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误译

2018-11-28 02:27闫增丽范晓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化

闫增丽,范晓琪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特定的种族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其内涵包括了这一民族或社会特定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情感的特征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反射,其基本构成要素和支柱是词汇。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和广泛。汉语中有一类具有独特汉语文化内涵的词汇,例如天干地支、饺子、旗袍等词汇,在英语中体现为文化意义空缺,英语原有词汇中并无对等的翻译形式。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龙”便属于这类词汇。然而,在现行的翻译实践中,汉语中的“龙”却一直与英语中的“dragon”等值互译,这种误译,造成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误解和障碍。

一、龙与dragon的不同文化内涵

(一)不同形象的对比分析

图1 汉语中的“龙”

图2 英语中的“dragon”

中国龙有迹可循于辽宁阜新查海距今约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遗址,在此处,发现了最早的“龙形堆塑”。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龙为“鳞虫之首,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宋代《尔雅翼·释鱼》中描述龙的形象有九似:龙,角似鹿、头似马、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髯,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能腾云行水,护佑一方,物之至灵者也。如《西游记》中所描述,龙为水族之长,是奉玉帝旨意兴云降雨的神仙。中国龙既来自自然物与天象,又高于自然物与天象,经过数千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其徽号标志功能已极为明显——龙是与容合、谐天、奋进、福生等精神蕴含多元融合的被神话了的自然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形象结合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点,其体型似巨型蜥蜴,背上有像蝙蝠翅膀一样的巨大肉翼,麟身鹰爪,鳄嘴蛇尾,长有尖牙,口能喷吐火焰及毒液。《韦氏国际词典》的相关条目是这样解释的:dragon是传说中的动物,一般被描述为有翼、有鳞、凶残的大蛇或蜥蜴,头上有羽冠,脚为巨爪。此外,希腊神话中有百头dragon及九头dragon形象的描述。《圣经》中还有七头十角的dragon,形象十分恐怖,它是引诱亚当和夏娃犯错的古蛇,它迷惑列国、吞吃孩子,被扔进硫磺火湖,囚禁于无底深渊。dragon是百姓所惧怕的恶兽,是最终被英雄人物所斩杀铲除的邪恶力量。

(二)不同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龙的“容合”精神,即兼容、综合、化合,是一种世界观,蕴含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理想和民族心理。古史传说中,先圣女娲、伏羲多被刻画为人首龙身;女登感神龙生炎帝;黄帝于桥山乘龙升天;赤龙与庆都合婚生尧。[1]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通过文学、美术、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将中国龙文化绵延相传。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龙被描述为给神仙驾车的神兽,楚辞《湘君》中记载: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龙挂》《龙赋》、元代杂剧《张生煮海》、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等,也为后世留下了对中国龙的精彩描述。宋代陈容的《墨龙图》和明朝汪肇的水墨画《起蛟图》是绘画艺术“三停九似”画法的生动写照。隋朝赵州桥龙纹石栏板、唐三彩双龙耳陶瓶、苗族龙纹蜡染、重庆铜梁龙灯、清代九龙壁等这些工艺建筑作品以龙为题材不仅魅力倍增,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在血脉里对中国龙的浓浓情愫。[1]作为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其精华也是与“龙”的精神相符合的,如儒家思想所阐述的“龙德”,实质上就是借助于深受中华民族尊崇的龙的形象,表彰理想人格、君子大德,即龙德广大,包容万千。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可谓是“龙”的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2]华夏子孙自喻为龙的习俗由来已久,一首《龙的传人》唱响了华人的共鸣和认同。

龙的“谐天”精神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古代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以示其称王称帝乃顺应天意,是谐天之举,借此来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自秦汉时期,龙已开始象征和喻指帝王皇权和国家权力。秦始皇嬴政被称为“祖龙”。刘邦自诩为“龙种”,《史记》汉高帝刘邦的本纪中有高祖的母亲遇龙有孕而生下高祖的描述:“……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这里喻指汉文帝的母亲梦苍龙而孕文帝。《隋书·高祖上》描述隋文帝杨坚诞生时,“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历代皇帝相关的服饰、器用、宫室、旗章处处可见龙文,相关词语都冠以“龙”字以示尊贵,如龙颜、龙体、龙袍、龙辇等。清朝政府将龙旗作为国旗在外交活动中使用。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龙的形象和寓意已不再为皇家所独有,而是作为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所共有的文化象征而享誉世界。[3]

