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程《文学鉴赏与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8-11-29 14:52朱晓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写作对策

朱晓青

内容摘要:通识课程《文学鉴赏与写作》为本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文学鉴赏理论知识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学基本体裁写作训练的途径,有助于健全、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部分满足教师教学工作量绩效要求。其教学现状亦有不足,加之课程自身优势不明显,兼有新媒体、电子产品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诸多问题需要教学实践者深入思考,寻求对策,积极应对。

关键词:通识课程 文学鉴赏 写作 对策

《文学鉴赏与写作》课程是很多高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但其教学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现有必要就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分析,积极思考,寻找对策,以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设置初衷

《文学鉴赏与写作》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主干下的一个分支,系面向全校非中文专业的校级公选课。在通识教育的设计框架中,全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须选修隶属《大学语文》的三门课程(《中国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与写作》)中的任何一门,三选一,以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文学鉴赏与写作》作为其中之一,教学学时8周,16学时,1学分。

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体现在两层,即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在鉴赏层面,因是通识课程,仅要求了解基本的文学鉴赏理论知识,了解四类文学体裁的分类标准及其体裁特点,发展脉络,鉴赏相关名家名作,并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在写作层面,即以鉴赏为基础,了解四类文学体裁的相关写作知识要点,进行相应写作训练。

此课程设置初衷即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文学欣赏理论、掌握一定文学欣赏方法、提升文学欣赏水平、开阔眼界,进而涵养促进文学写作水平提高的途径。有别于《中国语文》《应用文写作》,此课程重心在文学教育,文学欣赏与写作。反映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即体现出对文学的倾向性。此课程教材选用袁勇麟、冯汝常主编《文学欣赏与创作》第二版[1],系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此教材按文体类型,依散文、小说、诗歌、影视文学四类/四章展开,编排体例就是文体特征、发展简史、名作欣赏和写作训练四块。编者比较注意紧跟当代潮流,在欣赏篇目中罗列具有当代特色的文体和文本,如网络小说、神幻探险小说《鬼吹灯》存目等。希望能与新生代的读者/受众达成共鸣。

二.教学实践现状

此课程自2012年秋季开设以来,已历时6学年,不完全统计,选修人次近三千人次,就积极意义而言,此课程的开设至少满足了三方面的需要: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个途径,给非中文专业学生,以正规、系统的文学教育,学习文学鉴赏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学以致用,既鉴赏名家名篇,又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训练相统一。

教材方面,兼具普适性和理论性、操作性,既顾及受众的广泛性和偏好,又突出文学教育的专业性。反映在教材体例和内容上,就是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具体篇目的欣赏与实际写作训练的结合。即如散文一章,涉及散文的特性、分类、发展简史、名作欣赏、写作要领,并附有相应练习。在名篇欣赏部分,收录了汉语言文化圈中古今有影响的散文作品20余篇,包括作品原文和相应导读。教材在讲述原理、方法的部分,表达精练,要言不烦。导读部分能够指点作品精华,解读不乏新意,兼有可读性。其他章节如小说、诗歌、影视文学等亦如是。小说收录作品导读及短、中、长篇小说26篇(部),中长篇小说节选或存目,而附导读。诗歌章节收录古今诗歌34首并导读,影视文学收录有38部作品导读。如是体例,体现出此教材对通识课程的适用性,讲授和自学兼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精讲基本原理、方法,鉴赏重点篇目(每一文体选讲两篇作品),写作训练以及其他篇目的阅读欣赏则可在课后完成。因为作品收罗面广,经典与流行兼容并包,故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而颇具前瞻性和理论深度的导读也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教师方面,此课程的任课教师皆为中文系出身,术有专攻,对文学教育有自得之见,故于讲授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益学生。故于实现培养目标身体力行,以见成效。

第二,在实践层面完善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通识教育课程,其设计出发点就在弥补普通学生人文素养之不足而开设。此课程尤其针对文学素养,而欣赏与写作,即在从感性到理性进行相应训练,由技进乎道,至于进到什么程度,则看各人根柢和训练水准。此课程开设并纳入各专业通识教育框架,有学分要求,自然在实践层面,体现了培养方案的规划。学生通过选修学习,拿到学分,满足要求,也就完成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步骤,体现了学分制的优长。

第三,对教师而言,一则发挥专长,服务全校,二则弥补了教学工作量之不足,满足岗位绩效要求。

以上是就此课程的积极意义而论。若言教学现状之问题与不足,学生方面,主要存在选课人数减少、兴趣减退、完成作业应付敷衍等问题。

《文学鉴赏与写作》作为《大学语文》主干下的三门课程之一,相对于《应用文写作》,它的实用性偏低;相对于《中国语文》,它的涉及面较窄,只关系文学欣赏和写作,故课程吸引力有其不足。各学期选修人数,多至四百余人,少则二百余人,有减少趋势。

