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文诵读教学优化的思考

2018-11-28 07:11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师道(教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情感语言

文/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徐 蕾

古代诗文是语言的艺术,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部分。学生要体会古诗文的语言魅力,并与之产生心灵对话,都要依赖于诵读教学。诵读教学能有效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诵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魅力,提升审美情趣;诵读教学使学生在诵读中学会思考,更好地理解文本思想。

一、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

在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作为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的单一标准,与之相关的升学率更是成为了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在此整体环境的驱使下,学校、教师及学习的主体--学生都变得异常的急功近利,忽略了学习的根本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这让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一味记忆生字词,整个课堂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仅有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如此一来,整个语文课堂就变成了简单的记忆课堂,外加老师枯燥繁琐的讲解,让学生失去语文学习兴趣。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老师对于 “诵读”本身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 “诵读”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课堂内容,对于学生自身提高没有任何意义。再者现今语文的考查方式,多为简单的字词句及作文,诵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体现。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会要求学生进行"诵读",但是并没有完全理解"诵读"的真正意义,主要是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教师不能一味遵从,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诵读的意义。如果教师不要求,学生当然不会诵读;即使教师有要求,学生多是简单的诵读,对于诵读的基本要求都不清楚,如此流于形式的 “诵读”教学,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二、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思考

1.以吟唱促诵读

古诗文可以通过吟咏和演唱的方式,把学生带进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引起共鸣,从而激起诵读兴趣。

“吟”即 “吟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吟咏里有平仄、有入声、有长短、有高低、有急缓,古诗创作的格律都在吟咏里。吟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教学先教怎么读,讲诗就是教学生吟诗,示范之后,学生自己学吟。哪个字应该拉长,哪个字音要缩短,哪个字调高,哪个字调低,哪个字要急,哪个字要舒缓,哪个字读得轻些,哪个字读得重些,都清清楚楚之后,再加上文字的辅助,诗意不言自明。苏轼说 “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读”对理解古诗文的重要。苏轼所谓的 “读”就是吟咏,而不是今天熟知的朗诵。如果在合适的课文引入吟咏,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意境与感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吟咏本身比较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才能够掌握要领。语文教师也可以借助目前名家的吟咏调或者吟咏作品来教学,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徐建顺教授吟诵的 《将进酒》就可以作为范本,我们教师以前把李白的 《将进酒》理解成一篇豪言壮语,朗诵的时候都是豪情满天,但是徐教授的吟诵却真正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孤独悲壮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优秀的古诗文作品通过吟咏起到陶冶情操、感染心灵的作用,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唱”是 “演唱”。中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演唱的,配上古代的柳琴、古筝等乐器,将诗文或活泼、明快,或悲伤、忧愁,或豪放、委婉的情感都表现出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由这个点切入,利用唱来增强诵读的音乐性,降低诵读难度,让学生体会读的乐趣。例如蔡琴依据李清照的 《一剪梅》演唱的 《月满西楼》;邓丽君依据 《诗经》的《蒹葭》演唱的 《在水一方》;周杰伦依据王羲之 《兰亭集序》演唱的《兰亭序》;薛之谦依据陆游的 《钗头凤》演唱的 《钗头凤》;王菲依据苏轼的 《明月几时有》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听这些歌曲我们不用看诗词的意思,随着音乐的旋律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理解就自在心中了。这就是很多人不懂英文却听得懂英文歌的原因,音乐的情感通过旋律就已经能表达的很清楚了,音乐把你带入它的意境之中,直接感受到了情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流行音乐的唱调来教授古诗文,拉近古诗文诵读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唱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从而爱上诵读。例如讲授《明月几时有》时,可以直接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能够配乐演唱,通过熟练演唱王菲 《明月几时有》已可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情感了。

所以,我们应巧用吟咏和演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诵读。

2.以表演促诵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语文教学应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也应走向实践。诵读能力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样的诵读才具有生命力。因此,把诵读应用到文本上,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带动诵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对课文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对关键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很重要,让学生能结合实际,产生切身体会,让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使学生既在练台词,也在感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对诵读的技巧和感情的把握,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把握七八分。学习表演的学生,诵读能力都不会差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如梦令》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句句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 “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一番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如何让学生诵读出词的情感、体会词人 “沉醉”的心境,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采用角色表演形式,学生扮演李清照,带入身份背景,加入表情和动作,展示画面,以演促读。教师先示范 “沉醉不知归路”,表演时走路摇摇晃晃,诵读时用醉酒的语调。 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把词诵读到自己的脸上。在教学中,教师不用逐字逐词地去解释,而是通过学生的表演诵读来诠释诗歌的语言,并且让学生带入身份自悟、自答。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以表演促进诵读,以身悟词,以心入词。

开展诵读的表演活动,让爱读的读的更好,不敢读的能有所表现,使学生喜爱诵读,细致品味语言,感悟艺术魅力,获得审美感受。

3.以画面促诵读

营造 “画面”感是诗歌诵读投入情感的重要手段。 “画面”感是最能将学生由词本身引入词的意境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激发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创设。既然是画面,那就需要一幅幅地打开, “溪亭日暮”、 “藕花鸥鹭”、 “斜风细雨”如折扇般展开,那么一幅画不仅仅是一幅画,画中的景和人便是一段故事。 《如梦令》是将 “画面”感和词句结合地很好范例。诗词的美就像画卷,词人的情感就在词中流淌。教师把 “画面”和 “情感”结合,画面流淌情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一幅幅画面,情感诵读便是水到渠成。

没有情感,缺乏韵味,扼杀想象,这样的一蹴而就的学习方法违背古典诗文的固有特点,自然是没有多少成效的。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这样一首情景交融的五言诗,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背诵,学生除了记住的是硬生生的文字,不会留下其他了,时间久了,恐怕连文字也难久留。如果此诗先按照五言古诗的 “2-1-2”节奏反复诵读,再来感受此诗的平仄规律,品味其中的韵律,实现文字、音声、情感交融。此时,诗中的一组组画面就会立在眼前:枝繁花荣的佳树,心怀相思的折花人,路途遥遥,无法送达的惆怅。这些场景,是在 “轻拢慢捻抹复挑”的自由诵读中一一复活的。带着这样的画面再次诵读,不知不觉中诗文进驻心底,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想象画面,嵌入情感,进入诗歌意境,学生的诵读能力自然就提升。教师在诵读之前可以先收集诗歌的画面,或者让学生画出来,用画面引入情感,用画面感提升诵读情感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文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