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文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学,福建武夷山 354300)
初中语文教材文本意蕴丰富深刻,只有深度挖掘,才能感知文本写作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根本无法完整感知文本深层次内涵,需要教师给出具体指导、点拨。当前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解析文本内容,然后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文本学习无疑是不合理的,是低效的。
作为文本最小的单位,词语在文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悟,引导学生精准把握词语内涵,亲近语言。教师要抓住文本中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主动剖析词语本义、引申义、意义和作用。通过联系全文,反复推敲,品味词语含义[1]。
在学习《春》时,教师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入:“听着这首歌,我们仿佛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河水,树叶抽出了嫩芽,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歌唱春天的到来……”在教师的言语感染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合作探究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词语进行深度挖掘:“在描写小草的生长状态时,作者说小草是从地上‘钻’出来的,如果换成‘长’好不好呢?说说理由。”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交流。学生讨论道:“其实用‘长’也可以,这个句子读起来也通顺,但是这个词太普通,不能体现小草生命力的顽强,而‘钻’字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希望努力生长的顽强精神。”学生剖析词语的积极性被激活。接着,教师出示“抚摸”“静默”等词语,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解析。借助词语解析,学生对词语有了多元化认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刻。
词语是有温度的。只有对词语进行品味、体会,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品味词语时,教师可以借助词语比较、揣摩,让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妙处。
文本内容是由句子组成的,对句子进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赏析句子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内容,还能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一些特殊的句子是打开文章的突破口,如矛盾句、描写句、点睛句。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些句子类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赏析句子,把握句子解析方法和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是比较常见的,教师要多角度分析句子,对句子的内容和情感进行解析,更好地把握文本整体布局,为文本学习做好铺垫。
在学习《芦花荡》时,教师讲述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进行导入。学生认真聆听。初读课文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在你心里,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学生积极探索。有的学生说:“我找到了‘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到我们’这一句中,老头子说的‘不怕’两个字,既是给孩子们信心和承诺,也表现出老头子非常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将孩子们安全地带到苇塘里。”还有的学生说:“在二菱受伤后,老头子说的‘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句话体现了老头子对二菱受伤感到心疼、愧疚,也表现了他对小鬼子的痛恨,有仇必报的性格特点。”通过对句子进行分析,学生准确把握了人物性格特点,这对学习文本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重要的句子进行赏析外,教师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赏析能力,思维较活跃,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言语的学习与心灵的丰富是同步的。”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语境包含众多因素,既包括时间、空间,也包括上下文、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2]。在进行文本学习时,许多教师忽视对语境的把握,学生只对文本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感知、学习,根本无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中,感知作者创设的语言情境,拓展与文本对话的维度。不同的文章形式,写作风格不同,语言情境也不尽相同。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将词语、句子等内容融入上下文语境中,让学生将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相互融合。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播放下雪场景导入新课:“冬日,白雪皑皑,万物隐藏起光芒,在这样的季节,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学生纷纷述说。有的学生说:“这样的季节最适合睡大觉,所以冬天我希望跟其他动物一样,开启冬眠模式。”还有的学生说:“下雪的冬季,最合适看雪景、堆雪人、打雪仗。”在阅读被小雪覆盖的小山时,为了让学生感知雪中小山的秀美景象,教师出示图画,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接着教师让学生开展朗读竞赛,反复朗读文本第三段,感知被小雪覆盖小山的景象。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感知文本所描绘的语言情境,学生与文本之间开展的对话更有深度。
语境是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感知具体语境,学生才能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挖掘出文本的精髓,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交流,在探讨中了解文本内容,实现对话维度的延伸。
俗话说:“言,心声也。” 文本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作者心理世界对社会人生的关照。文本内容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作者的心理、情感、心态。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探究作者心理、情感的过程。学生初读文本,往往能够感知文本中的景物或人物形象,但这只是文本浅层次内涵。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需要学生深入探究、整体把握。
在学习《老王》时,教师由文本中的图片导入新课:“看到这幅脸部特写,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并发表观点。有的学生说:“从这幅脸部特写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的人生一定遭受过很多困难、挫折、不幸……”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在赏析探究部分,教师出示问题:①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②你会怎样评价老王?学生纷纷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老王是一个心地极其善良的人,他自己生活得非常艰难,是生活中的不幸者,可是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尽自己所能帮助作者一家人。”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老王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自己非常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特别诚实,从来不多收一分钱,可以说是童叟无欺,作者希望社会能够关注像老王那样身处社会底层却心地纯朴善良的人。”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析,学生准确把握了作者情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具有实效性。
探究把握作者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动机、写作背景、生平等入手,把握作者情感轨迹。这样学生才能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走进作者的心里,准确把握文本内涵以及作者情感,实现与文本、作者的交流。
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初中学生思维较活跃,教师要给出适当引领,让学生主动参与词句品析。在此基础上感知文本创设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挖掘文本也需要联系作者思想情感,这样才能体现对话教学效度,构建科学、高效的对话教学平台。
[1]樊定钧.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例谈[J].才智,2015,(33):130.
[2]黄森苗.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本解读的有效教学设计[J].才智,2015,(0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