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经过广泛的教育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目前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未来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教育教学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目前我国高中的外语教学的现状和针对高中外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并对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就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学生除了教材之外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高中外语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在实际高中外语教学中,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我教学为中心,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任务,而是继续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也仍旧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很多教师是根据自身曾经的学习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他们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吸收与消化也不够全面。此外,一些外语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够,甚至还存在滞后的表现,其中一些教师的英语功底薄弱,根本无法驾驭新教材。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因为它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某个学习阶段遇到障碍时,教师对学生提供帮助就可以帮助学生越过学习障碍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这一理论对于高中外语教学的启示如下:
传统教学以考试为目的,只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知识,学生只要在考试时考出一个好成绩就可以。学生总是让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工厂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没有个性,没有差异,缺乏创造性。
因此,外语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做朋友,积极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对于学生无法完成,但是在教师稍加帮助下就能完成的任务进行提示。
从学生的整体来看,以一个班级为例,教学面对的应该是大多数学生,使教学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接受。这样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易、快慢、多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把握教学的节奏,以便于引导学生朝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进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稍微有难度的任务,而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可以对他们放低要求,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帮助这些“学困生”。这样,教师充分顾及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向“未来发展区”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规定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生生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合作学习能够培养生生之间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伴之间的这种良好的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尤其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探讨文章主要内容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帮助全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有限,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老师和课堂,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就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自主学习、去独立思考,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英语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要真正意识到学习英语知识是为自己学的,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予我们一个新的教育视角,对于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对自身的改进至关重要,我们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对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因材施教外,还应该多花一些精力挖掘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到达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并且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水平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丽姣.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刘志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文理导航,2013(1).
[3]李显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4]王云秀,陆巧玲.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5).
[5]张丽丽.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拓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