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2012-09-18 02:55郭旭东娄晓凭周蕾汤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2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躁动

郭旭东 娄晓凭 周蕾 汤新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郭旭东 娄晓凭 周蕾 汤新

目的通过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的对比试验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全麻术后预防躁动的情况。方法60例腹部中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诱导全麻气管插管,术中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指标:VAS评分、躁动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达到预防术后拔管期躁动,而不良反应方面氟比洛芬酯组低于芬太尼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了氟比洛芬酯无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时间,不抑制呼吸且不影响脑血流及氧和有关。氟比洛芬酯其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没有明显延长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氟比洛芬酯;芬太尼;躁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60岁,体重40~65 kg拟于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8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咪达唑仑4 mg阿托品0.5 m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气管插管后,术中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A组手术结束前2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在2 min内注完。B组手术结束前2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手术前15 min停用麻醉药,清醒后拔管安返病房。

1.3 监测指标①分别记录拔管后20 min、40 min、60 min随访患者,采用VAS评分评定镇痛效果。②躁动评分可根据患者躁动情况分为:0分为无躁动,1分为轻度躁动2分为吸痰等刺激稍有躁动但不剧烈,3分为重度躁动需多人制动。③观察头晕、呕吐、恶心、嗜睡、畏寒发热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拔管后20 min、40 min、60 min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躁动例数,见表1。

表1

2 不良反应

2.1 呼吸抑制A组未出现明显呼吸浅慢、SpO2下降,B组呼吸浅慢、SpO2下降3例经吸氧予以恢复。

2.2 恶心、呕吐A组有1例轻度恶心,B组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均不严重。

3 讨论

全麻术后患者躁动可能与各种因素有关,其中术后镇痛不全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且多见于拔管期。本研究通过采用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的比较,两者均能达到预防术后拔管期躁动,而不良反应方面氟比洛芬酯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实验结果表明了氟比洛芬酯无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时间,不抑制呼吸且不影响脑血流及氧代谢有关。氟比洛芬酯其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没有明显延长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1]徐国柱,李晓玲,等.氟比洛芬酯对载体注射治疗中度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国新药杂志,2004,13:846-848.

[2]王春光,崔慧,艾青,等.舒芬太尼、曲吗多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897-901.

1160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躁动是全麻患者苏醒期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延迟苏醒时间导致手术部位的出血、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及心律失常、坠床等意外且增加监测护理难度,严重的还会拔出身体各种治疗管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氟比洛芬酯是基本药物转运系统及靶向治疗的先进概念而诞生出来的,其特点是酯微球作为氟比洛芬酯药物载体系统,能有效地体现靶向镇痛的作用,有着超前的镇痛作用,所以能有效地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本研究在手术结束前2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的苏醒期躁动,为术后提供一个有效的、安全的镇痛镇静方法,从而减少了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意外。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躁动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道路躁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