在中国文化中,龙还具有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适变图强之精神,常喻指人中之杰。因此,中华文化中有将杰出人物比龙、称龙、名龙的传统。例如,老子被孔子称为龙;“卧龙”指才智超群而深藏不露的俊杰,三国时的诸葛亮和魏晋时的嵇康皆有此美誉;东汉时荀淑的八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时称“八龙”;晋代索靖等五人海内驰名,人称“敦煌五龙”;“龙驹”指聪颖的儿童,《晋书》中记载陆云六岁能写出上乘文章,“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郭沫若曾诗赞司马迁:“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英雄获得了施展本领的机会称为“蛟龙得水”;“蜀得其龙”指得到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卧虎藏龙”“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中的“龙”喻指极为优秀的人才、德才兼备之人和功成名就者。长辈们给子孙后代所起的名字中带“龙”字,则寄托了希望他们成为杰出人物的美好希望。

中国龙的“福生”精神是价值观和幸福论,福生即造福众生,龙蕴含着人们生活中的吉祥和福瑞。这一点在节日和民俗中有浓郁的体现。例如,元宵节的龙灯展、舞龙表演和端午节的赛龙舟等传统的节日活动都洋溢着祥瑞、奋进的氛围。古人认为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苍龙登天之日”,故以龙命名为春龙节或龙头节。因恰逢惊蛰节气前后,气温逐步回升,万物复苏,农民开始春耕劳作。人们举行舞龙、戴龙尾等活动纳吉,以示敬苍龙,祈甘霖,保丰收,故有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百姓们在这一天有理发的习俗,称“剃龙头”,寓意欣欣向荣之气象的开始。食物也会以“龙”命名,如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等。“龙抬头”节日寄托人们祈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这些与龙寓意有关的习俗都在我国的瑰宝——敦煌壁画中有所呈现和见证。龙作为神圣、丰饶、吉祥之物,出现在婚礼、庆典等场合,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龙凤和鸣等装饰;母亲若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称为喜得龙凤胎;十二生肖是从华夏先民对动物崇拜长期发展而来,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龙作为生肖之一,备受喜爱,甚至很多育龄夫妇会选择在龙年生育一个“龙宝宝”,所以每逢龙年,人口的出生率都会高一些。中国龙极具褒美之意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英语中“dragon”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其文化联想意义为生性爱财、贪婪、凶残、令人感到恐惧,经常以看守财宝的怪兽身份出现。例如,看守金苹果身躯巨大、吼声震天的dragon,守护金羊毛眼露寒光的dragon,看守忒拜城泉水能喷吐毒液的dragon。在《圣经》中,dragon被描述为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dragon作为罪恶的化身,最终被英雄圣乔治所屠杀铲除。据统计,在欧洲流传的英雄铲除dragon的故事就有千余例。dragon代表强大的邪恶势力,终究以难逃一死来凸显英雄之光辉形象。

