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到情感:“微传播”社会的大学生党建与实践创新

2018-11-29 09:05王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传播导向党组织

王阳

[摘 要]

“微传播”是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不仅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对传统的大学生党建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以“制度”为导向和以“情感”为导向的两种党建模式,分析了“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在“微传播”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在“微传播”环境中,以“情感”为导向的党建模式将成为一种积极的大学生党建手段。从而提出发挥党组织在制度和情感两个层次的优势,加强情感建设,增强制度黏性,形成两种党建模式的协同效应的观点。

[关键词]

微传播;大学生党建;情感党建;制度党建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11-0058-04

一、“微传播”社会的大学生党建及其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大学生党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为党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就具体含义而言,大学生党建至少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内容:在狭义层次上,大学生党建应当体现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其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涵盖了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党员的培养、发展与考核等内容;在广义的层次上,大学生党建还包含了在大学生中树立党员榜样,传播党的思想、政策和文化,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党建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党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党建模式,这种模式既体现了狭义的党建内容,更包含了广义的内涵。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给人们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一些学者将这种全新的传播模式概括为“微传播”社会。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做好大学生党建离不开对这一变化的深刻把握。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讨论,如何面对和利用“微传播”的基本特点,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微传播”可以理解为由互联网、移动终端和个体化的新媒体平台共同组成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传播”不仅继承了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具有的动态性、多元化特点,并且呈现出不断微观化、生活化、实践化的特点。“微传播”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并不仅仅是指一种技术的更新,而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引发了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化。“微传播”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实践化、生活化和个体化的转向。实践化表现为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关注主体所处的特定情境,强调实践活动中对实践主体的理解和反思;生活化主要指在“微传播”社会中,私人生活可能成为“公共议题”,并引发广泛的影响;个体化主要指在“微传播”环境中越来越展现的是个体诉求和情感表达,信息传播没有特定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中心,个体的主观选择直接决定着事件的重要性及其公共意义。

适应“微传播”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党建在新时代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群体既是参与“微传播”的重要主体,也深受这一文化潮流的影响。在当代大学生当中开展党建工作,除了在政策层面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同时还应当思考如何在“微传播”环境中实现党的文化建设。通过对“微传播”基本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到,“微传播”带来的可能是整个社会组织原则的变迁,这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以新的理念建设党。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本文总结了两种理念下的党建模式,即“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和“情感”导向的党建模式,并将分别阐释这两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讨论,指出在“微传播”环境中,加强“情感”党建的必要性。

二、“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制度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以国家名义制定并支持国家的各级各部门代理人行使其职能的正式制度”[1]。制度不仅包含了具有规范作用的文本,还包含着超越主体与行动的、潜在的规制力量。制度建构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和规训社会主体的日常生活,让其符合理性主义的逻辑和预设。本文所提出的“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主要关注组织建设和制度安排,强调党组织对党员的规制作用,要求党员在组织中承担一定的义务,接受党的基本理论,党员也同时获得组织提供的资源。在这种理念下,情感和文化居于次要的地位,而组织的规范居于核心地位。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对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基本理论、制度和纪律规范,以及一些特定仪式的要求等。但这并不表示在“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中就没有文化与情感,实际上任何政党的建设实践都会形成其特殊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党建实践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信仰认同和思维方式等,只是在制度导向的党建理念中,情感的产生遵循“制度——文化——情感”的先后次序,可以说是一种党建实践的结果,其意义是形成对党员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实践中,历来重视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而且也积累了成功的党建经验。在建党初期,继承布尔什维克基本原则的中国共产党,就拥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孙中山先生的体会来说,俄国革命的成功,“实全由其领袖列宁先生个人之奋斗及条理与组织之完善”[2]。布尔什维克的“条理”和“组织”之完善,给孙中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毛泽东对于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做出了很多发展,他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原则以及党的纯洁性,并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党建理论和原则。正是由于对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视,使得中国共产党战胜组织软弱、纪律涣散的国民党,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组织形态趋于成熟,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使得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诸多新的发展。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接近9000万,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基层党组织。在各级组织中,严密的制度规范,使得党员的发展与培养、组织生活、思想宣传等得以规范运转。

在“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里,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内部规范和党的基本理论的宣传,这对于党组织的团结以及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但面向社会传播机制的转变,“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首先在组织建设层面,严密的组织规范可以保证党组织的紀律性,但也可能产生组织僵化以及脱离群众的风险。甚至在一些情境下,由于群众对党内系统复杂性的不理解,容易形成党内不透明、不公开的印象,最后使党组织在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被不断边缘化。此外,在理论宣传层面所遭遇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困境。由于“微传播”形式的出现,在党的理论宣传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承担党建思想传播任务的组织性媒介向个人媒介转移;理论宣传的教育方式向讲故事的感染性方式转变;组织面向个体的单向传播逐步向个体间的互相传播转变;深度评述和思考向形象性、浅表性判断转变。这些转变与传统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使得当前的党建宣传模式很难在更广泛的群体中发挥作用。

