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以对史料的解读为基础,否则就是无根之木;而历史解释的最终目的则是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从而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与家国情怀殊途而同归;唯物史观则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法和立场。
家国情怀的内涵很丰富,而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其重要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2的教学内容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步骤,是中共制度创新最集中的体现,也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实践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载体。
以下,作者以人教版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三子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以唯物史观为方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从而實现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过程和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主要落脚点放在了建立的过程上。
背景讲述很简略,仅有“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一句,但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在国内,既有前期经济改革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又有前期改革红利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经济困难;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加剧了国内对市场经济的疑虑,“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成为深入改革最大的阻力。这部分知识既是各类考试中“时代背景”类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培养学生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认识改革,培养家国情怀的绝好契机,因此有必要通过补充史料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的过程,从“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到21世纪初,教材较详细地讲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提出目标到基本建立,“南方谈话”是历史事件的关键和考查的重点,更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政治家改革智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绝好素材。
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带来的影响,今天的学生生在、长在这个时代,他们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已经深刻感受到了生活发展的日新月异,反而可以就按教材处理,不做额外的扩展。
【设计思路】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一定会遇到阻力,“在攻坚克难的改革深水区……改革者需要兼具‘坚决改的勇气和‘怎样改的智慧”。因此,本课的内容在处理上可以在三个方面着力。首先,以“问题倒逼改革”讲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其次,以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巨大阻力和改革实施的渐进步骤突出邓小平等改革者改革的决心、魄力和智慧。最后,通过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从而明白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倒逼改革深化——80年代经济改革面临的困境
材料一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982年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1987年十三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材料二1979年后,中国实行原材料价格改革,许多产品的国家统配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抬高,另外,国家也允许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可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形成了“双重价格”,也就是所谓的价格“双轨制”(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同时并存)。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
材料三1989年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中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教学活动通过学生阅读、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初期改革的重要特征是“摸着石头过河”,既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又步子不大,不急于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形成了特殊的计划与市场双重调节的经济体制。在稳健推进改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投机倒把现象,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与此同时,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初期改革红利边际效用日益递减,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困境,通货膨胀、经济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改革急需新的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史料的补充,一是培养学生解读、解释史料的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改革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也会遇到发展的瓶颈,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勇于突破瓶颈才能推动改革的进程。反之,改革就会中断甚至倒退。
环节二阻力和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1.阻力和突破,引入材料。
材料一1990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到年底也解体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一时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
材料二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材料三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教学活动通过学生阅读、讨论,师生共同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这使得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義化,而经济上资本主义化就会动摇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事业就会夭折。思想领域的包袱成了改革深化的最大阻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最著名的论断包括,“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是‘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其大刀阔斧的魄力、高超的政治智慧排除干扰,推动了中国改革的深化。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补充,以宏观的视角再现当时的时代转折——从阻力重重到拨开云雾见青天,转折点就在“南方谈话”。一是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二是使学生在转折中感受邓小平的魄力和智慧。
环节三拨云见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时间阶段特征南方谈话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理论完善21世纪初教学活动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提问,共同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快速梳理相关知识点,感受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不可阻挡的恢宏气势。
2.合作探究。
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区别?
引入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创新,其实质可简单地归纳为:用市场经济来提高效率,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公平。即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强政府与强市场的有机结合,政府与市场的“双强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正是植根于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生发出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新情况:一方面是继续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激励与配置资源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公有制之长去制约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影响。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植根于公有制基础之上;2.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3.用市场经济来提高效率,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公平。
教师进一步引导:何为“中国特色”,即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创新(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等)。由此进一步拓展:工农武装割据(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国特色的政权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中国特色是建立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唯有不断地革除弊端,创新制度,社会主义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本节课通过给学生补充新的经典史料,以宏观的视角再现了“80年代改革遭遇瓶颈急需新的突破—新的突破遭遇意识形态的阻力—突破阻力创新制度推动改革深入发展”这一宏大的历史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来,改革的推进不但需要突破阻力的勇气,更要有创新制度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补充史料的解读,提高了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叙述历史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家、国的热爱,较好地唤起了其投身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实现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学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