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娟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美教育的融合,本文就此浅析一下观点。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教育的应用,实现对学生汉语使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和限制,通常会将汉语言文学当作普通的语文课程来展开教学,这和学校对汉语言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缺失有重要的关联作用[1]。高职院校开展汉语言教学学科,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提高,在将来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通过提升汉语言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学生,通过将审美教育的观念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的有机融入,可以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魅力,同时,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还存在着漏洞与诸多问题,例如课程安排的内容比较肤浅,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比较枯燥,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运用不够合理与成熟。汉语言文学因其教学内容以古诗文等为主,导致学生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因此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达不到学科希望通过教育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因此尤其需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融入美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通常都会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知识,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同时可以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进一步提高。在进行文学作品欣赏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收集一些知名的文学作品,在日月积累的过程当中自身的审美能力也会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当中[2]。
1.首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当中将文学作品相关知识进行融入,教师可以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境界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以提高。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汉语言文学知识通过用丰富的感情描绘,生动的将艺术作品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将作品的情感结构和表现形式实现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使学生体会到优美的意境。通过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挖掘与展现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优越的审美品位以及审美意向。
2.积极开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审美能力提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功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处于求知欲、理解力较强的年龄特征,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各种独特的事物与意境进行生动解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已经进行充分感悟,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当将作品的艺术特色,通过丰富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将艺术作品的魅力充分的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3.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习积极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堂受限于传统语言文学教育的,因为单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学习氛围沉闷。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激发和提升。可以运用动画、视频、PPT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学作品的意境;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阅读观影后发表精彩片段的点评,不断提升其文学素养;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品鉴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鉴赏,通过互动活动的开展,感染大家一起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境,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得审美教育如涓涓细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高职院校要达到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注重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与统一,使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审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渗透,能够充分展示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魅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