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推开作文的另一扇窗

2018-11-28 11:27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纪录片习作作文

☆缘起

近年来,一部部拍摄精美、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吸引着大众眼球:《舌尖上的中国》,碎片似的剪辑方式,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鸟瞰中国》《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让观众以全新视角认识我们生活的土地;《远方的家》系列,以人文体验的手段,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隐秘世界》将镜头对准昆虫、松鼠等小动物的微观世界;《地球,神奇的一天》,让多彩的自然世界通过大荧幕展露……这些纪录片既关注社会,又饱含情感,或追溯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或展示宇宙到地心深处的奇妙世界,展示人文、社会、地理、经济、自然、科技等诸多领域。纪录片精彩的讲述令人动容,画面的剪辑引人遐思,视角的切换令人顿悟。不禁想到,把纪录片资源引入习作指导,或能给传统的习作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对于笔者所处的农村学校而言,发掘纪录片资源,使之辅助习作教学,不仅开启了农村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从多层面提升了孩子们的写作素养。

☆价值考量

一、应“需”求“真”,构建正确的写作观

从认知世界的角度来说,纪录片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如风光、人物、政论、军事、人文、历史等,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花样繁多的品种门类,更具有画面生动、解说细致、音乐渲染等特色,不啻百科全书。不管是“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还是抒情散文诗式的纪录片,抑或叙事为主的“电视散文”等诸多类型,画面、音效、解说词等诸多元素的生动展现,吸引着孩子们,让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在此种新的“阅读”中成长,成为孩子们认知世界的又一扇明亮的窗。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一个学生开始阅读和书写之前,在他身上对写和读的需要,对能够写和读的渴望,即必要性,必须已经明确和肯定地表现出来。”纪录片的精彩,契合了学生阅读世界的渴望。

从两者的核心要素来看,小学生写作与纪录片创作有一个共同要素——真实。小学作文教学处于写作教学的初始阶段,我们有义务引领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本是学习、交际的工具,是表达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载体。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话要说,有文要写,有感要发,有情要抒,有事要记。“真实”是小学生写作重要的基础,也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纪录片和小说、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故事性区别开来的重要特点就是来不得半点虚构。纪录片纪实性的叙事方法要求按照生活的真实面貌来反映生活,强调的是不加修改、粉饰的真实环境、真人真事与真实事件。纪录片内容的引入,让学生感知到:习作表达的应该是“真情实感”,展现的是“真知灼见”,显露的是“真知实识”,这一种表达能力是学生的“真才实学”。从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写作观。

二、疏“源”浚“流”,建立充实的素材观

叶圣陶说,作文只有从“趣味的生活中,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引导其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因为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作文时才有搜肠刮肚的痛苦,或者胡编或者抄袭。想作文时有话可说,平日就当“蓄粮备料”。正如郭沫若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而写作材料又必须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现实小学作文教学中,脱离生活的纯技法指导不鲜见,也实在不足取。因为即便有了绝好的技法,没有充实的生活,也不能激起写作的冲动、产生写作的灵思。

优秀的纪录片,在兼具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将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记游历,可随镜头多角度亦步亦趋逛遍名山大川;描人物,可从多个生活场景中写出对人对动物的认识;叙事件,可从具体可感的客观画面中写清事情来龙去脉;状器物,从外形、来历、做工等多角度表现器物的前世今生……而这些是经过纪录片摄制者精心挑选后呈现的学生经验范围内的事物,有助于学生克服写作内容空洞泛化、语言干瘪、形式呆板的顽疾,疏浚小学生作文内容的源泉,让其淙淙流淌,让其不吐不快,“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

三、捩“航”转“向”,塑造独特敏感的思维观

思维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如果小学生思维僵化,思路滞化,就很难冲破既有写作心理的囿苑。朱熹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此,在学生常规写作思维的推进过程中,借助于纪录片资源,使之成为学生思维转变的另一种需要感悟、揣摩的范本,引导其不断捩“航”转“向”,建立灵活多变的“换角意识”,有助其改变旧有的框架,形成独特的思维观念。

(一)学习撷取素材与深远立意

写作、纪录片拍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对象的确立,也就是选材、立意。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从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中,找到一个好题材,搞出一个好作品,都需要作者独具慧眼。从选材看,纪录片精挑题材、巧妙构思、精心剪辑后呈现出的作品,正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纪录片的本身,往往体现着对社会生活的宏观观照,思索人生存在的价值意义,或愉悦身心、增长知识,或揭露丑恶、弘扬真善美,倡导精神力量,促进道德完善,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采撷写作题材的思维范本。

