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戚白杨
又到开学季,翻开语文教材,《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两篇,四首)赫然在目。古典诗词该怎么教,才能诗意盎然,使学生兴味盎然?我陷入了思索……
教过很多首古诗词,也听过不少古诗词的教学公开课,老师们大多是以一首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整节课以理解诗词的内容为主线。一般情况是按以下流程组织教学的:集体审题——了解诗人——朗读诗句——理解难字——初析诗意——领悟感情——熟读背诵,这样的课给人的感觉是课前师生都花了很多的工夫去搜集资料,一首诗(词)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学生似乎也学得充实,但细细品味,却发现理性分析有余,感染熏陶不足,诗的韵味和美感少了,古诗依然很“古”。而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重在“感性积累”的理念显然并不一致。
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是“进入意境”,那么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有着怎样的启发呢?
古典诗词与学生中间隔着遥远的时空,古今时代背景、语言表达风格等都大相径庭。我们老师研读教材时,往往习惯于将疏通语言文字、扫除字词障碍、搜集背景资料、理解诗的意思、品析领悟思想感情作为重点,以透彻地“读懂”为重中之重,却往往不注意深入地体会、感受诗词的意境。而事实上,在教师本身缺乏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的情况下,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诗境中去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除了需要解析资料,更要将进入诗歌的意境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首先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借助资料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联想到的内容,让大家经历一种美的体验,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这些都将会成为教学实施时非常重要而又异常宝贵的创新高效教学资源。
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我们老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进入意境”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并借助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诵读为本,淡化分析
不少老师的做法中,有一点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致,那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词本身以及作者朝代等,还得逐字逐句地背诵出释义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点,领悟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体会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并且通过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来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允许其对古诗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学习过程中注重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因此,我认为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淡化诗意分析,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能将大体意思说明白就行(当然,对于课后习题专项列出的关键字词释义还是要求准确),无需在文字修辞、先后顺序、表达方式等方面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2)再现意境,情景交融
作者一般是借助诗词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而要想较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象化意境进行渲染,然后再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表达。一般情况下古诗词里面的意境比较深远,如果仅仅凭借老师的语言描述进行再现,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借助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多种手段,让古诗词的意境能够再现,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才能达到知、情、意三者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和欣赏水平,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如小朱老师执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电子白板上呈现了一幅幽静的图画:高山巍峨,云雾弥漫,青松苍翠,屋舍隐现……舒缓的弦乐响起,学生静静地坐着,借助多媒体手段,学生看到的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听到的是婉转悠扬的古典音乐伴奏曲,这时出现韵律和谐、字正腔圆的古诗词朗诵。在这样的意境下,借助现代化媒体手段,巧妙地将诗、书、画、乐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感染和震撼,他们积极地揣摩,主动地品味,动情地朗诵。琅琅书声,悠悠乐声互相交融,和谐而动听,中华文化的美也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的灵魂。
(3)练习迁移,联系生活
古诗词一般都具有“言近而意远”“景近而情深”的特点,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形式、意境和行文结构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再进行古诗词的学习。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老师要对学生先进行适当的点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有助于深化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如学习了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进行一次经典作品佳词绝句欣赏;学习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就试着给诗中那遍布春色的园子配幅画;学习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也来试着改一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者启发学生思考:古诗词里面送别的场面非常感人,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离别场景又是怎样的呢?……学习了《石灰吟》与《墨梅》,我们可以来写写读书札记,聊一聊融情入境的古典诗词意象……
总之,意境意境,“境”者,景、事、物也,“意”者,诗(词)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意由境生,境依意存”,二者相互交融,完美统一,共同构成了某一具体作品的语言内容与形式,我们老师要注意引领学生深切体会优秀诗词作品中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与形象美,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古诗词教学不“古”,从而显得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