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文化及其词语漫谈

2018-11-30 01:49郝翠荣
文学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释迦佛教文化

郝翠荣

(作者介绍:郝翠荣,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字学)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礼记·王制》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古代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被列为帝王的“八政”之一。今藏族地区仍保留着原始的山神崇拜。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从自然山川中感悟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精神境界。孔子畅怀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些构成了山最初的文化意识形态。汉魏及唐,文人志士隐居大山深处,或寄情于山,或放志于山,创作了大量的山诗。至此,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已不再是一种地理标识,自然景观。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以稳重内敛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魅力的文化形式。而山文化,就是人们以山为题材创作出来的一切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

(一)山与佛教

佛教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和山之间建立了天然的联系。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去恶从善”,其最高的境界是要达到清静虚寂。而自然界的山,吮吸了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可谓“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由此佛的静与山的空彼此默契的融合在一起。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受其影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受其文化的熏陶,随之也出现了大量有关山的佛教词语。古印度学者龙树曾经就说过:“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自佛法中。”这些佛教词语对于我们今天培植人格,修身养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1.其心不动,犹如山王。出自《华严经·卷十八》。体现了佛家一丝不挂、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梵志,道行很深。一次阎王对他说:‘你将于七天之后命终,堕入地狱。’梵志听了非常焦虑。当时释迦摩尼正在逝多林的树下坐禅,有人建议梵志到那里去向释迦摩尼求救。于是这个梵志准备了一些礼物,他左手托着一颗合欢树,右手托着一颗梧桐树,前去拜见释迦摩尼。释迦摩尼看到他,吩咐道:‘放下!’梵志赶忙把左手托着的合欢树放下了。释迦摩尼又一次吩咐:‘放下!’梵志赶忙把右手托着的梧桐树也放下了。释迦摩尼第三次吩咐:‘放下!’梵志十分困惑:‘世尊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您让我放下什么呢?’释迦摩尼告诉他:需要放下的,不是那两颗树,而是把‘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释迦摩尼认为:贪欲、激愤、愚痴是导致人们沉沦于生死轮回的三毒。作为修行者要学会放下,只有放下,方能一丝不挂,无欲无求。

2.山友。出自《佛说孝经》:“有友如山,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之,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佛教不仅注重对父母的孝敬,也讲究与朋友之间的交情。

3.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若不如是,尽是依草附木的精灵,吃野狐涕唾的鬼子。出自《五登会元·开先行瑛禅师》体现了佛家精进的思想。“精进”是释迦摩尼八正道之一,即“正精进”。精进即勤奋进取,与汉文化“愚公移山”,“闻鸡起舞”是一脉相承的。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笔者认为佛家的“精进”内涵尤为丰富。除勤奋、坚持以外,更有一种刨根问底、探本溯源的深究精神。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充分体现了佛家的大智慧。佛学大师南怀瑾说:“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处,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佛教惯用“眼”来表示人观察世界的智慧程度。佛教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释迦摩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陀曾在佛陀说法时打瞌睡,遭到释迦摩尼的严厉斥责,痛哭了七天七夜,竟至失明。后来阿那律陀勤奋修行,终于获得了“天眼通”,虽然肉眼看不见东西了,却能够看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的一切事物。我们惯用“眼力”、“眼光”去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准。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站的高,望的才会远。只有眼界宽阔,才能悟到万物的真谛。

(二)山与绘画、音乐

山不仅与佛教关系密切,而且与绘画、音乐也有着亲密的联系。

山与绘画的关系可以从画家们画山说开来。画山亦称写山,以写代画,以虚代写,注重的是意境美感。宋代画家郭熙平生素爱画山,他对山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南北之山特征各异:“东南之山多奇秀,西北之山多深厚,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岫。”四季之山风采也不尽相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老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其实山本不动,是画家们的心境在动。画山的过程更多的融入了画家们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情思。

山与中国的音乐也有交集。《井岗颂》就是以革命圣地井冈山为创作背景,演绎了一首慷慨激昂、动人心扉的革命赞歌。“魏巍井岗,雄奇神圣,伟岸井岗,万古英名。”悠长、高亢的旋律至今回荡耳畔。电影《井岗恋歌》竹妹子与红军阿哥山虎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肺腑。革命热潮的大背景之下,他们的爱情尤为纯朴、圣洁。

谈及山文化,我们还可以从文化的根本,即文字层面上去寻根。因为文字承载了太多的中国历史文化,而文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与象征。

《说文》山部凡53字,重文4字。大多用来指山名,如:

嵇,《说文》:“山名,从山稽省声。奚氏避难特造此字,非古。”《广韵》:“山名,亦姓。出谯底部呈弯曲状河南二望。”按:谯郡分南北时期的河南商丘谯郡和三国时期的安徽毫州谯郡。

嵍,《说文》:“山名,从山敄声。”《段注》:“嵍字依诸字书即旄丘之旄也。嵍字,《字林》一音忘付反。今依附俗当音权敄……又有嵍亡附反,一音毛。亦云嵍丘也……依《字林》,嵍丘即旄丘,乃丘名,非山名也。”按,古无轻唇音,旄,嵍上古都属于明母。《约注》:“嵍之言也,前高后平,其形如买衣之冒在首也。”由此可知,二徐本解释为山名是错误的,应当为丘名。

《说文》“山”部有的也用来指“山”雄壮、高峻的特点,如:

峣,《说文》:“焦峣,山高皃。”

崝,《说文》:“嵘也。从山青声。”

嶘,《说文》:“尤高也。”

有的关于“山”的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也用来指称姓氏,如:

崔,《说文》:“崔,大高也。”

岑,《说文》:“山小而高也。”

用“山”组成的成语,多数含有比喻义。

山高皇帝远——形容荒僻之地,皇帝有再大的权力也顾及不到。

山高路险——比喻在行进路途中会有各种挫折、危险和困境。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悠远。

“山”作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稳定性较强,其组成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四种结构:

①“山+n”式:

山坳 山包 山崩 山草山茶 山城 山川 山村

山丹 山道 山地 山巅山顶 山东 山洞 山阿

②“n+山”式:

常山 朝山 出山 巫山刀山 河山 火山 假山

江山 开山 靠山 矿山炼山 名山 劈山 青山

③“n+n+山”式:

井冈山 湖光山色 气吞山河 气壮山河 坐吃山空 侃大山

④“n+n+n+山”式:

安如泰山 半壁江山 逼上梁山 调虎离山 放虎归山

锦绣山河 开门见山 名落孙山 日薄西山 万水千山

按照词义内部编排,与山意思最为接近的是丘。

丘,《说文解字》:“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丘,上古属于溪母之部字。商承祚《殷契佚存》:“丘为高阜,似山而低,故甲骨文作两峰以象意。”甲骨文作,金文,字形像两座相连的山。《约注》:“许君拘泥于篆法而以会意解之,误也。仲尼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用本义也。惟中央下斯能聚物,故《释名·释州国》云:‘丘,聚也。’”按,丘,象形,四周高,中央低,因此能会聚事物。现在“丘民”一词,即指众人聚居的地方。

总之,以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戏剧、音乐、绘画、习俗以及与山有关的词语,成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在中华文化中,随处可见山的身影,山文化可以堪称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以深重、内敛的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凝聚映射出中国人高尚的审美和道德情操。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毛学和等.现代成语巨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

[4]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猜你喜欢
释迦佛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佛教艺术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用释迦果给生活加点甜
谁远谁近?
释迦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旧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