“意胜则文高”,“意”是文章的精髓、灵魂,是一切文学体裁的生命,也是纪录片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立意是否深远、独到、新颖,是评价一篇文章很重要的依据,也是评价纪录片的重要标准。没有思想的深邃,就不会有文字的犀利,也不会有纪录片画面的冲击力、感染力;没有思想的宏阔,就不能奢望文字的旷远,纪录片意境营造的宏大或细腻。画面所呈,文字所趋,实乃思想引领。同纪录片创作一样,小学生的作文尤其是高年级习作,应该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要引导学生习作前很自觉、很主动、很清晰地去认真思考习作要表达什么,要告诉人们什么。纪录片呈现的内容,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解读创作者的表达目的、呈现的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写作时立意能力的培养。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就有关于家乡能人的写作要求,通过课前观看《远方的家·沿海行》盐城特辑,学生一下子认识了淮剧名角、盐雕名人、发绣高手,从地方台的名人专题中了解了不少身怀特技的能工巧匠,写作的思路得以明晰。纪录片的选材观念,紀录片凸显的立意,让学生主动关注写作对象。作文时,既可以写纪录片中的人物,也可以写生活中类似的人物,明确了讴歌身边能人的情感指向。

(二)尝试视角转换与多维观察

借助纪录片,可实现学生视角的转换,培养学生多维观察的能力。纪录片的呈现是借由屏幕空间的。屏幕的长方形画框,本身就是对广阔的现实世界的选择与省略。它打破了人眼正常视域范围的限制,根据创作者的意志被分割为不同视点、不同界别的局部。纪录片往往通过全景、中景、近景等不同景别有序展示事物,呈现事物的多样风貌;纪录片的叙述角度,有时是第一人称,有时是第三人称,有时是客观的评述,多样化的叙述,角色切换自如;纪录片拍摄的镜头又是多样的,固定镜头、摇镜头、移镜头、推拉镜头等组合,使画面生动、丰富,更富于表现力;表现对象时所使用的长镜头、短镜头、闪镜头之类,恰如写作时的详略安排……诸如此类,在观看中,引导学生揣摩出:观察视角的切换,会让描写对象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从而让孩子们在运用中习得观察的技能,让作文凸显个性。

(三)培育洞察能力与善感神经

纪录片的象征造型特征,是创作者“敏锐感触神经”的外化展示,而这更是训练小学生有敏锐感触神经的好教材。所谓敏锐感触神经,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在眼前的森罗万象的事物中有新的触发的能力”。小至身边树木抽芽,大至宇宙奇观,在具有敏锐感触能力的人的视野中,都是饱含情感的,山可含情,水也带笑;秋虫会低吟,落叶可叹息;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2》中“时节”这一章节,用了一组象征性的画面表达“春回大地”的主题:长江边芦苇的出土,藜蒿的嫩叶舒展,鹅黄的草叶探头,粉红的花苞膨胀,鸭子水中嬉戏,田螺翕动厣盖等,作者以景起兴,将春日的万物萌动在诗化的意境中展现。这些“敏锐感触神经”的外化呈现,极富感染力,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逐渐拥有“多愁善感”的感触神经、敏锐心思,用文字烛照所要表达的主题。

四、撷“珠”采“贝”,触发典范、鲜活的语言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话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阐明“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作文时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窘境,既是没有素材,更是没有准确妥帖的词汇积累。例如建造房屋,若只注重构造样式,而缺乏必要的、合适的建筑材料,即使有再好的设计方案,也难达成高堂广厦金碧辉煌的心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借由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引导学生日积月累,使其“语言材料库”逐渐丰满,达成文思如潮、笔下生花之目标,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难有片语只言的窘境不再。

(一)解说词提供多种文体的范例

纪录片的解说词大多是生动、典范的佳作,文体风格各异,体现创作者独特个性,与画面相得益彰:侧重风光欣赏性的,词语精练雅致,结构规范、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的句群、语段屡见不鲜;侧重说明介绍的,语言精准妥帖,多种说明方法和画面元素相依相偎,全方位展示;侧重现实生活的,刻画人物生动朴实,且个性鲜明……这些“美”的词、句、段,在观看纪录片时,熏陶学生主动寻找、积极整理、由摹到创,语言积累便“随风潜入夜”。

(二)解说词呈现多“行”语言活用实例

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用语,纪录片的解说词有时原样呈现,有时活用化用,引导学生积累、借用其他行业的语言会使作文的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将此行业的专业词语活用到彼行业的文章中,赋之新的内涵、旨趣,作文体现出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相遇”主题的开篇就这样描述食材的相逢:“若以人情世故来观,有些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些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些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巧妙地将食材拟人化,语言富有情趣。在欣赏中揣摩,学生能摸到语言活动的门道。

