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秋
(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中心学校,湖北 洪湖 433205 )
教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要选的“点”很多。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衣着、语言、行为和神情的描写,揭示他的内心世界。选取孔乙己的心态作为一个突破点阅读,探究他的悲剧人生,可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是酒客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也是他们中间惟一的读书人。孔乙己觉得自己是读书人,高人一等,因此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孔乙己有高人一等的心态,才穿着那件标志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用“之乎者也”与人对话。在争辩偷书的事后,他一时“君子固穷”,一时“者乎”。他回答“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问题,“全是之乎者也”。孔乙己这样说话,既表明读书人的身份,又用这些教人听不懂的话语来搪塞,为自己挽回脸面。孔乙己说话,用的是半文不白或纯文不白的话语,显示了他以读书人自居觉得高人一等的心态。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喝酒,酒客取笑他“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伤害他的自尊。孔乙己不予搭理,买了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这样做,显示了竭力维护自尊的那种心态。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众酒客揭发孔乙己偷东西了,又有酒客揭发他“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既恼怒,又羞愧。从孔乙己的语言、行为和神情来看,他这时的心态是又恼又羞。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偷”和“窃”是同义词,前者是口语词,后者是文言词,或说古语词。孔乙己说读书人偷书不能算“偷”,只能算“窃”,他这是在字面上作辩解,玩弄文字概念,其心态就是这样。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终于没有进学”。这是他的奇耻大辱,也是他的心病。当他们戳痛孔乙己的心病时,他“颓唐不安”,“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的这种神情,是他的心病被戳痛的心态的表现。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孔乙己考问“我”茴香豆“茴”字的写法,“我”不理会他。他又告诉“我”“回字有四样写法”,“我”“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 且“毫不热心”。孔乙己自命清高,想向孩子卖弄学问。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孔乙己信仰封建文化,反复叮咛“我”“记着”茴香豆的“茴”字,鼓励“我”做掌柜,将来写账要用“茴”字。他既迂腐,又希望“我”爬上去。孔乙己的心态,就是时刻不忘记往上爬。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受到了众人的取笑、嘲弄和奚落。他明知在他们中间得不到丝毫温暖,“便只好向孩子说话”,希望找到一点温暖。孔乙己把自己的真诚感情向孩子转移,完全是出于寻找温暖的那种心态。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写孔乙己给孩子们茴香豆吃,一是表现他的善良,二是从孩子中间找到一点温暖。孔乙己的这种心态,支配着他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茴香豆吃的行为。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掌柜取笑孔乙己“又偷东西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无法辩解,“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只得不辩解。掌柜又取笑孔乙己因偷东西“打断腿”,孔乙己撒谎说是“跌断”的,“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孔乙己面对掌柜的取笑,不辩解。这时,孔乙己的心理状态,是万般的无可奈何。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孔乙己付酒钱,“摸”遍破衣口袋,四文大钱而已,袋中再无分文,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作者的叙写,揭示了孔乙己窘迫不堪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