这些变化在大学生的党建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学生面对复杂而又繁琐的组织规范,以及宏观抽象的理论,往往望而生畏。以“制度”为导向的党建模式,使得党员的考察、发展等流程在形式上越来越复杂,但却缺乏与之相应的宣传教育,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对于党章以及党的政策缺乏深度解读。在党组织以外,“微传播”自由又无边界的特点,为思想活跃的青年人提供了平台,也产生了弥散的意识形态。这既对传统的党建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党建宣传带来新契机,把握“微传播”的特点与机制,转变党建理念,创新党建形式,是应对“微传播”社会的应有之举。

三、“微传播”时代的“情感”党建

本文所阐释的“情感党建”受到了“情感治理”[3]概念的影响。“情感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是通过对治理对象个体的,针对性的情感关怀与情感支持,来获得社会成员的主观认同,在主体间形成完整健康的情感纽带,以提高治理的效能。“情感治理”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治”,是一种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治理模式。日常实践中的“送温暖”“帮困慰问”以及“介绍对象”等体现组织对个体关怀的活动,都可以理解为“情感治理”的范畴。由于“微传播”机制从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情感经验,对既有的党建宣传机制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建立与“微传播”社会相适应的“情感党建”模式,从而实现大学生党建的创新。以情感为导向的党建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就党建主体而言,多元主体参与是“情感党建”的基本要求。在“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中,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唯一主体,党组织的制度规范起着决定性作用,党员的主体性相对被弱化。而在情感导向的党建模式中,党组织、党员以及群眾共同构成了党建主体。这些主体的情感体验将通过“微传播”得以迅速扩散,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党建氛围,以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

就叙事方式而言,注重微观叙事将成为党建宣传的主要途径。所谓的微观叙事主要是针对“制度”性党建中的宏大理论宣传提出的。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政治纲领背诵给老百姓听,这样的背诵是没有人听的;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4]。微观叙事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体现着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在党建实践中,我们需要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价值规范转化为生活化、沟通性的语言,借助“微传播”终端,通过“讲故事”“聊聊天”“点个赞”式的交流,培养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就党建过程而言,既要注重组织建设,更要注重形象建设。组织建设和形象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体两面,可以说在“微传播”环境中,党的组织建设是形象建设的基础。在“微传播”环境中,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往往是浅表性、碎片化的,学生们会基于自己的判断来确定一个组织的“好坏”并产生“裂变”式的影响。因此,加强党组织的对外服务和宣传,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开展“情感党建”的重要方式。

就党建目标而言,“情感”导向的党建模式追求的是党员以及群众对党组织的主观认同,而不是党组织对党员及学生思想的“控制”与“说教”。在一些场合下,学生常常会用“洗脑”来调侃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建宣传的空洞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传统党建工作的固化生硬。因此,在“情感”导向的党建模式中,有效利用党建文化资源和“微传播”机制,来营造柔和、温馨的党建氛围,对大学生党建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然而,以“情感”为导向的党建模式也有“微传播”的固有弊端,那就是信息传播的弥散性与碎片化,同样可能造成对党建文化的割裂。对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情感党建”并不指代一种弥散的状态,任由处于“微传播”终端的不同主体完全自然地传播,而是应该通过有组织的党建实践,积极引导先进文化的传播。在日常的大学生党建实践中,可以结合“情感党建”的理论内涵,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索。

四、结论:“制度”与“情感”的协同共建

从“制度”到“情感”,代表了大学生党建在“微传播”社会中的理念转变,也体现了组织建设的两个维度。组织建设既要重视制度建设,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以及自上而下的制度激励,形成顺畅的制度安排,提升组织效率;也要重视情感建设,提升组织成员对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组织价值与组织愿景的认同与归属感。组织情感越强,那么组织的凝聚力也就越强,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就会越低[5],组织的领导力也就越强。在“制度”导向的党建模式中,“情感”作为党建实践的附生现象而存在,是在长期的组织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规范、情感认同和思维方式。但在“情感”导向的党建模式中,“情感”不再是附生品,而是一种积极的党建手段。在日常的党建实践中,尽管在组织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如基层党委、党支部、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以及新兴的楼宇党建、生活园区党建等也都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其功能的发挥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因为党建是一个实践性的建构过程,制度的刚性必须以情感作为黏合剂,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党建的功效。“制度”与“情感”在基层党建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说“制度”党建是“情感”党建的前提和出发点;同时“情感”党建的目标是优化党的制度建设。之所以倡导“情感”党建,其目标是反对制度的形式主义,例如为了形成“记录”或“痕迹”而造成基层党建干部任务过重,无暇深入群众的异化现象。强调在党建实践中对情感的重视,其基本理念是“情感——文化——制度”的次序,情感处于组织建设的核心地位。在大学生党员的日常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党组织在制度和情感两个层次的优势,形成“制度”党建和“情感”党建的协同效应,让全面从严治党渗透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从严治党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成为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李友梅.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1921—201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

[2]蔡鸿源,李路,孙必有.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民国档案,1986(03).

[3][英]托尼·本内特.审美·治理·自由[J].姚建彬,译.南京大学学报,2009(0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

[5]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本文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党建研究课题“区域化党建中高校与地方基层党建协同机制研究”(2018ZX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沈 洁

猜你喜欢
微传播导向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犬只导向炮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