至于选课缘由,不外乎学分要求和兴趣驱动,而前者起主要作用。因为是通识课程选修,非专业课,学生自然重视程度有限。很多人对课程学习只求过关,课堂投入不够,心有旁骛,只想用最少的时间、精力达到要求。由于此课程只上8次课,有4次作业,故相当一部分学生用课堂时间做作业,而忽略了老师的讲授和教材文本的解读。既没有专心听讲,对写作训练也只是应付。实际上也背离了文学欣赏与写作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此课程不是主干课程,教师承担此教学任务纯为满足工作量要求。教师对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的重视程度肯定有差异,投入精力不一,自然教学效果也有区别。

教师上课至少要满足三层需要:基本的工作量要求,與学生的互动共鸣,以及自我满足感。后二者尤其最后一点,体现了教学的成就感。相对于本专业学生,老师在给非本专业学生上课时,所获得的互动共鸣不多。通识课程带有普及性,老师自教学而来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自然有限,故也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当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教学工作量时,若有其他更为积极的选项,此课程的吸引力不足就显现出来。学时少,16学时,作业多,与外专业学生互动有限。故此,承担此课程的教师也有减少趋势。上课老师少,自然开设班级少,自然选课人数减少。此即此课程的教学实践现状。

三.思考与对策

1.文学写作是否可以教和学

写作需要天赋,需要不断磨砺。规则可以教学,具体实践还在于个人。此处需明确两点,一,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作家;二,作家不是教出来的。作家是自我培养的,养料来自前人的文学遗产,同时代人的资源,自我的生活阅历,以及殚精竭虑、精益求精的锤炼。故此,此课程能教给学生什么?这就回到前述此课程的积极意义之一。教师讲授的是方法、原理、特性,参之以经典,辅之以练习,有心者投入其中,毋忽之、怠之,当有所得。

2.通识课程的写作教学问题

写作教学不外乎“讲-练-改”几个步骤,就此课程而言,写作是其中一部分,所用学时有限。专就写作而言,此课程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写作教学所需学时和现有学时较少之间的矛盾。第二,写作教学所需要的小班一对一辅导和目前大班流水线作业之间的矛盾。

第一矛盾,如前所言,真要把关,重点在练习和修改阶段。文章是打磨出来的,没有可能一次成型。现有学时,8次课,16学时,讲授内容多,作业多,教师批阅就是一次过,不可能把意见反馈给学生再来修改,除非某同学自我意识强、自我要求高,交作业之前就反复修改过。老师能够把纸质版作业批阅意见反馈给同学已是尽责。在现有条件下,只能是一次成型,而无从体现写作训练修改完善方面的要求。

第二矛盾,此课程是通识课程,全校公选,开班人数少则20余人,多则上百人。写作教学真正要体现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辅导。现有框架下,几十、上百人的班级,写作训练只能批量化、流水线式的作业,能达到基本要求就属难得,合乎规范即可。

这两个矛盾/问题是课程性质决定的,如何解决,需要教学实践者深入思考。

3.新媒体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在此语境下,系指多媒体和手机。多媒体为教学带来的便捷、效率无需多言,此处只说手机。所谓低头族即指手机沉迷者。

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干扰已构成较严重的问题。当学生认为课堂内容不如游戏、视频有趣有吸引力时,就选择玩手机。学生有无数条理由看手机:A.内容简单,不需要听,看手机。B.内容复杂,听不懂,看手机。C.内容枯躁,无趣,看手机。D.选修课好过,无所谓,看手机……

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电子产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图像化、碎片化、即时性,成为当前人们认知和交流的突出特征。当人们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一对象,就会产生阅读障碍,造成理解力和交流、表达方面的问题,而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专注力和理解力。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环境,如何调整思路,改进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完善学习效果,进一步达成教学目的,需要教学实践者深入思考,身体力行,不断探索。

对于新媒体,如手机,也可善加利用,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被手机所控制。

课堂讲授不可能把课程内容全部讲完,即使只涉及精华,也难免挂一漏万。只能依据教学大纲,把重点难点讲通透。教师只是指点门径,教授方法、要领,至于学生通过修读此门课程,能否在文学欣赏和写作方面有质的提升,则看各人资质和修为。

参考文献

[1]袁勇麟,馮汝常.文学欣赏与创作(第二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写作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