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班舞谱角度 谈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身体符号特征

2018-11-28 11:37陆娟娟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律动舞蹈动作

陆娟娟

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与其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的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有四大目标:一是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二是身体动作协调、灵敏;三是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四是具有手眼协调和灵活操作能力。儿童舞蹈是学前儿童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实现以上动作发展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编创和教授儿童舞蹈?首先要了解儿童舞蹈动作的特征。在此,借助拉班舞谱的理论和学前教育理论,分析总结儿童舞蹈动作的身体符号特征及影响动作的重要因素,以便广大学前教育教师和编舞者借鉴与参考。

一、什么是拉班舞谱

拉班舞谱是匈牙利现代舞理论家、教育家鲁道夫·拉班在1928年发明的人体运动的记录方式,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也最为实用的世界三大舞蹈记谱法之一。这个以科学为依据的记谱法就像一个严谨的公式,从地面平面图、路线、步态、脚位、空中步态、空间测量、空间、方向、关系等要素,记录了人体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三维立体动作全过程。科学的记录方式便于准确记录或描绘任何形式的难易动作,使研究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身体动作的组成结构,对于舞者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見。拉班舞谱记谱法在动作领域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方式,已被成功应用到人体动作的任一领域,包括人类学、运动学、物理疗法等[1]。

二、儿童舞蹈动作的身体符号特征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活动。舞蹈是生活动作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学前儿童的舞蹈动作来源于其“身体动作”。那么,身体动作有哪些?根据拉班舞谱的身体符号,可将身体分为:身体区域(头部、躯干、胸部、骨盆)、关节(如手肘、髋部、膝盖、脚踝等)、肢体(臂、腿、手、脚)。根据身体符号表,可以清晰地分析出身体有哪些部分可以完成单一动作以及叠加动作(见表1)。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自发动作是踢腿、挥动手臂和摇摆躯干[2]。《幼儿动作与舞蹈教育》中指出,3~6岁学前儿童天性活泼可爱,表现耐心不足,动作发展遵循“由近及远”(从身体中心到身体末端)和“由粗到细”(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原则;动作喜好表现在攀爬、攀登、摇摆、平衡、翻滚、翻转、跳跃、着地、转动、快速旋转、扭转、飞扑等[3]。此阶段后,在听音乐时,儿童的动作具体表现为身体骨盆的左右摇摆、双臂摆动,儿童会不时地享受着脚离地跳起来(空中移动)的快乐。

从拉班舞谱动作可分析出以上学前儿童动作特征的身体符号:一是双臂、双腿大肌肉先发展起来,动作频繁;二是“骨盆”的移动带动全身;三是步态(弹跳)动作居多。在凯伦·斯塔德(Karen Studd)和劳拉·考克斯(Laura Cox)的著作《EveryBody Is A Body》中提到,“骨盆”是身体的核心,是一个大的碗状骨头,其中包含了重要的内脏。骨盆位于中心,对应于重心(引力中心),是上下半身之间的桥梁。骶骨由多块椎骨构成,脊椎传递的重量在骶骨处通过骨盆的碗状骨头向下传递到双腿。所以说,骨盆是身体的核心,律动的初始。空中步态(弹跳)动作居多与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空间探索的新奇性有关。艺术源于生活,舞蹈动作的素材也源于生活。具有以上三个方面特征的动作,是比较容易教学的舞蹈动作,在学前儿童舞蹈的动作编排中应重点考虑。

三、空间是舞蹈动作意象的要素

随着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视觉敏感性和准确性也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提高观察能力,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审美想象力。拉班舞谱中的空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水平,方向符号的阴影表示动作的水平——高位、中位(原位)、低位;二是指方向,分别指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左前对角、右前对角、左后对角、右后对角,以及原位。在低中高的空间中,动作的方向一共有27个(见图1)。分析幼儿空间认知相关概念的的评估报告可以得出,幼儿对于前方和后方、向左和向右的动作,比较容易完成。

当身体的每一个符号有了水平与方向,就形成了舞蹈的造型,即舞蹈就有了意象。例如,绘本编舞中“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了(原位造型)。随着一阵风,叶子飞上了天空,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方向变化造型),一会儿又落在了地上,紧紧抱在一起(低位造型)”,这一系列舞蹈动作就形成了一连串美丽的身体造型画面。

四、律动是舞蹈动作的核心要素

舞蹈是流动的雕塑,从造型到流动都与音乐的速度、节奏音符的时值长短因素相关。拉班舞谱所讲的时间性,就是指音乐的速度、节奏、音符的时值长短。

律动是舞蹈的第一个核心要素。20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体态律动教学法”,使舞蹈界开始关注律动,思考什么才是舞蹈最核心的因素。日本著名现代舞蹈家石井漠先生说:“律动决定舞蹈最本质的东西,舞蹈离开律动就不复存在了。”造型、技巧、姿态也是舞蹈的重要元素,但是离开了律动的连结,就会损失舞蹈语言的意义,难以投入情感的表达。舞蹈教育要求中提到,应该从生动有趣的律动课程开始舞蹈启蒙教育,通过律动建立肢体与情感的联结。

在幼儿律动教学和编排中要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律动?小中大班该如何选择音乐?律动是指有节奏地跳动或有规律地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的舞动。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要指出音乐结构样式的选择:如果是歌曲,要考虑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是幼儿熟悉、喜爱和愿意接受的,歌词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如果是器乐曲,要考虑结构单纯、长度适中的问题,可以截选乐曲中的一段或压缩乐曲的结构[4]。

对此,可以幼儿每个阶段对音乐节奏的选择作为参考。小班主要以短小、工整、简单、重复较多的歌曲为主,节奏型以1拍、2拍为主。中班可使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和情感,感受和表现2拍与3拍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和不同的情趣;节奏型以1拍附点、大切分、3拍、大附点为主。大班节奏型加入4个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较难掌握。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科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其中,所选音乐的速度、节奏、时值长短三个方面的难易性是课程设置的要点。

五、“力效”决定舞蹈动作的灵魂

拉班舞谱里的“力效”指身体的动作是快速还是慢速的,是轻的还是重的,是强的还是弱的,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平稳的还是摇晃的,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力效在拉班舞谱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动作不仅仅是肌肉外部的表现,还是身体内在的感受与表现。拉班认为,力效的训练对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力的表达是一种动作的舞蹈质感,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刘青弋说:“学院派训练往往过分地追求技术的规范性,忽视生命的丰富多变性,从而带来教学的僵化与刻板。另外,片面地追求形式美而忽视生命的内在力度,亦造成对生命终极关怀的疏远。”儿童天性活泼可爱,一般作品多表现快乐的题材。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儿童舞蹈力效的表现方式以“强”和“突然”为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在儿童舞蹈教学中,要关注情感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无意义动作的表现。要从学前儿童脸上的表情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动作的轻与重与情感的关系、动作的强与弱与情感的关系、身体肌肉的紧张程度与情绪情感的关系,来启发儿童如何用动作表达情感,这才是舞蹈教育的核心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哈钦森·盖斯特.拉班记谱法[M].罗秉钰,译.北京: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2]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Mollie Davies.幼儿动作与舞蹈教育[M].刘淑英,译.中国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4]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律动舞蹈动作
和谐律动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再寻绿野仙踪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