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14)班 徐子淇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知倾向,它是以熟悉和摸索某种事物的需求为根本,是驱动人们去熟悉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主要内在表现。对于学生而言,它是学生学习中应当必备的重要成分之一。数学科目是学生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性必修科目,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极易引起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因此,要积极引导自己发现数学趣味所在,帮助我们在趣中求知。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具有较大的不同,其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需要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帮扶和引导,构建起知识的基本框架。
众多高中数学问题是源自人们的生活体验,当然,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可以说,高中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俯首可见。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数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历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验证才可以被提出,可以说,逻辑严密是数学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高中学生大都处在17~20岁的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为学龄中期。这个年龄的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并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仍然不能脱离感性经验的支撑。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才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效。同样,我们也应该明白:兴趣是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生获得良好收益的主要条件。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所产生的积极性才会久长。
“好奇”是我们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为自己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增强自己的求知欲望。引发自己的好奇,致力唤醒自己的新知渴求心理,激发我们对数学的乐趣,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经上述分析,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特征就是知识的抽象化和逻辑的严密化。那么,如何帮助自己有效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学习时,尽可能地采用一些直观的或者一些现代媒体工具,利用它们直观和色彩艳丽的特点,促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呈动态化。这不单单能引发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到的数学知识也能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教育家Amy提出:“当孩子获得强烈的兴趣时,再教授知识,这才符合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数学的独特魅力,借助问题情境的构建,以此激起自己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致。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特定的形象思维,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仍然相对较弱,此外,高中学生往往缺少有意关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提升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保证。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定会挖出数学学习的奥秘,品味数学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结合生活学习数学就是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数学学习需要密切与生活联系,从生活中了解数学知识,并将所习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数学学习应尽可能地结合实际,综合利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的例子。使数学学习融合生活问题,帮助我们学会在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问题,继而促使我们理解数学并非高不可攀和无处可用,切实地展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实践证明,这类结合生活情境的学习活动,大家普遍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优于机械学习。
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长效发展的根基,而成功的体验又是维持兴趣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致力于为自己构建成功的体验机会,并善于捕捉自己身上所展现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与鼓励,使自己切身体悟到成功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从而不断唤醒我们的创造性思考,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体验,最终实现发展兴趣、稳定兴趣的目标。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让学习更加稳定和更有动力。因此,我们要致力提升自身的数学研究能力,通过应用多种学习方法,设计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不拘泥于模式,不搞形式,多渠道地激起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愉快地学习,以此来激发自己对数学最大的热情。同时,促使自己在富含乐趣的活动中学好和用好数学,并从中逐步提升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自己的数学在高考中成为强势科目,助力我们考上心仪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