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史料”和“历史材料”之辨析

2018-11-29 11:20
中学政史地 2018年33期
关键词:印记痕迹史料

通过研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笔者认为提升课堂的“历史味道”是此课标的主要要求。对于史料的重视应当是其主要特征,首先就在核心素养中提出了“史料实证”这一概念,而这也恰恰是所有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在“课程目标”中也重点指出,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史料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把一些不是史料的内容以史料的名义呈现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时呈现的两段“史料”:

史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与中美关系缓和,中国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提升。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中美关系的带动下,出现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史料二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也行。

——《中国现代史》(下)

这两段文字虽然都冠之以“史料”的名字,但其实第二段文字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料,而第一段文字则是“底气不足”的。为何?到底何为史料?而其中的第一段文字应该冠之以何名更加恰当呢?

一、史料

梁启超说:“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杜维运说:“历史研究不是研究过去,而是研究过去留于现在的痕迹,如果人们所说、所想、所做,或任何遭遇,没有留下痕迹,等于这些事都没有发生过。”《史学概论》也指出,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马克思说:“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综合以上对于史料的看法,我想可以这样定义史料:史料是过去的人和事直接遗留下的可观察可触摸的印记,这类印记很少有甚至没有旁人主要是后人的主观印记在内。比如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就是毛泽东的原话,这就是他留下的话语印记。

总之,史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手资料,有着严格的限定。

二、历史材料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真正通过史料解决问题的机会其实不多,更多的是大量使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历史史实的阐述和看法,李剑鸣称之为“研究性论著”。而研究性论著相对于史料必然是主观性较强的。比如,我们引用“或者可以这样说,在中国,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1957年阴霾笼罩大地”这一段文字作为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曲折的过渡段,很明显这段文字是实实在在的今人对于过去的认识和解读,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是无法作为史料的。又如,用蒋廷黻的“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这段话来评价太平天国,也是不可取的。这只是蒋廷黻的个人看法,也不能作为史料。

总之,基于史料定义的严密性,将这类课外补充内容称为历史材料似乎更为恰当。据百度百科解释: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等其他产品的物质,在制造物品时这些物质的性质、特质很少发生变化。由此引入其他领域,所谓材料也可以解释为可供参考或作为素材的事物。所以上述的“史料一”应当称之为材料。当然,依据材料自身的定义,历史材料是包括史料这种教学素材的,也就是说历史材料是一种更加广泛的称呼。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把一些课外教学素材统称为历史材料无疑更加恰当和准确。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基于材料的教学必将再次进入一个井喷期,而辨析清楚史料和历史材料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否则作为课堂第一负责人的教师连概念都搞不清楚还谈什么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印记痕迹史料
唯美江南的独特印记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过去一年,国家立法的深刻印记
史料二则
30年印记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生命痕迹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