(三)解说词有助于民俗语言积累

就农村学校而言,乡音乡语中,经人民群众在传播中集体创造、加工提炼而成民间俗语,面广量大,鲜灵活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乡村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在欣赏外地与本地的纪录片时,学生会逐渐在品味中感知群众语言的简约凝练、活泼形象,再触发学生采集、辨识、消化、吸取、巧用的热情,让习作风味别具。

(四)解说词有助于古诗文佳句的化用

古典诗词歌赋,不少都是以简约的语言精辟地表达情感、描绘山川景物,融入解说词中,与声音和,与画面应,营造出清丽圆美、绵密婉转、醇厚深沉、雄奇悲壮等诸多意境。学生由画面带入,经解说熏染润泽,积累潜移默化间,自然受益无穷。纪录片的声画,营造出的氛围,生动阐释古典诗文,再现诗文之境,自然能够激荡学生内心的诗情,使其写作时主动化用经典,使其习作意境优美,语言富丽典雅。

五、摹“剪”揣“法”,习得谋篇布局的构思观

有人说,纪录片是最具文学性的电视艺术品种,其大量借鉴文学在叙事和抒情上的表现方法,情节组织、人物展示、语言驾驭、节奏控制等同小说、戏剧类似,同时又用画面营造出独特意境。

纪录片的创作,说到底,是将艺术语言(构图、色彩、画面、音效、解说词等)的各种元素巧妙组合,把拍摄下来的不同镜头组接,组成视觉的文章,传达出一定的内容意义,使之成为一个交流事实、思想和感情的整体。正如同写文章,特定的语句组合产生特定的思维形象和特定的意义,不同的词句组合方式、谋篇布局的技巧,使得作品呈现不同的表达风格。

纪录片拍摄下的诸多镜头,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章法地重新排列、组织、编辑,也就是剪辑,才能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思想。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分析画面组织、镜头切换,从而习得作文谋篇布局、构段缀文的技巧,是有效、有趣的过程。文章的思路、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取舍、顺序的安排等对应着纪录片的线索贯穿、画面穿插、画面取舍等。从欣赏中,激发儿童天然的模仿才能,仿效画面组织,习得布局谋篇技巧,提升写作水平事半功倍。这里的“仿”,是在“仿”中“創”,“仿”而“活用”,“仿”中求“新”,改变机械仿写,实现变通的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雷山鱼酱”的部分,画面首先呈现的是男女老少在溪水中忙碌,镜头一转,出现的是苗族女孩守着窗儿等父母归来,这恰是“倒叙”的直观体现;《航拍中国》的每一集,都在影片起始以地图指示路径,随后循着路线展示,正是总分结构的生动演示……对于画面组织的解读,无形中强化了学生连缀文字的本领、构段成章的能力。

☆操作策略举隅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纪录片与作文教学之间找到共振点,把纪录片拍摄、剪辑的技巧引入课堂,撷取典型的“镜头”技巧、摹袭直观的结构安排方法、多维度的视角尝试等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从光影观赏中领悟写作技巧,开拓习作思路,文字凸显出视觉形象、画面层次,凝固的文字演绎出流动的画面。纪录片中的画面元素组合形式成为学生习得写作技巧的点金石。

一、学习聚焦,研习特写方法

特写镜头,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物、事的某一部分,加以凸显、放大、强调,在特定环境下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一部部纪录片中的特写镜头,往往犹如一张张永不褪色的照片,留在观众的记忆深处。一篇文章,如果也拥有这样的“特写镜头”,一定会达到语言生动具体、刻画细致入微的效果。

纪录片中的人物特写,将“镜头”对准脸部或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细微情形。画面内容主体突出,表现主题或创作目的直接呈现,直接、简洁地披露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出人物性格特征,达到近取其神的目的。

【病例呈现】

校长走出来,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

【镜头运用】

这是学校运动会,一位学生对校长的描写。人物形象空洞,语言干瘪,读了以后不会给人任何印象。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特写镜头”技巧进行修改,先呈现娱乐纪录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村长”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部分,镜头聚焦其面部表情,让学生感知其静等好戏上演的悠闲、故弄玄虚、得意等,再回忆运动会开幕式的视频,把镜头定格在校长的神态变化和语言,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表达,修改原先习作,将笔墨聚焦校长的言行举止,使之呈现在笔端。

【修改效果】

校长走到台前,脸上泛着喜悦的红晕,微微一笑,环顾四周,大声地对所有的师生说:“我宣布,春季运动会开幕!希望我们所有运动员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努力拼搏!”

