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 马智亮
新技术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BIM技术刚刚在施工阶段应用时,全行业对于这项技术能带来哪些价值还没有具体认识,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实践与总结,逐渐摸索出BIM应用的方法,从而通过BIM的应用为项目带来更为实在的价值。
近些年,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变化非常显著,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尝试摸索BIM技术能解决哪些问题到真正应用BIM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过去的BIM应用是无论项目的实际情况如何,对项目有没有价值,要将所有的应用点尝试一遍。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BIM的价值应该回归到为施工企业解决业务问题上。例如,中建八局、北京城建等企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着眼于哪些应用能够给这个项目带来价值,就针对于这些点进行深度应用;对项目没有价值的应用点就根本不用。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将BIM技术当作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现如今BIM应用领先的企业每接到一个工程项目后,都会对项目的重难点进行总体的分析,基于项目的实际
问题,考量哪些是传统手段就能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借助BIM技术解决的,再通过制定详细的BIM实施计划使得BIM应用真正在项目上落地并产生价值。
施工企业推行BIM技术要做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理解并且接纳BIM的理念,这是基础。BIM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工具,需要所有的使用者先对其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的用好它。
了解BIM技术本身,我们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不要被技术本身所局限,敢于创新。举一个例子,中建八局一公司针对机电安装做了BIM技术的拓展性尝试。我们都知道,机电安装工作对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是目前技术过硬的劳务人员很难找到,传统的培训方式又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工人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中建八局一公司就考虑了通过BIM技术的拓展性应用来辅助解决这个问题。原来都是施工方直接按照图纸进行机电安装,基本上是由工长决定安装的流程和先后顺序,由于人员的能力所限,往往这部分工作在品质和效率上都会打折扣。中建八局一公司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设计院,首先由设计院把机电安装的流程和工艺特别是关键部位给设计好,再将每一个环节用三维动态演示的方式做到BIM系统中,工人在安装时只要扫一个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看到关键节点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这还不仅仅是一段视频或者图像,还可以实时地进行互动来了解更多的信息。施工企业对BIM应用的发展,首先是从工作流程上进行了改进,其次是利用BIM这项新的技术实现了复杂流程和工艺的更直观展示,即使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也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如何去做。
对于项目管理而言,BIM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手段。如果想要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借助新技术来实现,但如果单纯靠BIM来解决所有项目管理的问题并不现实。作为施工企业来说,首先需要认清BIM技术是帮助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其次就要对BIM技术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哪些BIM应用能够帮助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对这些应用点的正确应用从而提升整体的项目管理水平。
当然,BIM技术的出现也影响着传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对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项目上人工进行数据的填报,这种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主要体现在占用大量人员的精力以及填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也是信息化系统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据了解,项目上的管理人员50%以上的精力都在搜集各类信息,因为不了解就没法进行管理,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减少了真正用在管理上的精力,无疑造成项目上管理资源的大大浪费。同样,靠询问来搜集信息一定伴随着信息滞后的现象,人工填报信息也会经常出错,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不起来。而BIM技术可以在工作流程中设计一些环节,实现对部分数据信息的自动搜集,并且是实时记录,可大大节省人员的投入,并且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实现对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来区分。无形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水平方面,比如说企业获得了行业BIM技术应用的奖项这种形象价值,借助BIM技术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这种内在价值等,这类无形价值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形价值是可量化的,比如,通过BIM应用节省了多少材料、节约了多少进度等。但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不能用BIM技术和传统方式同时建两个一模一样的建筑,所以量化的计算也不能保证非常精准严密。
当然,新技术的推广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企业在BIM技术上的投入前期一定是大于产出,后期的价值呈现也会面临诸多复杂因素,所以企业在做价值客观评价时应该基于企业的BIM应用规划。企业BIM应用可以是分阶段进行规划的,在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目标,用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判断应用的价值,以此指导和约束企业BIM应用的方向。同样,企业有了详细的规划,自身也会更清楚投入产出,不至于无从衡量。
从2018年1月1日起《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正式开始实施,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模板作用,是BIM应用的总体框架,同时包含了应用内容和流程。从内容上来看,施工应用标准还是兼顾了我国施工BIM应用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现阶段已经投入应用的BIM技术,全面反映出了我国BIM应用点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该标准还体现出了BIM技术的应用趋势。因此,该标准中既有施工阶段相对成熟的BIM应用,也有企业再向前走就可以做到的BIM应用,具有较强指导作用的。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也是全行业BIM应用经验的积累,并有效的向下传递,让先进的BIM应用得以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应用水平相对落后的人员在能力上实现迅速提升,从而让任何组织都可以借助于标准来推动BIM应用,其效率一定要比完全自己摸索要高得多。此外,该标准还是连接企业与企业间,甚至是整个行业之间BIM应用的桥梁。当然,《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不仅仅是提供给施工企业的,诸如业主方、软件提供商等企业也要对此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通过BIM技术真正实现企业乃至建筑行业的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