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昊,文玲玲,马 昊△(湖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长沙4003)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目前,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式。宫颈癌手术患者常以中老年人居多,其由于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会引发强烈应激反应,进一步对其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为了减轻或消除这类不良影响,术后镇痛治疗十分必要。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一直是治疗术后疼痛的首选药物,但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有研究表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芬太尼的剂量相关,即随着芬太尼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2]。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以乳化脂质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与炎症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静脉注射后可选择性地聚集在手术切口部位,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达到靶向治疗作用。本研究拟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进行宫颈癌术后镇痛,评价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初步探索当氟比洛芬酯剂量达到100 mg时,芬太尼的最低有效剂量。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宫颈癌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B、C、D 4组,各 30例。患者年龄 38~68岁,体重44~66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有阿司匹林类药物过敏史、有消化道溃疡病史、长期饮酒、有药物滥用史及有慢性疼痛病史长期服用镇痛药的患者。4组患者年龄、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4组患者年龄、体重比较(±s)
表1 4组患者年龄、体重比较(±s)
n分组A组B组C组D组3030 3030年龄(岁)45.2±3.444.1±3.845.5±4.243.9±3.6体重(kg)61.3±4.161.8±3.760.4±4.561.2±3.9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戊乙喹醚0.6 mg。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3 m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 0.1 mg/kg。
1.2.2 镇痛方法 镇痛泵选择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控输注泵。A组泵内药物配制为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规格为 2 mL:0.1 mg,批号:160305)1 mg,昂丹司琼4 mg。B组泵内药物配制为芬太尼0.8 mg,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5 mL:50 mg,批号:3e387p)100 mg,昂丹司琼 4 mg。C 组泵内药物配制为芬太尼0.6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昂丹司琼4 mg。D组泵内药物配制为芬太尼0.4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昂丹司琼4 mg。4组均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自控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输注量每次1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随访24 h。
1.2.3 观察指标 (1)疼痛强度: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强度进行分级。0分为无痛,>0~4分为轻度疼痛,>4~7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4分以下为镇痛满意。于患者清醒时(0 h)、术后 2、6、12、24 h 对患者进行评分。(2)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围手术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生命体征比较 4组各时间点MAP、HR、R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生命体征比较(n=30,±s)
表2 各组生命体征比较(n=30,±s)
注:1 mm Hg=0.133 kPa
MAP(mm Hg)02 61 224 HR(次/分)02 61 224 RR(次/分)02 61 224 SpO2(%)02 61 224 80.82±7.8181.15±6.5181.26±7.3281.06±7.7181.33±7.2279.72±8.4279.23±8.2480.52±7.2280.65±7.7379.33±6.9116.31±2.2516.85±2.0816.55±1.9916.92±1.8516.71±2.1198.03±1.5598.08±1.5098.21±1.5098.11±1.4098.17±1.4079.21±7.1880.12±6.3181.03±7.2381.15±7.6281.20±7.1573.01±7.7173.25±7.4681.36±7.6180.17±7.1579.72±7.0316.78±2.0315.38±2.0916.21±2.0216.87±1.9116.95±1.9398.11±1.4998.13±1.4598.27±1.4598.25±1.5098.19±1.5279.38±8.2980.33±6.7981.12±7.1881.33±7.5680.59±7.3274.12±5.5475.08±5.6880.78±7.1581.05±7.3879.82±6.8616.52±2.3117.08±1.8916.78±2.3116.77±1.8217.02±2.0998.17±1.4598.31±1.3098.25±1.5598.22±1.4798.15±1.5079.75±8.4280.41±6.4481.46±7.0681.55±7.4281.41±7.1975.98±6.5176.12±6.2280.96±7.0881.21±7.3379.53±6.9516.11±2.2117.33±1.9216.61±2.2516.53±1.7916.66±2.2398.15±1.5098.22±1.3898.25±1.4998.25±1.4598.20±1.45
2.2 各组镇痛情况比较 4组0 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 组术后 2、6、12、24 h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3 各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C、D组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D组比较,aP<0.05
n组别A组B组C组D组3030 3030 0 h 2.03±0.721.93±0.832.10±1.002.07±0.982 h 2.97±1.16a 3.10±1.27a 3.17±1.41a 4.77±1.636 h 2.70±1.12a 2.80±1.13a 2.87±1.14a 3.37±1.0312 h 2.03±0.69a 2.00±0.91a 2.03±0.89a 2.43±0.8624 h 1.43±0.50a 1.50±0.78a 1.43±0.68a 1.93±0.83
表4 各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宫颈癌在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多采取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后出现明显疼痛会对患者机体的恢复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使术后并发症增多。因此,关于宫颈癌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研究重点。适当的术后镇痛不仅可减少患者痛苦,还可纠正术后高代谢状态和内分泌异常,有利于脏器功能恢复。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目前,疼痛治疗更提倡平衡镇痛,即使用2种或2种以上镇痛药物联合应用,或加用甾体类抗炎药,目的在于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3],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研究表明,平衡镇痛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甚至有可能降低医疗费用[4⁃5]。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是吗啡的75~125倍,除了较强的镇痛作用,还能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在静脉镇痛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其也能引起患者出现恶性、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6]。目前,临床上平衡镇痛提倡使用阿片类药物复合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而氟比洛芬酯作为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是一种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所组成[7]。静脉给药后,氟比洛芬酯选择性地聚集在手术切口和肿瘤部位,并在靶向部位被羧基酯酶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氟比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效应。氟比洛芬酯用药后起效时间很快,15 min即产生镇痛作用,1~5 h镇痛效果达最佳,作用持续时间超过6 h。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镇痛,优点在于没有中枢抑制作用。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一方面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降低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敏感性,减少前列腺素E1、E2本身的致痛作用[8];另一方面,又可以作用于中枢的阿片受体,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同时可以减少芬太尼剂量,降低其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当氟比洛芬酯剂量达到100 mg,芬太尼为0.6 mg时,镇痛效果满意,且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D组即芬太尼为 0.4 mg时,2、6、12、24 h时 VAS 评分高于 A、B、C组,提示当氟比洛芬酯剂量达到100 mg时,芬太尼的有效剂量需要大于0.4 mg。呕吐等不良反应减少可能是由于芬太尼剂量减少,致使原有的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抑制环氧合酶⁃1,可引起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9⁃10],但相关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具有靶向镇痛特点,不增加相关并发症[11⁃12]。本研究中,各组术后均未见出血倾向。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术后,与单纯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有确切镇痛效果,可降低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可以减少芬太尼剂量,当氟比洛芬酯剂量达到100 mg时,芬太尼的有效剂量需要大于0.4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