西方文学作品及日常习语中常见有关于dragon贬谪和负面的文化内涵表达。英国著名史诗《贝奥武夫》描述了危害百姓、与人类为敌的dragon,主人公与它殊死搏斗后终将其斩杀。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狄更斯的《艰难时世》等作品中都有对dragon残暴、贪婪、邪恶本性的描写。《格林童话》中大量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往往是王子披荆斩棘后来到城堡,遇到看守城堡的dragon,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就有一只看守城堡会喷火的dragon。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小主人公参加魔法比赛所战胜的多个怪兽就是具有各种法力的恶魔角色dragon。dragon也常指专横、凶狠的妇女,相当于汉语中的“悍妇”或“母老虎”。为了使战争中能拥有dragon一般异常和凶狠的本领来消灭敌人,dragon图案还被用作战争标记。因此,dragon’s teeth意指引起相互争斗的根源,而绝非汉语中“齿如龙齿,养子多贵”的吉人天相。美国电影“Reign of Fire”中的dragon是“未来世界的毁灭者”。西方媒体用dragon象征恐怖主义势力。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方面,龙体态修长,颜色多为金色,没有翅膀,常穿梭于云海或居住龙宫,吞云吐雾下甘露,不食人间烟火;而dragon身体粗壮丑陋,颜色多为黑色,有巨大肉翼,常藏匿于城堡、山洞或深渊,看守财宝,吞食人和动物。另一方面,龙象征神圣、威严、尊贵、和谐、祥瑞、福生、智慧、善美、奋进,传说中以崇龙见龙为吉兆,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演进与升华过程中,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文化标志、精神象征、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而dragon被西方人视为恐怖、凶残、贪婪、邪恶、灾难、战争的化身,传说中以驯dragon屠dragon为骄傲。dragon在西方人意念里是不可饶恕的恶魔,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显然,龙与dragon形象大相径庭,文化内涵更是截然相反。两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完全不宜进行等值对译。

二、龙与dragon误译的原因及影响

(一)误译原因

最早对龙的欧洲语言翻译始于1585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在其编撰的字典中,译龙为“虫蛇”(bicho/bichinho),译蛟为“dragão”。后世西方各国的翻译者趋向于将龙与蛟合一,龙逐渐欧译为“draco”。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列强崛起并对外扩张,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开始了重构话语权的过程。出于对华殖民主义的政治需要,西方列强恶意杂糅置换其文化中之邪恶“dragon”和中国善美“龙”之元素,以强势之姿态用“dragon”一词指称中国“龙”,在这两词之间确立了一种对中华民族尊严进行刻意侮辱的类比关系。1815—1823年间,传教士马礼逊将汉语中的“龙”附会以拉丁文的“draco”,再以英语为之“正名”为“dragon”,在他编译的《华英-英华大词典》中首次将中国龙译为dragon。在其对《圣经》的翻译中,也将dragon译为龙。从此,中西方古籍中的龙和dragon的等值互译便“以讹传讹”至今。[4]导致龙与dragon误译的形成,一方面是西方了解中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另一方面是西方人按照自身需要从主观上对中国龙的扭曲和妖魔化。英语作为当时的霸权语言,西方行使着单方话语权下的文化霸权,积弱已久的近代中国社会对此无力认识和反抗,国力的衰弱导致自身对话语权掌控力的削弱。由于长期的自我封闭,加之种种历史局限性,中国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不够,他们编译的绝大多数英汉互译词典都延续了这种误译,并未加以更正。

(二)误译造成的影响

龙与dragon误译的信息源众多,影响的受众巨大。与龙相关的信息显现在祖国各地的方方面面,出版物、博物馆、名山大川……不管是人文景点还是自然景观,都可能成为误读的信息源。例如,北京故宫为三个朝代皇宫所在,每天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而有万龙殿之称的太和殿的龙纹龙雕就有13844条,其对应的英文注解亦是不可避免。又如,国内某著名玻璃栈道旅游景点,却在出入口的险要处修建了被安上巨大肉翼的中国龙形象(虽然中国龙亦有有翅膀的应龙形象,但并非中国龙的主流形象)!显然已将“dragon”的形象及“守护”功能与祥瑞之中国龙混淆。受此及类似影响的中外游客不在少数!相应地,在绝大部分西方语言中,dragon都包含类似英语中的负面文化内涵。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约5亿,有数十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有骑马勇士杀死(希腊文化中的恶魔)dragon的内容。受希腊文化影响,dragon在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都含有类似的负面含义,而全球讲这三种语言的人共有6亿多。就连当今俄罗斯的国徽上还有白马骑士刺死dragon(象征善良战胜邪恶)的图案。[4]另外,《圣经》中多次描述的“dragon”的概念在世界各国信仰基督教的民众中几乎“深入人心”,误读的受众多达十多亿人。

