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

2018-11-30 02:37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师生过程数学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 田 田

一、对师生互动的认识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可我们发现,尽管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着靓丽火花,但整体效果仍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理念与行为脱节,教学成果与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单纯的理论学习由于缺乏实践案例的支撑变得枯燥乏味,有些甚至与新理念格格不入,更多的是想法、方案脱离学生实际…… 如何融合理论与具体实践行动,是广大从教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一种无缝对接的快乐体验,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开始思考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觉得课堂上更多的师生互动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必须要学生听从教师的传统互动方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互动中实现高效。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主观上要关注教学细节,关注教学实效,关注教学智慧,关注自身专业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师生互动就是通过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到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师生互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学生会暴露自己的不足,这样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讲解,从而“知己知彼,百教百懂”。师生互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活动中了解掌握知识,促进学生与教师的默契配合,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初探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转变教学角度,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中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更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让自己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例如,初中第一册第四章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个设计:师:同学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可否记得含有“始”和“终”这两字的成语?(学生会迅速思考回忆,并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在多种词组中,教师再有意识地迁移归纳,并在黑板上写出“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这三个成语,然后提出问题:“结合同学们的认知,你能分别给这三个成语打一数学谜底名称吗?”思维被激发,同学们纷纷举手,在众学生的猜答中,教师分别写出谜底:“线段、射线、直线”,教师再顺势让同学们交流相应的理由,并及时肯定,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有趣,更引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这样就在快乐的氛围中把枯燥的概念给解决了,目标也就达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快地走进课堂的角色,由此教师要真正撕下“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和蔼可亲地走进教室,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道打破宁静的教室,一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和谐并进,共同实现教学相长。

(二)创造条件,选择恰当策略,适时引导,进行有效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主体虽然只有教师和学生,但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所以要使课堂教学互动有效,就需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互动形式,将各种形式的互动在一堂课中融合在一起。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学习数学就要和数字、字母、数学符号打交道,算来演去,枯燥无味,只有合理的教学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可根据教材的内容不同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探索交谈,观察,讨论归纳出一般的性质结论,既能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进行自学。教师给出第一条判定,让学生类比前面学习过的平行线的性质,自己证明平行线的第二、三条判定,尤其是在证明判定三时,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提高问题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究,而教师适时地引导,师生都能参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其实初中数学教材几乎每章每节都有探究、思考等这些内容,都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条件。教师可根据每章节不同去灵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例如,在八年级下十七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四个普通的全等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之后再合作交流,总结出多种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拼图,正如麦克斯韦说:“学生用自己的仪器,即使出了错,也常常比人们用细心调出来的仪器易学到更多的东西。”哪怕学生只能拼出一种图形,也胜过教师十次说教。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自主权进行互动

1.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动”起来的前提

教与学本来就是相互矛盾的,对教师而言,每节课前都要备好课,备足课,不但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每节课都要有计划,有时间安排,学生每节课只有有限的几十分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且要灵活运用善变,要有能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良好方法。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计划而舍不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那样只会走过场、做样子,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自主权是真正“动”起来的保证

教学的教是为了学。课堂互动的根本在于善教和乐教。善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或提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也才能主动让学生探究、交流、讨论、合作。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自主起来,这样才能促进教和学的协调发展。

新课程标中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教学过程和再创造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必须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予学生说明观点的机会。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和阐明自己观点的机会,让他们尽展自己的才华。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表现自己。

四、师生互动后的效果

师生互动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综合起来,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避免传授灌输知识而造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后于文化程度的状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样,还能提高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重点已从以前的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逐渐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正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已有很多关于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我们更好地探究实施师生互动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并善于运用有效的互动方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更全面地发展,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师生过程数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