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联合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留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8 06:02范静怡章军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经病角色扮演留学生

刘 溪,范静怡,张 洪,章军建

武汉大学:1中南医院神经内科;2第二临床学院,武汉 430071

随着医学国际交流的增加,国内医学院校留学生的招收逐年增多。由于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临床实践教学时,需要学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而语言的限制使得传统的临床带教不能满足其临床实践学习需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和能力,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补充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和传统临床带教的不足[1]。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由于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神经病学》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授课和传统的临床带教难以使留学生充分掌握《神经病学》的内容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在武汉大学进行教改[2]的过程中,我们在留学生《神经病学》的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了角色扮演与角色互换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研究选取2015—2016年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72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名。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临床技能。

1.3 教学方法

实习第一周对两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教学内容。

1.3.1 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联合角色互换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教学:根据事先准备的多个急性脑梗塞教学病案,每3名学生为一组,1人扮演患者,1人扮演医师,1人扮演观察者。扮演结束后由观察者提问并对问诊、体格检查、影像结果判读、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进行点评。然后3人交换,轮流扮演患者、医师和观察者。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扮演做总结指导。

角色互换教学:每3名学生为一组,依次对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判读、诊断及治疗分别进行课堂讲解,采用多媒体等方法授课,其他学生听讲。讲完后由教师针对所学疾病的感兴趣内容或难点进行讨论,并对学生没有讲清楚或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1.3.2 对照组由教师带领学生到病房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床旁教学,包括问诊和体格检查训练,然后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理论知识、影像学判读和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讲授和训练。

1.4 教学效果评价

实习第一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测试,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涉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四个方面。临床技能考试涉及问诊、体格检查、相关影像学判读、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五个方面。以上考试均采用百分制,带教教师不参与主考和阅卷。考试结束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学效果是否满意,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是否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是否可以提高临床技能,是否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学生就每个条目作答,认为“是”打“√”,认为“否”打“×”,填完后当场回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组36人,对照组36人。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如表1所示。理论考试总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三方面内容,两组学生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关于发病机制此项内容,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63)。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 (±s)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 (±s)

考试内容 实验组 对照组 t/Z P发 病 机 制 (19.28±3.62)(17.67±3.62) 1.888 0.063临 床 表 现 (19.89±2.58)(18.33±3.12) 2.306 0.024诊 断 (21.97±2.02)(18.97±1.83) -5.190 0.000治 疗 (21.06±2.66)(18.83±2.18) -3.483 0.000总 分 (82.33±9.28)(73.81±7.70) 4.234 0.000

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如表2所示。两组学生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关于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判读、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五个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 (±s)

表2 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 (±s)

考试内容 实验组 对照组 t/Z P问 诊 (17.83±1.23)(15.31±1.62) 7.461 0.000体 格 检 查 (17.14±1.53)(14.36±1.94) 6.731 0.000影像学判读 (15.47±2.22)(11.31±1.83) 8.676 0.000诊 断 (17.36±1.33)(16.53±1.67) 2.344 0.022治 疗 方 案 (18.58±1.44)(17.22±1.88) - 3.348 0.001总 分 (86.36±3.40)(74.44±4.72) 12.297 0.000

2.3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考试结束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评价,一共发出72份调查表,回收72份调查表,回收率达100%。问卷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对教学效果满意、提高了学习兴趣、认为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四方面,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自学能力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表3 两组学生对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role-play teaching method)是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是一种情境学习,让学生站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去体验、思考。角色扮演教学用于医学教育可以起到模拟临床实践的作用[3-4]。因此,针对留学生的临床见习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可以避免语言问题。同时,可以加深留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化其临床实践技能。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演讲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互动,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角色扮演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考察“医师”的问诊、查体和《神经病学》课程的临床思维,还可以考察“患者”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掌握,因此,角色扮演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成为一种考核方法。

角色互换教学法(role-exchange teaching)是一种特殊的理论授课方法,是指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教师”完成课堂授课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思考能力,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了自学能力,锻炼了对信息资料的采集以及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5-7]。联合角色互换教学,可以从理论知识上进一步强化临床知识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更是神经病学教学的重点。此次用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中涉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关于发病机制部分的理论考试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平均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考试的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判读、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教学方法对留学生的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优于传统临床带教实践。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100%的学生满意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教学法,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及提高临床技能,与理论以及技能考试两组结果相一致。以学生为主,通过仿真的临床环境,不仅克服了留学生的语言困难,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临床技能的培训。角色互换中也通过新颖主动的学习模式,让教师完成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

3.2 存在的问题

尽管角色扮演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仍不能忽视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比较,角色扮演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协调能力、启发技巧和激励技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积极性,组织好整个教学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问题[3-4,8]。角色扮演教学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是针对个案进行教学,与课堂理论授课相比,后者具备知识系统化、全面化的特点;而前者更注重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因此,角色扮演教学法需与理论授课相结合,方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角色互换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宜实行小班或小组教学。这是因为学生少易于管理和指导,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少见病和疑难病例,不易使用此教学方法,最好由教师进行讲解分析。同时,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学习、讨论、备课时间。对教师而言,角色互换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控制好教学时间和教学秩序,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还需要掌握如何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的技巧,了解该专业研究的前沿知识,并在听课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基础课程多(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等),疾病种类多,临床思维逻辑性强,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难度大,尤其是留学生的临床实践需求对《神经病学》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可以针对教学大纲中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使用角色互换教学法逐一对疾病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再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强化其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巧,以便为学生进入真正的临床实践提供良好的过渡。此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留学生临床带教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不仅需要过硬的英语听说能力,还需要有很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将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获得较好的临床实践水平:通过两种主动型互动式学习方式,学生知道了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主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庞大的数据信息,总结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定性、定位诊断的临床思维,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通过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也提高了课堂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课堂协调能力。因此,我们将继续使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留学生《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并将其拓展到本科生教学中去。

猜你喜欢
神经病角色扮演留学生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越测越开心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