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森
巴金在现代作家群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巴金的作品更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情绪、心理、趣味影响。巴金的作品,其艺术文本本身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作品的视界与读者的阅读期待相和谐。从1958年巴金遭遇大批判,巴金的作品被查禁,但其穿越时空的文学思想,却永葆丰富的艺术魅力。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外读者的偶像,也是一代代读者共有的精神食粮。藉由此,本文将试图从接受美学视角,来展露和探赜巴金作品中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接受美学,其理念在于从读者的接受意识出发来分析作品的价值。巴金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也在国外备受追崇。考查作家与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姚斯、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文艺理论,突破传统文艺理论所关注的作者或作品本身,而是将文艺审视的视角延伸至文学接受活动中,引入读者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特别是将读者作为重要的作品审视主体,来分析作品的“独立性”,进而呈现作品的价值。巴金的《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在读者的心中激起了涌流,特别是青年读者对巴金的迷恋更是狂热。在《现代中国小说之时间与现实关系》中,有学者提出巴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鲁迅;李健吾在对《爱情三部曲》的评价中提出“巴金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作品属于真实的青年,也说明他也是一位真实的青年”;陈丹晨在《巴金评传》中提道“曾有人读过‘灭亡’后,情愿抛弃安逸的生活,去为大众服务”。我们从巴金的作品人物分析中,大多为青年,而青年人总是单纯、热烈,充满激情,青年正处于爱情、友谊、事业交织的关键期,难免会产生悲愤的呼唤。在《家》中,对鸣凤自杀前的心灵解读,正是巴金自我对青年人不幸的命运而控诉、而抗争,他一连串的疑问,既是表达凤鸣的悲哀,又是巴金自我情绪的宣泄。巴金曾写道:“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更不是愚人,应当为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个正是贯穿《家》的主体情感。巴金的《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被出版了39版,解放后,至少也印发了50万册。巴金曾经自述,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是用真话来构建,因此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难怪冯牧先生评价巴金的作品是“讲真话”的“大书”。
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评价理论。借助于接受美学,来重新审读巴金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从中以读者的身份来重构文学的本质。每一个读者都与其时代相联系,每一部作品都讲述了某一时代的故事。对于巴金及其作品,所呈现的时代与其自身的真实体验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审读巴金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将之归类于“词语材料”,而应该是现实的存在。事实上,巴金及其作品所带给读者的感受,就像是一本“管弦乐谱”,无论是那个时代的读者人群,都能够从中读出激昂的时代回响,正是这些“现实的存在”,才值得我们从中挖掘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什么?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更是融入到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态中的精神形式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读者的个性气质、文化修养、阅读习惯具有差异性,而对于巴金的作品本身,在进行欣赏中必然存在区别。但从文化特质的积淀与影响来看,无论是那个类型的读者,都能够从巴金的作品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正是因为如此,巴金的作品,才能满足最广大读者的“期待视野”。
从五四新文学以来,巴金的《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极具时代性与批判精神,成为广大读者塑造文学理性思维的重要读物。事实上,从传统文化的全盘反思,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启蒙,正好切合了广大读者的叛逆意识。在《灭亡》中,杜大兴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即便献身也要满足复仇的内心期望;在《激流三部曲》中,觉慧公然对社会秩序进行挑战,闹学潮,演新戏,对封建大家庭对青年人的摧残与压抑进行控诉,他站在反封建的最前线,让封建统治者威风扫地,更为绝决的是,觉慧离家出走,与旧家庭一刀两断,这一常人所无法逾越的封建专制,成为一代人效仿和追崇的典范。
借助于接受美学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需要联系读者的阅读活动,将艺术欣赏融入到读者的生活中。通过对巴金作品的审视,其作品所展现的对外部现实和自身内部现实的感知方式,成为促进读者反思自我,从而建树改变自己的知觉、情感、思维和判断,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将新文学对“人”的思想解放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并通过文学作品价值评判标准来规范和适应受众的审美情趣、内心愿望。如在《激流三部曲》中,其所呈现的社会现实,与当时历史背景的融合,为读者展现了独特是艺术审美视角,也让更多的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神。作品中通过一系列女性的悲惨故事,道尽了世上男女的悲欢离合,更契合了读者的心理诉求。同时,面对陈规,渴求变革,破除积习,超越历史,既是巴金自己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更是贯穿于其作品的不变主线。巴金在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的美进行歌颂,给读者带来希望、勇气和力量;同样,巴金在探索文学旨趣上,不仅仅是想着如何生活的更美好,更是要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好的人生……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
反思与自省是对自我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自省与反思。通过自省,来重新认识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反思,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选择与规划。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借助于文化的反思与自省,从中引领读者反思自我,表达强烈的自省意识。在巴金的《随想录》中,新文学运动在十年浩劫中受到沉痛影响,由此来反思文学,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早期的伤痕文学,体现群体性的精神控诉;二是悲剧文学,从灾难的历史渊源中来思考人生的坎坷命运;三是对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将自我与民族相联系,共忧思。反思不只是消极的忏悔,而是积极地从历史教训中吸收经验,让自我更为清醒的走向未来。巴金的作品,让读者从中找到了精神满足,不仅仅是艺术审美,也融入了人的社会、经验等等,从而构成了读者的文学视野。所以说,巴金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角色,也是巴金对自我的反思,希望从自省中启蒙读者、开导读者。正如今天的作家,在反思历史中认识自我,与巴金提出的“挖自己的疮”相比,对自我的审视可以唤醒全社会、全民族的良知。
姚斯提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在巴金的文学创作中,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在阅读中接受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对读者有影响,也会影响作家、影响作家的作品。也就是说,对于读者的看法、评价等,也会成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所想要改变和想要适应的方向。我们说,任何一位作家,其创作本身并非是单纯为了读者,一方面作家要满足读者的阅读趣味与审美经验,另一方面,作家要从接受视野,突出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作者也好、读者也罢,两者在作品创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与评价,更是推动作家创作的不竭动力。因此,巴金在创作中提出“把心交给读者”的主张,正是将读者作为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地位。读者是第一位的,读者的评价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动力。巴金在《爱情三部曲·序》中写道一个女大学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大学生对巴金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深深吸引。女大学生看到了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人,时常在读书中默默下泪。同时,看到那些角色斗争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反观自己,却无能为力。女大学生希求巴金给予指导,能够用什么方法来寻求挣脱。看到读者的这份苦痛,也让巴金下定了创作的愿望,来拯救这些年轻的生命,来为青年的不幸命运而抗争。在《家》中,巴金提出就是为新一代青年而呼号,要帮助青年人逃出被恶魔吞噬的青春。觉慧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虽被环境所囹圄,但也要征服环境,把幸福给争回来。这种对人生的追梦,何尝不是有理想的青年人所希冀的精神动力。巴金也曾提出:“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也要考虑读者的反应。我们的作品究竟能够给读者带来什么?是毒药还是养料?这是每一位作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巴金在创作中一直都在强调要写出进步的文学,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即便是到了晚年,巴金都在追求,请读者为自己做一个真心的评论。可见,读者在巴金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巴金在其创作中,更要坚持对读者的服务心态,以读者的需求,来修正自己的艺术主张。从巴金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巴金的坚守与希冀,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够从其作品中“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这是巴金的心里期愿。同样,读者也会把巴金当做最为信赖的人,因为,巴金连同他的作品,都是将自己平等地对待读者,从字里行间,像是对亲人倾述一般,语言从心底流出,赤诚而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