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焕发平衡之美

2018-11-29 08:45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茅赛男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6期
关键词: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预设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茅赛男

单元整合教学,是课程改革之后生成的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范式,其教学立意从一篇文章转向一个单元的文章,并基于一个主题进行整体意义的建构,在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客观上了实现了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但纵观单元整合教学,可以发现在整合的同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常常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重他人经验借鉴而轻自身探究试错,重主题预设而轻课堂生成,重编者意图揣摩而轻学生观点思辨。显然,这种轻重不一会导致课堂的失衡,违背了单元整合的初衷。笔者以为,单元整合教学要想凸显其本来意义,需要关注语文教学的各个要素,需要顾此且不失彼,唯其如此,才能彰显其平衡之美。具体论述如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奠定单元整合平衡之基

单元整合,其结果是围绕一个主题的数篇文章的组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单元整合的表象,究单元整合之目的,是通过整合的途径,让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文本的解读,促进对单元主题的重复加工,这种重复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不同文本的多重语境引发的重复,其相当于心理学中有意义的复述,在增加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那这与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对文本意义与主题的把握是具有建构性的。只有学生的直接经验参与到这个建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吸纳外界的间接经验,从而生成超越经验的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括《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等课文,这几篇课文围绕“环保”的主题展开。关于这一主题,四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信息社会下的公益广告、游戏等中都有环保元素及指称,尤其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与环保相关的素材,成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显然,这些经验可以支持学生基本读懂文本,但教学是要超越经验的,超越的途径就是间接经验的建立。《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中,“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这段文字是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却又超越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因此间接经验的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笔者给学生播放同组数名教师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挖土、埋管、填土、种植等过程(微视频),重点感知该过程的复杂与艰巨。由于其中的“主角”是自己熟悉的老师,内容是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兴趣盎然,表象构建极为有效,而这就为单元整合奠定了平衡的基础。

二、课堂生成与主题预设相匹配,激扬单元整合平衡之力

单元整合教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与预设的主题之间的矛盾。坦率地说,如果在教《沙漠上的绿洲》一文时教师不刻意点出环保主题,学生是没有这种意识的,他们在解读课文时更多的是一种意趣:阿拉伯朋友种植花草树木复杂,用雨雾冲洗花草树木上的尘土,更容易激发学生生成表象,因而学生的认识自然就集中在这些具体的描写上,很多时候还会有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生成,比如有学生问:“既然这里的生存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他们不换个地方生活呢?”还有学生说:“既然可以制造出沙漠上的绿洲,那我们国家的那些沙漠不也可以这样弄吗?”自然也有学生问:“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沙漠?书上不是说地球最早的时候都是山川河流和草原森林吗?”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学生这种发散的思维引向环保主题,就非常考验教师的平衡功力——既让学生的观点得到尊重,同时又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主题。笔者的做法倒不复杂,让学生读后一篇课文《云雀的心愿》,咀嚼其中的一些描写,如:“这里的风沙真讨厌”(这是小云雀的埋怨);“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教师可用多媒体将这些文字动画化处理,或者直接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类似破坏环境的情形,然后追问学生:你的问题有答案了没?学生多说最后一问有解而前两问则无,于是笔者继续引导:为什么小云雀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学生自会到文中寻找答案,而笔者的引导逻辑则是:人类之所以需要森林,是因为森林这个“巨大的空调器”可以造福人类,而沙漠则相反。保护环境,实际上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环境只是人类生存的客观条件,同时人类生存还是有主观因素影响的,“故土难离”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这个世界上就有了像阿联酋这样的在沙漠中制造绿洲的人间奇迹……

有此引导,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张力得当,单元整合的平衡之效亦可达成。

三、学生观点与预设意图相衔接,彰显单元整合平衡之美

如果说单元整合有一种美的话,那么这个美一定是建立在上两个基础之上,同时又体现为学生在主题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自身观点与预设意图的有效衔接的。

如前所述,学生在阅读关于一个主题的多个文本时,一定会有一个自身认知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生成许多观点是必然的。好的单元整合教学,一定不是课堂重心偏向某一方,而是学生观点与预设意图两相平衡的。这里所说的学生观点与上述课堂生成有所不同,其更多地体现为学生阅读、比较了多个文本之后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想法、态度。因为这些想法与态度是精加工的产物,因此与预设意图距离不远,但两者之间仍有距离,这个距离是靠符合单元主题的语言来缩短的,当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形成的生活语言,能够转换为结构合理、情意俱佳的语言时,我们就认为教学目标达成了。

其实很多时候这个距离容易为教师所忽视,但这又是单元整合教学的临门一脚,只有学生的认知能够清晰地用优美语言进行描述时,我们才认为达到了教学目标,也才最终体现出单元整合的平衡之美。

猜你喜欢
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预设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成功创业就业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权衡比较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哲学解读
数学教学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论生物教学中的“直接经验”形成教学的策略
科技馆展厅内探究式教育活动初探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