1.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龙”误译为“dragon”已经使中国龙遭遇了众所周知的挑战和尴尬,造成严重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入选中宣部百首爱国歌曲的《龙的传人》唱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进。但是被误译后,在西方人眼里却解码成了“古老的东方有个恶魔,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中国人成了“恶魔的传人”。《南方周末》曾经刊载了一位来自欧洲的小朋友在参加广州举行的一次国际性活动中拒绝参与扎龙舟的事件,因为他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何如此喜爱在他心目中象征邪恶的dragon。考虑到负面形象,“亚洲四小龙”的英文翻译经常被善意和无奈地改成了“亚洲四小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中,因为顾虑“龙”译成“dragon”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呼声最高且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龙并没有入选。当前的中国为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而努力,但仍不时有“中国威胁论”的噪声,龙与dragon的误译对于不了解此二词差异的外国人来讲,无疑更会造成妖魔化中国的心理暗示。

2.造成对民族文化认同上的危害

由西方“以屠dragon成为勇士”的传说衍生了诸多相关文化产品,但是由于“dragon”误译为“龙”的缘故,这类文化产品(包括音乐、影视、文学、电脑游戏等,如电脑游戏《Dragon Slayer》)中所设置的丑陋、凶恶,甚至经常被描写为与亚洲或中国有关的反面角色dragon,无一例外地被翻译为龙。这些西方文化霸权意识形态在汉语文化中的变相体现致使中国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下两件事情是笔者亲历: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在做游戏时,扮演反面恶魔角色的孩子竟然脱口而出:“我是一只龙。”另有一篇五年级小学生所写的小说中有这样的语句:“魔族联合龙族一起攻打人族,人族又联合灵族反击。”此误译对青少年成长侵蚀之深以致于传统文化中龙的祥瑞善美之精神在孩子们的文化意识里消失殆尽。这种现象怎不令人堪忧!更有甚者,2006年媒体上一篇《国家形象将重构,中国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的文章引起了舆论界一片哗然。中国龙虽然不作为官方的中国的标志,但实际上已成为官方和民间公认的国家形象代表,对内有凝聚功能,对外标示自我。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中国人万不可削足适履而改之。张公瑾先生在《文化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中谈到: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特定环境适应能力的积累。每一种适应环境能力都是有价值的。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保护自己民族语言的努力,并不意味着保护自己民族存在的一个标志,而是保护一种对全人类都有价值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龙文化是我华夏文明对全人类的贡献,决不能容忍西方的“Dragon Slaying”文化对其恶意中伤。寓意美好而富足的“龙抬头”节日英译后难道变成了妖怪兴风作浪的开始之时么?望子成龙如果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更是会令人尴尬不已!民族自尊与民族文化象征全无!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误译,一方面损害国家形象、主权和民族自尊、自信;另一方面,侵蚀和破坏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生态。

三、解决龙与dragon误译问题的方案

解决龙与dragon误译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弃用错误翻译,还历史本来面目。首先,将龙与dragon分成两个概念,各自使用正确的翻译,省却了无休止的笔墨和口舌解释,可谓四两拨千斤,收一劳永逸之效,节约了大量解释工作这一巨大的社会传播成本。其次,更改程序简单可行,且在中国领土内改正误译合乎国际法。例如,我国曾将带有半殖民地色彩的词汇如洋火(match)、洋钉(nail)、洋灰(cement)一律更改为火柴、钉子、水泥。[4]再如,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作为国际罗马字母拼音标准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又如,2005年,出于对国家主权方面的考量,韩国汉城市政府向中国驻韩使馆发出正式信函,要求中方使用新名称“首尔”,随后中国接受并使用韩国首都“首尔”这一新的译名。[5]

