注重过程展示,忽视了个体的发展,这样一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相对而言,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推行的“一对一”的合作形式很值得我们研究,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防止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合作机会”,而且“一对一”的合作,不仅能够做到不遗漏一个学生,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当然,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合作小组合采取什么形式,还需要灵活选择。
从目眼前的课堂教学情况看,学校的教学班一般都设有不同形式的“学习小组”,根据经验,既然有了这样的“组织”,那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但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多数的班级的“学习小组”都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状态,仔细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管理缺规范”。
一是忽略“养成教育”。所谓的“忽略‘养成教育’”就是,在对“学习小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从日常“学习小组”的实践表现来看,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充分的进入角色,不是跟“没事人”似地随心所欲,就是把自己伪装起来,装腔作势,故作姿态,表现好一点的学生,往往也是盲目地跟着教师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养成教育。我们知道,在教学管理中,“教育”是“先导”,学生的行为离不开教师的教育。缺少了必要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就难免会迷失方向。只有教师说到位,做到位,学生才能行有所依,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是缺乏“长效机制”。所谓的“缺乏‘长效机制’”就是,在对“学习小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是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指指点点,“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完全由班级说了算,而班级呢,在这种体制下,又怎么会劳心费神呢?多数班级都是“走一步,说一步”,零打碎敲,没有长远规划。如此这般,没有应有的“小组文化”,没有相应的“制度驱动”,试想,这样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小组”的人数虽少,但也是一个小团体。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集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其中的人员按一定的配合关系组成一个合作的整体,那么这个集体,就会是一盘散沙。可以说,“忽略养成教育”以及“缺乏长效机制”是当前“学习小组”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审慎对待,否则,无论采取何种合作形式,都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干扰正常的课堂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要切实发挥“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关注到“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并能积极地、有序的参与其中。其次,应该有相应的制度跟进,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证“学习小组”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学习小组”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目前,“小组建设”虽然已经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现实的情况看,依然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论证。当然,这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能够“不忘初心”。因为,课改背景下,只有经历过破茧之痛,才能体会到化蛹成蝶的喜悦。但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反思,既要敢于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又要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扎实,做得深入,做出成果,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