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8-11-29 03:24:23张起洋
名师在线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会数学知识素养

张起洋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福建三明 365100)

引 言

“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作为教育革新的产物,最早出现于2014年,我国教育部门对核心素养体系进行制定并提出研究的意见。随后,核心素养就成了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尤其是当前国内外竞争形势不断加剧,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能力、知识,更是体现在价值观及态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应用更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地给予学生教学培养,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学习保驾护航。

一、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1.实施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探究,要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1]。比如高中数学中关于数列的教学,教师可以就“等差求和”这一知识点,根据不同数列的内容的不同呈现进行规律性的探究,让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知识。此外,不等式的运算、不等式的证明甚至是不等式的应用都可以实现多维化的训练。在持续性的思维训练的协助下,学生能够具备数学模型想象以及数据分析的专业化数学素养,这对于学生后期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有着辅助效用,甚至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培养具体化目标,有计划地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逻辑因素进行挖掘,比如数学概念的类型划分、数学定理的论证以及数学公式的具体推导,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逻辑规则的同时,还能够在具体的数学应用中做到论证准确并且有理有据,呈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共性特质的问题进行聚拢,构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提供相应的数学材料,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猜想与发现,学会科学地证明及归纳数学知识,由特例扩充到共性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审查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以及层面上去思考问题,探究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让学生学会变通,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2.开展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储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是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教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的同时还能够有所收获,让教师的任务从教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2]。

例如,高中的“函数”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识图、作图,对于函数图像的翻转、平移、复合、叠加等要灵活把握。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少教多学”的引导教学,积极为学生创造浓郁的教育氛围。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在课堂上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领悟。与此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增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通过导学案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获取知识,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收获知识,更培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是受益无穷。

3.更新教学角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合作意识是企业的要求之一。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大培养目标。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不仅仅只是过去讲台上的知识教授者,更要与学生做好学习上的互动及合作。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转变教的角色,实施学生问、教师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方面能够与教师形成课堂的互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获取数学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参与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融入更多的活力以及生机,让学生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树立学习合作意识,亲身体会到合作意识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可以进行知识的互动,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以及同角关系进行问答,自主探究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在小组内,具体阐释三角函数的应用。“学习合作小组”是当前课堂合作教学的主要方式,其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更能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要合理配置人数,通常在6个人左右,这样既不会因为人多而使得某些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更不会因为人数太少而缺乏讨论的氛围或者思考的思路。如此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无论从学生性别的层面还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优劣层面都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做到相对平衡,这样才有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做好协调组织工作,让学生在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不断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4.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品德修养

教育的关键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更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好表率。高中数学教师要坚持按时上课、下课,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守时,培养学生明确的时间观念以及纪律观念。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教学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要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一视同仁,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接受知识认知规律的差异性。在教师的耐心鼓励指导下,学生会努力上进。教学过程中,涉及杨辉三角、刘徽的割圆术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海洋的探索,遇到数学难题勇于探究,不退缩不放弃,主动找寻解题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3],让学生从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仅学到知识,更培养了意志品质,能够为学生以后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会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结 语

素质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推进,这更要求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养成多样化的能力。“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大导向,一线数学教师要秉承这一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培养出更多知识与能力兼具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陈焕兵.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5.

[3]谭曙光.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7,(45):41-43.

猜你喜欢
学会数学知识素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学会分享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