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喀则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11-28 11:39达瓦扎西
农家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达瓦扎西

摘 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证,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农业乃至农村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高效、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加速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增加种田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但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农业科研推广;现状;问题;对策

一、日喀则市農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1.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市现有农业科技人员2392名,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科技人员289名,农民科技特派员1269名。主要承担日喀则市的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工作,始终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放在首位,以服务我市粮食生产为重点,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大力发扬敬业、创新和团结的精神,整合专业技术力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了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测土施肥大田示范与田间肥效试验、土样采集与检测、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农业科技培训等具体工作。

2.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初具规模。在2010年开始建立了乡(镇)一级的农牧技术服务站,初步形成了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为首的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粮油高产创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科技技术推广应用,为日喀则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目标与任务。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土样采集及化验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到2017年新增青稞生产基地25万亩,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220万亩,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00万亩以上;培训5000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持能力。

二、存在问题

1.日喀则市推广工作的模式主要是市级选派专业技术骨干采取包县蹲点、县级技术人员配合蹲点并和乡一级技术服务站一起指导的形式进行基层技术指导服务,技术人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服务、心甘情愿奉献”的优良作风,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所有任务。但是近年来随着日喀则市农业的发展,我地区承担的技术服务任务越来越重,专业技术人员欠缺,人员机构老龄化严重,老技术人员即是宝贵资源,具有丰富的农业技术指导经验,但又面临退休以及体力和精力的考验。而近些年单位通过考核和人才引进的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情况,给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网络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县级以下的基层服务机构,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健全,设施设备不到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流失、年龄断层等实际困难,普遍存在有岗无编、有编无人、有人无技等现象。一直无法形成机制灵活、运作高效、服务有力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这给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和阻力。

3.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我市科技推广技术力量薄弱,面对广大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高效益农业的新要求,许多农技人员知识储备不够,技术更新不快;对农业新品种、种养技术、加工技术等不熟悉;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信息、产前产后服务能力较弱,不适应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素质较高、体力强的农村劳动力弃农经商,外出打工,在田间劳作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能力差,增加了科技推广的难度。

4.农技推广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仅限于人头工资和很少量的专项经费,对一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基本没有经费投入。虽然依靠上级部门有限的项目经费,改善了一些条件,但农技推广机构缺少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手段落后,在我中心技术人员在基层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时,因西藏特殊地理结构,加上指导面广,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工具不便,对及时到实地去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影响很大。

三、对策措施

1.自上而下完善机构建设。市级农技推广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立相应职能部门,预留相应数量的人员编制,赋予相依行政监管权利。县级农技部门有条件的应作为县农牧局下属独立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工作,不具备独立条件的应尽量保证工作内容的独立性,尽可能培养和组织一支相对独立和固定的专业技术队伍。乡(镇)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专人负责农业相关工作,加强工作的职能分工,确保基层农业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针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降低职称评定门槛,尤其要照顾上世纪90年代前参加工作的老技术人员,留住农业技术人才;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三是要着眼长远培养专门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多从区外邀请技术专家到我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多派遣技术人员到区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服务我区农业生产。

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善农技推广条件,加快建设农业预警中心、检验监测中心,完善服务手段,提高预测预报、检测能力和农产品安全水平,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手段。

4.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增强推广活力。应按照便于管理、集中力量、利于发展的原则,打破按行政区域确定推广机构,按种植区域的数量、区域大小确定推广机构数量和编制,突出当地经济特色和作物区域,由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派出成立当地特色农业服务中心,健全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每个村从农业科技示范户中选择确定1~2名农民技术员,逐步建立和规范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5.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有服务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设备、有服务实体、有试验示范基地为内容的五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待遇、工作运转、推广服务保障水平,逐步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完善落实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制度,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的稳定。

6.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应当坚持国家公益性推广机构和集体、民间或企业等推广机构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路子。农技服务目标要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服务形式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要由以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各级农技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网络等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服务活动。要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进村服务站,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站服务农民的一支桥梁,直接面向农民搞好各项服务。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