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征
内容摘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也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游戏活动得到激发,并在与教师积极主动的社会交流和认知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挖掘幼儿发展的最大空间,需要教师运筹帷幄,及时把控好游戏中的互动,既要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活动区域环境,也要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活动。
关键词:幼儿 区域活动 师幼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游戏活动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社会交流和认知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挖掘幼儿发展的最大空间,我尝试在班上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活动区环境,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活动,教师能较多地与幼儿个别交流,容易掌握其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让区域活动“活”起来
教师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去布置活动的场所,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如一些美术活动,可直接放在美工区里完成,使幼儿在区域里通过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可将一节集体活动放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完成教学目标。如中班语言活动“彩色牛奶”可让孩子在语言区里复述故事,也可以在美工区中玩一玩“颜色变变变”的游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各个区域都“活”起来。
1.图示学习
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因此,有些活动如果幼儿有独立操作、完成的能力,教师应减少显性的指导,以提供范例、图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如:开展美工区的折纸活动时,我们将某个作品的折纸步骤用图示和范例的方法展示,让幼儿尝试按步骤探索学习折纸的方法。如果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将范例打开,使幼儿能一步一步地探索学习,这样经过幼儿自己探索完成作品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
2.同伴学习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尤其在区域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互动颇为甚多,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因此,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当幼儿出现困难、请求帮助的时候,同伴的帮助比教师的指导更易让幼儿接受。如:在数学区的规律排序活动中,有的幼儿对排序的正确方法不是十分明确,一开始只是随意地摆弄材料。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同伴的操作后,便逐渐从单纯的模仿中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活动后,教师及时地评价可让幼儿之间的互动得到升华,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心得,进一步了解别人的视角,领略别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探索学习的能力。在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发生的,这种互动就成为了幼儿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
3.巧妙点拨
《纲要》要求: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巧妙的点拨,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探索情况等,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如:在科学区的探索活动中,当幼儿经过多次尝试,仍无法如愿地获得成功而渐渐失去信心时,我们就应及时地为他提供帮助,使他能将探索活动继续下去,从而沿既定方向继续探索前进。
二.让区域材料“用”起来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索性学习的成效。因此,材料投放的适宜度则是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材料多样性
多样性的材料能使幼儿通过活动,让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全面的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引发幼儿广泛的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摆弄、操作中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互动获取经验。而单一的材料,幼儿在操作后,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缺乏探索的欲望。因此,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如:在对“纸玩水”的探索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让幼儿通过充分的观察、操作、对比,初步感知不同的纸吸水产生不同的现象。
2.材料层次性
每位幼兒都不是在同一条线上的,每位幼儿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材料的难易程度要有层次性,让各种能力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如在语言区、表演区的材料投放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投放图标,但在数量上却往往忽略“度”的问题,对材料的投入应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不是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而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同时,在不同的探索阶段投放的材料也要呈现层次性。在幼儿探索的初始,可以提供简单的幼儿容易操作成功的材料,等幼儿有了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提高操作的难度。如:在美工区,幼儿刚开始接触水粉时,我们先提供水粉颜料供幼儿印章画时使用,等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组织幼儿进行指点画,最后才提供毛笔供幼儿绘画水粉画,使幼儿的探索学习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3.材料简约性
有时教师为了吸引孩子对某个区域的关注而投放大量华而不实的材料,但从实施结果却发现孩子仅停留在表层次的关注,过多的修饰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探索。因此,提供的材料要简单、便于操作,幼儿不需要特殊的使用技能,就可以自由地进行。这样,能避免幼儿由于较难的技能要求,失去探索的兴趣。
4.材料多功能性
材料要尽量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如:我们在数学区投放的“彩色串珠”,既能让幼儿根据彩珠的不同进行初步的颜色、形状分类,同时也让幼儿通过动手串珠得到小肌肉的发展;而自理区的“糖果加工”既能让幼儿练习捞、夹的动作,同时还能让幼儿数数、比比,谁做的糖果最多……这种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隐藏着多种玩法,使幼儿能有机会,更好地进行探索活动。还可以充分发动家长和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材料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家长知道哪些废旧物品有使用价值,知道一物能多用,并能主动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做个有心人,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