抓住特写镜头,校长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人物形象具体鲜明、栩栩如生。在特写人物时,我们要引导學生捕捉最有表现力的一瞬,把“镜头”对准短时间内最有感染力的一面,将之定格、显现。

不仅仅是特写人物,对于景物,习作中运用“特写镜头”,聚焦其特定的部分,呈现最精彩的部分,用文字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突出景物特点,展示事物环境,习作画面感强烈,文章也就更具体,更厚重,更有感染力。

二、分解慢放,研习分步描写技巧

习作中,学生因为词汇的缺乏、观察的草率,往往很难将人物、动物的动作神情细致表现,细微刻画。借鉴纪录片的拍摄技巧之一——分解动作,利用放映功能中的慢镜头播放,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切换中感悟到摄影师在拍摄现实活动着的人和物时,是拍成一个个镜头,编辑时再组接在一起的。在写作时,尤其人物描写中,将一连串表情或动作分解为几个阶段,再通过慢镜头逐帧播放、延长时空,一一详写。转瞬即逝的美好镜头,瞬息万变的神情,快捷连续的动作——对“笑”“愁”“等”等一些原本用一两个字、一两个句子就写完的动作分解、细化,文字将画面纤毫毕现,描写也更生动细致。

俗语云:听其言,还需观其行。人的心理难以捉摸,外在动作却可折射心理。把人写活,对动作的细致描写刻画极为重要。采用分解镜头慢放的方式,将人物一系列动作分解为几个镜头,再慢镜头回放,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过程,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根据画面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步描写,就不难把人写具体、写生动了。

【病例呈现】

拉面师傅揪出一团面,搓两下,拉长,再拉长,反复拉,面条就拉好了。

【技巧运用】

这是一位学生在观看了拉面师傅制作拉面后写下的一个片段。读这段描写,感受不出师傅技艺的高超。指导学生修改时,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对于拉面传承人制作技艺的介绍,采用分解动作的形式,慢镜头回放,把拉面这个简单的行为分解成一系列连贯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修改效果】

师傅围了围裙,绷直身体,站在案板前,揪出一拳头醒好的面,丢在案板上,双手将面搓成蛇样的长条。两手捏两端,凌空一甩,啪,拍打在面案上,再一拉,一合,眨眼的工夫,将面条绕成了麻花辫。再次捏两头,空中甩,两手撑,反复合,最后轻轻一抖,面条只有牙签粗细,垂下来,落入汤锅。

纪录片中的镜头组接经过慢镜头回放,把拉面这个大动作分解成了一个个小动作,把师傅制作拉面的过程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身临其境。

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奔波劳作,人物、动物的表情瞬息万变。教学写作时,按照“自主拍摄——分解镜头——慢镜头播放——选择用词——连接成段”的步骤,让学生写出自己眼中的人物,让动作具有镜头感,细致描画表情变化,给读者立体的画面感,给读者最为细腻的感受,学生逐步将人物塑造得更完美,把感情表达得更充分!

三、转换视角,组接不同镜头

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多种感觉获得了较为立体全面的材料,但学生在写作中又有“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的局限。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厘清表达顺序,借鉴纪录片拍摄景物时的视角转换,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元体验。多种视角,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表达,文章言之有序又精彩纷呈。

【病例呈现】

家乡的桃园,一到春天,处处是粉色的桃花,红艳艳的一片。

【技巧运用】

以上是原生态的练笔,观察不够细致,仅仅是从色彩着眼,一带而过,语言欠缺丰富,练笔缺乏现场感。教师在练笔后再点拨,引导学生观看地方的宣传纪录片,取无人机空中俯视、穿行拍摄的春日桃园,仰角拍摄的桃树林,雨中桃林、风中花瓣飘落…与此同时,还要聚焦表达的顺序,思考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俯视到入林等,厘清顺序后进行描写。

【修改效果】

春天去桃园,远远就见到满园粉色,如同一片片粉色的云朵飘在前方,香味浓浓烈烈传来。走进林中,桃花一朵朵,一簇簇,挨挨挤挤。凑近了,粉色的花瓣薄如纸,柔如绸布,细细的花蕊如丝一样。走上山坡,眼前的桃林如同粉色的海,风吹来,树枝摇动,好像海浪一层一层拍打小山。

纪录片呈现的不同视角画面,让学生的思维转换,视野开阔,厘清顺序的同时将不同视角在头脑中呈现,让学生再次练笔,写出的文章更生动、优美。

☆结束语

文章如果有画面、有形象,不仅显得内容充实,富有意境,而且给人以美感。纪录片立足真实的内核,应详描细写之能事,呈天文地理、社会科技多样素材,视通千里,以记录真实的人、事、物,刻画其区别其他人、事、物而独具的个性特征。纪录片的镜头开始有选择地记录下生活中精彩的瞬间,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生动的画面变成凝固的文字,凝固的文字呈现出生动的画面。

综上所述,借助纪录片的资源,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习得了不少习作技能,积累了诸多写作素材,作文时不会出现畏难情绪,对习作认识不断深化,写作热情高涨。可以说,借助纪录片辅助小学习作教学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新举措。

猜你喜欢
纪录片习作作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