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井辉
近期,我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校本教研经验报告会。互动环节中,有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如何让教师主动地参与其中呢?”“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理念就是‘让教师说话’,学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认真听取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从而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真正来自教学工作一线,真正做到服务于教学。教师都很愿意参与。”一位做报告的教师说。
现实的教学管理中,有些学校管理者还真难以做到“让教师说话”,他们往往是不进课堂而指点江山,不去调查研究而去制定各种制度措施,致使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远离教学一线实际,导致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而产生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效果,形成了一种“教研,教研,你‘叫’我‘演’,不‘叫’不‘演’”的现状。而充分地让教师说话,摆观点说问题,让教师在宽松、民主的和谐氛围中参与教研活动,势必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从而有力地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让教师说话”要求学校管理者转变管理观念,从而达到“共赢效应”。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数是身经百战,历经锤炼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水平较高,这就在无形之中与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差距,难免在实际教学中,心中存在“老师为什么老是慢半拍跟不上前行步伐”的慨叹,管理者如果不及时地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就会很容易形成“敌对”双方的胶着状态,从而让工作陷于被动之中。所以,管理者要蹲下身子,敞开心扉,认真聆听教师的真实想法,不做“人上人”,而以“人中人”的态度走进教师,创设一种和谐共赢的教育环境,让教师在心中感到有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研措施,这一从“管制”到“管理”的转变,势必能引领着教师走上一条科研立身,科研兴教的发展之路上来,也必将推进学校的快速良性的发展。
“让教师说话”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形成“从众效应”。在一所学校之中,教师由于在认知能力,学识水平,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教师之间的差距。而不断缩小教师间的“差距”,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修的专业能力。教师强则学校强。因此,教学中让教师说真话,吐真言,就是我们对症下药的“良方”。这种量体裁衣的务实态度势必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响应。正如上述学校介绍的那样,不图快,只为实,不图大,只图准,这样一来,教师间就会形成以“他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务实教研氛围,教师也就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比学赶帮超的教研氛围凸显出了“从众效应”,教师在不断完善自我,转变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得以共同成长。
“让教师说话”能及时掌握真实的教学信息,完善规章制度,从而建立“纠错效力”。在学校的发展道路中,仅凭一家或者几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学校管理者应广开言路,广纳谏言,尤其是来自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些“闲篇杂论”,管理者要有善听“杂音”的耳朵,胸容“百家”的气魄,在众多的“杂言”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适时纠正学校发展中的偏差,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师在其引领下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上一校之长,就意味着要多一份责任和坚守。校长不走近师生,听不到教师的心声,怎么能办好学校?“让教师说话”这话听起来平淡无奇,却很值得学校管理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