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婷
意象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对生活中的情感或者物品加以艺术化,它承载着诗人隐秘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思考。“象”作为道教用语,也就注定了“意象”的一个抽象化。能够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就等于说是开启了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对于高中教学来讲,把握好诗歌的意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西周到隋唐,长安地区的人文历史积淀非常丰富,有众多的王朝在此建都,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一般长安意象群有三类:一是郊野山川类,如少陵原,樊川,辋川,终南山,渭水等。二是城坊宫殿类,如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三是寺观胜地类,有大雁塔,曲江,灞陵,渭城,骊山等。这是细分关于长安意象。但是在实际的诗歌运用中,往往是“长安”直接出现的次数较多,同时“灞水”的意象是长安的一个替代意象。在高中的实际教学中,不可能给学生分的过细。所以本文只探求“灞水”“长安”这两个长安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唐代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唐代诗歌。这里就从唐代的长安意象发轫。
“灞水”意象,往往可见的有“灞水”“灞桥”“灞桥柳”“灞陵”“灞柳”这几个子意象。所表达的含义基本相似。灞水位于繁华的长安城外,是一条护城河。每当认识送别朋友去他乡,往往从灞桥经过。或者从外乡通过灞水,灞桥进长安城内。所以,“灞水”往往有这么几个意思:
其一,表示离别的伤感。如: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友人从灞陵离开,暗含着友人离开长安。又如裴说《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这里提到“灞桥”,也就是说,出长安城,表示着送别,“攀折”意思是攀折灞桥柳,暗含着“折留”,由此可见,此时表达送别的伤感以及依依不舍。
其二,帝乡的象征。如白居易《长乐亭留别》“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还有刘长卿的《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从中可以看出“长安”是当时文人的梦想。这里灞陵和长安连用,意即帝乡。
其三,表示闲适的隐居。如杜甫在《怀灞上游》中说:“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春浓停野骑,夜宿敞云楼。”还有王昌龄《独游》:“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都是表达了对灞陵风光的喜爱。
“长安”意象在诗歌中经久不衰,往往代表着特殊含义。虽然出现的次数很多,但有迹可循。唐代“长安”空前繁华,因此唐代诗歌中有很多诗歌涉及“长安”。按照唐代发展情况来看,“长安”主要有以下意思:
第一,初唐盛唐的长安意象——帝都气质。这时候的长安赋予了唐人雄浑阔大的胸襟、乐观自信的气质,文人的仕途理想之地就是长安,从各地奔赴长安,企图在长安实现人生抱负。如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可以想象孟郊的意气风发。再如高适《别韦参军》:“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可以看出少年意气风发,想要在长安建立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第二,思归与留恋。那些因落第、贬谪等种种原因而远离京城的文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和思归之情。当他们一步步走出京门后,长安始终是魂牵梦縈的所在。如李白“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充满了对长安的怀念和留恋。
同样有李白的“长安宫网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表现出诗人对长安的留恋以及对长安城中君王的忠贞。
其三,晚唐的“长安”意象代表着理想失落的哀伤,仕途日艰的悲凉,文人心中充满矛盾,在归去和留下之间难以抉择。如耿津《发绵津骚》“欲问长安今远近,初年塞雁有归行。”问“长安”的远近,表明诗人不在长安,但是迫切想要回到长安。尽管诗中流露出长安望切之意,但更多的是生不逢时的感叹,是理想失落的哀伤。
其四,晚唐的“长安”意象还代表着表面繁华,实则荒凉与衰败,表示繁华不再,凄凉萧瑟。如赵嘏《宿楚国寺有怀》“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诗句中“松菊荒”体现落败,后面“长安”的提及,则使得这首诗增加了更加深层次的意义,从感官,到感情再到政治层面或者哲理层面,如若考生在考试中将这几个方面面面俱到,何愁分数提不高。
判断“长安”意象究竟代表着哪种含义,还往往需要根据整首诗的格调以及环境描写来判断。比如赵嘏《宿楚国寺有怀》中:“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江边松菊”“荒应尽”“夜正长”无一例外地体现了长安秋季的荒凉,也暗含了长安昔日的繁华已如过往云烟,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中国古代的诗歌难就难在无法体会诗人精神上的感觉,也难在意象所包含的情感,难在特殊意象所蕴含的历史韵味。只有当这些意象解读清楚,了解其历史内涵,诗人的感情就不难理解。我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该往这方面走,从意象群入手,慢慢解读,透彻解读,按照课纲要求,是不难的,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