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进步以及各类资源的过度开采,比如煤炭以及石料。同时伴随着木头的大量砍伐对于山区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由于山区人为播种很不方便而且效率极低,所以飞播造林是治理山区的最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植树;飞播造林;成效
对于干旱山区的治理,飞播造林技术是效率最为明显的,它对比人为植樹有着各方面的优点,尤其在山区以及偏远地区。对于山区的水土治理,防止土壤的沙漠化以及增加山区物种的多样性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就飞播造林过程中影响造林效果的因素作以分析。
一、造林的自然条件的影响
1.播种区域的筛选
对于飞播造林来说,保证成活率的关键在于播种区域的土地质量,这一点直接决定了造林的质量。并且要提前对播种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来确定土壤的性质以及适不适合植被的生长。对于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植被进行播种。例如常年潮湿的地区与比较干旱的地区物种就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过于陡峭或地势太险峻的地方以及所有不利于树木生长的地方都进行有效地规避,做到种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造林的高成活率。
2.种子的筛选
对于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第二因素在于种子的质量好坏,对于种子的选购一定不能图小利而吃大亏。并且种子的选择是以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来决定的,这也就是对于播种区域的划分的根本原因。由于山区条件极为恶劣,因此对于种子挑选的前提就是抗灾害能力强。
3.播种时机的把握
种子的成活必须保证两个因素就是适当的温度和适宜的水分,所以对于播种时机的挑选就尤为重要,而且还要了解最近几天的相关天气预报,减少气象条件对播种的影响,如大风及暴雨等。并且不同地区的气候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地区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4.播种后的管护工作
针对播种地区的管理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最后一个门槛,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播种地区的管护主要在于病虫害的防治、森林火灾的防范、野生动物以及家畜的摧毁、以及人为的破坏等。对于播种区的管护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对于有人看管的区域加强巡逻以及看守力度。竖立相应的标语以及警示牌。对于人员相对较少的地区用铁丝网围栏,并且在山区对人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教育。把滥砍乱伐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5.对于播种地区的预处理
由于山区的地势复杂以及人为破坏的各种因素影响会造成种子难以附着在地面上的情况,所以对于地面提前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土地的处理会大大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对于播种地面的处理就是给种子前期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造林质量。
二、人为因素的影响
1.放牧以及恢复耕地
由于偏远山区的人保护环境的意识相对薄弱,并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他们祖辈都遵循的道理,因此对于山里的资源有的人会毫不顾虑的利用,却没有考虑以后会带来的后果。对于植被茂密且物种多样丰富的山区来说是放牧的最好地方。但动物的践踏以及蚕食对植被有着不小的影响。对于恢复耕地也许是人们生活所迫,所以开荒种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面积的开荒会对植被造成致命的影响。
2.人类的滥砍乱伐
造林后期的人为砍伐对于造林的质量也是有影响的。由于生活的进步人们生活中就缺少不了木材,处于利益的诱惑人们毫不顾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造林的后期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开山取石以及森林火灾
由于建筑以及其他的需求石头成为了建筑行业里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但石头除了有一部分会在河道里开采意外大多数都是在山里进行开采的。大量的爆破以及后续的开采对山体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山上的植被也会因此得到摧毁。还有就是秋季或冬季以及容易引发火灾的季节的管理措施不当引发森林大火或是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甚至于一个烟头都可能是火灾的导火索。还有就是游客以及驴友的安全意识差,比如在容易引发火灾的地方进行野炊或是取暖。
三、硬件设施的影响
对于飞播造林最为重要的就是播种的飞机以及机场,要对飞机以及机场进行日常的维护及保养,确保飞机能达到播种的标准。并且对于播种路线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对于播种时的风力、风向等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另外,飞播造林要求的技术条件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飞播队伍以及适宜的飞机场。因此县级林业部门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来单独实施飞播造林的,必须由省厅的统一组织才有可能进行。所以飞播造林技术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而且由于大多数山区不适合修建机场,所以还不适合开展造林行动。对于造林技术的普及也应该作为飞播造林的一部分。并且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应该越来越低,这样有利于大面积的造林。
四、结语
飞播造林是治理山区干旱、空气污染以及土壤沙漠化的最有效也是最环保的手段。对于提升飞播造林的质量并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造林需要注意的还有海拔、坡向、光照等细节因素。照顾好每一点才是造林质量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翠忠,对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技术措施的探讨[J].太原科技, 2003 (2) : 71-73.
[2]李满平,赵素侠浅议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陕西林业, 2011 (2 )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