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洁琼
摘 要: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我宁愿相信成长是伴随着破茧的痛,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我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去做那个孩子身边的守护人
关键词:爱 榜样 彼此滋养 共同成长 披荆斩棘 相互辉映 静待花开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称谓,它承载了太多的内涵和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談时,明确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且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对广大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尚师德寄予了殷切希望。
龙应台曾在《目送》里面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师生也是如此,所以我格外珍惜这一路的同行。
一路上,让我们彼此成为爱、创造爱。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师生之爱更是如此。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当一个孩子觉醒的时候,他就不再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每当想起曾经教过的一班班学生,一群群孩子,那一段段有滋有味的时光,那一张张稚嫩天真的笑脸... ...“老师,这个榴莲太够味儿了,您给解决了吧。”课间,高一五班一位同学抱着一个包在纸盒里的榴莲出现在我面前,声音里带着对榴莲味儿的“嫌弃”。我看得出眼神里是期待我接受的满满热切,其中还夹杂点不好意思直说的委婉。每当看到榴莲,那种特殊的气味就会把我的思绪带到几年前,那个温暖的时刻。老师,就像榴莲,外表严厉犹如榴莲的锋芒和坚硬,但内心柔软香醇,回味无穷。下课时,有学生聊天对我说“榴莲那个味儿太奇葩了,老师您竟然爱吃?”我说“太爱了,而且会上瘾。”没有想到我的无意,在他们都是处处留心的关爱。每当想到这些,就像冬日午后的暖阳弥漫了整个心底。
一路上,让我们彼此滋养,共同成长。我始终认为教育事业是一种有情怀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老师不但要教书更要滋养孩子的心灵。那年的母亲节,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一段心得:“我们往往容易感动于陌生人的付出,在陌生人那里更容易感到温暖和爱,对身边亲人师长的付出却更容易视若无睹。因为我们对陌生人没有期待,陌生人些微的付出,都能被我们看见并记在心间。我们爱身边的亲人,我们对亲人的爱想要换回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如果他们的给予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标准,我们就选择忽略。”在我说完这些的时候,周围一切瞬间静了下来。我自己率先带头自我反省,并把我对我妈妈要说的话写在了一张信纸上。同学们也都陆续的行动了起来。后来,孩子妈妈们收到了孩子们充满爱的信,流下了感动而幸福的泪水。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我爱我的孩子们,不是因为他们多优秀,而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作为老师给予所有孩子的安全感,在爱里我们一起制定规则,即使你偶尔或者经常犯错,我也会陪你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你。
一路上,让我们披荆斩棘,破茧成蝶。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一气呵成的。我宁愿相信成长是伴随着破茧的痛,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我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去做那个孩子身边的守护人。我记得有一次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的作业是雷同的,我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在课堂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想得到一件东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祈求别人给予自己或者复制这件物品,而是请求别人教会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成长自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才不用害怕失去!因为我们有得到更好的能力。”下课铃声响起,这几位作业雷同的孩子主动走到我身边,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并且要求重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份认真完成的作业。没有大发雷霆,没有说教,仅仅是通过心灵的触碰,把孩子当成和自己平等的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要想学生迈向成熟而健康的人生,就要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就像一颗种子,当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就像提前为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孩子内心的精神力量会带领孩子去追求美好事物,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对世界的假恶丑有所抵抗。
一路上,让我们相互辉映、静待花开。那时的我刚毕业没几年,调皮的他们有时候喊我姐姐,记得有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了,同学们就点燃了学校紧急预备的蜡烛,往日灯火通明的晚自习突然换了一种风格,同学们都很新奇也很兴奋。我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了很多,连平日最害羞的学生都借着微弱的烛光毫不避讳的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大家并没有觉得耽误了做题看书,相反每个人都有了更足的动力,甚至在灯光全亮的时候发出了一声不舍,继而大家相视一笑,又投入了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表情里是更加坚定的认真。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谈到,要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如果说种子意味着希望、愿景,那么岁月就是坚守,就是意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这正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智慧和勇气。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根本信任乃至于信念。这种信任、信念乃至于信仰,是对于我们生命的一种根本信任,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成为广大教师内在的、自觉的行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然而我以为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育而教育,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教育又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将他们割裂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会秉承教育人的信念和追求,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并不孤单我,愿意成为孩子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龙应台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