三.让区域行为“强”起来
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動中,与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同玩、同乐。在与幼儿一起游戏、操作中来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在这宽松、无压力的环境中,幼儿就能较自由、放松地与我们教师之间直接地进行情感交流。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我是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到区域活动的乐趣,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1.教师保证一定的观察时间,充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可在指导游戏之前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量,放慢自己的介入速度,尽量做到密切关注但不需及时介入,好让自己充分了解幼儿游戏的状况。应重视幼儿游戏时的反应,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解读,善于及时捕捉幼儿从他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目的是了解这个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儿的行为动机、幼儿的即时需要、幼儿的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交往水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玩具的情况等等。
2.其次,学会分析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
对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了解幼儿的真实愿望,决策教师的指导行为,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愿望,保证幼儿自主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当教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行为形成联系时,观察的实际意义才显现出来,支持的行为才会有效。教师才能真正把握住幼儿的游戏意愿是什么。通常不符合幼儿意愿的介入难以被幼儿接受,即使接受,也迫于教师的权威。所以教师还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如何,如果幼儿正在体验一种愉悦的情感,而教师的介入可能引发负面的情感时,介入也会是低效的。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以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地位为前提,切忌越俎代庖,代替幼儿游戏。当教师的介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教师则有必要及时退出游戏。因为过多的介入往往适得其反,可能会在儿童游戏中参与过多的成人意志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活动。因此,教师只有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有效游戏行为的发展,使幼儿的游戏行为“强”起来。
四.让区域矛盾“淡”下来
区角活动提倡的是幼儿自主地玩,但并不是放任自流,如何真正做到让孩子融入区域,淡化矛盾呢?
1.适当教给幼儿解决矛盾冲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例如:教育幼儿要耐心倾听别人说话,遇到冲突时要先听别人的解释;教给幼儿怎样向别人道谢和道歉,自己不小心碰到别人或对别人造成伤害时,要真诚地道歉,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教育幼儿要学会宽容,别人不小心伤害到自己时,要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教育幼儿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如“借我玩玩这个玩具好吗?”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冲突,也能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冲突。
2.适宜放手、“袖手旁观”,让幼儿自行解决矛盾冲突
区域活动时,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可在保证幼儿之间不发生行为问题的前提下,始终作一个旁观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考虑应如何协商解决问题。实践中我认识到: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即使教师放手不管,幼儿与同伴之间通过他们自己的交往方式同样会自己解决冲突。
3.适度利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解决问题
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的原理,提出自然后果法,即对儿童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儿童自食其果,从而促使其反省并改正。在幼儿的矛盾冲突中,适当利用“自然后果法”,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效果明显。
如对于常见的游戏材料分配等区域矛盾,可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让幼儿自己体验到没有玩成游戏的不快,继而再引导全班幼儿进行讨论,“三个人都想玩某样东西时候应怎样做?”由此,在下次游戏中他们便自觉主动的进行轮流等待游戏,因为他们已经亲身体验了没玩成心爱的游戏的伤心与不快。实践证明:适度的利用“自然后果法”引导幼儿解决矛盾冲突,比教师象个法官似的去“判决”的方法所产生效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深刻的多。
4.适时运用“事件分析法”,让幼儿在明辩事理中解决冲突
当孩子在游戏中发生行为冲突时,教师可先保持放手不管的态度,因为,孩子或许在与同伴争吵中能自行解决矛盾。当看到孩子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甚至出现越打越凶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的出现,采取“事件分析法”与幼儿进行谈话,根据幼儿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感、加以适时、适人的引导,刺激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一番慎思明辩的内省,从而澄清一些认识,明白一些道理。虽然只是与幼儿的几句简短对话,但是,由于谈话是在事情刚刚发生不久进行的,幼儿会针对刚才事情发生的情境去回味刚才的谈话内容,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适时的运用“事件分析法”,既能解决幼儿与同伴的冲突,又能让幼儿深刻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及时掌握好适度,即避免教师过多或不及的引导。教师引导时过多,幼儿就缺乏一种自我独立性,往往会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而教师的引导不及时,幼儿在活动中就会在存在盲目现象同样也是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的。
总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成为孩子们的期待和向往,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成为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呼唤,这样的“区域”才能真正做到开放活动空间,解放幼儿,让幼儿“活”起来、“玩”起来、“强”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2002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幼儿教育》.2014年6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