(一)“龙”的英译方案

基于对各自传统文化的遵从,文化传播在翻译过程中必将产生新的词汇。对于在英语中体现为文化空缺的汉语词汇“龙”,英译形式宜选择音译的方法。第一种音译方案为“Long”,虽然“Long”是正确的汉语拼音书写形式,符合汉语拼读习惯,但是“Long”这一拼写形式恰巧与英文单词“long”重合,而“long”的英文发音更接近于“狼”,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其发音,这确实会引起困惑,增加交流的困难。且“long”一词含义较多,易造成意义上的混乱,例如中国端午节特有的赛龙舟比赛,如将“龙舟”译成“Long-boat”,则可能产生误解,达不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另有一种音译方案为“Loong”,在拼音形式上增加一个字母o以示与英文单词“long”的区别,现行翻译中已有此种翻译形式的实践。例如,在百度百科输入“Loong”,可搜索到如下解释:“Loong,即龙,是龙的正确英文翻译……”又如,著名华人李小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他们的名字英语拼写中均使用“Loong”。其他还有Loong-中国原创音乐基地、龙 Loong-《龙》的官方网站等等。[6]“Long”或“Loong”,首字母大写,既符合我国《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这一规定,也符合英语中许多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的传统。能够代表“(中国)龙”这一概念,以具有专属性质的形式固定下来,最终可将中国“龙”与西方“dragon”从根本意义层面上区分开来。以上英译方案能显示和传递汉语文化特有的概念,同时也是中国重构话语权的一种尝试。

(二)“dragon”的汉译方案

对于dragon的汉译,可以根据dragon的体貌特征及习性,汉译为“火兽”“飞蜴兽”或“飞火怪”。依此,曾经被错误译成“驯龙高手”“火龙帝国”的电影“How to Train Your Dragon”“Reign of Fire”应该改译为《训怪高手》《火兽帝国》。dragon在汉语文化中亦属于文化空缺词,其汉译以音义兼译为原则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英文“Coca-Cola”一词之汉译“可口可乐”便属于这一翻译原则的典范。dragon汉译可用“赘、跩、咤、獗”字搭配以“狗、蚣、根”字组合而成“赘狗”“跩蚣”“咤根”“獗狗”“跩根”等词。理由如下,依据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赘”有“多余而无用的”、“跩”有“身体肥胖不灵活,走路摇晃”、“咤”有“生气时喊叫”、“獗”有“凶猛放肆”等意思。dragon形如蜥蜴、丑笨凶暴,因此可将赘、跩、咤、獗等作为“dragon”一词的汉译构词音节和语素之一。师存勋先生指出:“dragon”的汉译中以“赘狗”为最佳。“狗”一词在英语文化语境中虽属于褒义,但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取悦西方人,而忘记在汉语文化语境下“狗”所具有的贬损意味恰恰与“dragon”一词之贬义相符合。“赘狗”在韵律结构方面无偏于dragon,具有能让人产生“多余、无用、累赘、使人不悦、令人讨厌”的内部形式语义和对西方传说中凶神恶煞的怪兽的贬弃性联想功能。此外,“咤狗”“赘蚣”“獗狗”“跩根”等汉译形式亦不无可行性,因为这些词读音亦近于dragon的读音[ˈdrægən],字面上也有消极性含义,与dragon一词的消极性贬义意味多有接近。

龙和dragon两者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它们之间个别的类似点,而这种差异之存在,理应无损彼此在各自文化体系中的存在。“赘狗”等汉译更有助于中国人对“dragon”一词的理解,而“Loong”等音译词也能准确地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龙文化,从而更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关于正确互译的实现途径和推广,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应积极组织研讨,通过发文通告等形式,及时更正以往翻译中“龙”与“dragon”的误译,将正确的翻译形式固定下来。我国政府通过外交方式和其他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和积极宣传引导,使正确翻译形式能够以新造词汇的形式为中西方社会所认可,并为中西方英汉互译权威词典所收录。

四、结语

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中西文化的碰撞,龙与dragon二词并非一一映射,决不可等值互译。“龙”的西译和“dragon”的汉译关涉中国国家形象、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意义尤为重要。如果牵强地用英语中的“dragon”与汉语中的“龙”对译,只会加深误解,强化偏见,无法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世界为多元,文明为多样,在西方国家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以及外来文化强势输入的冲击下,“龙的传人”更应提高意识,传承中国人“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自信有如下阐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欲使中国巨龙腾飞,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同时,中国人在文化领域应确立坚定的自信,提高中华民族自我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我中国“龙”方可真正昂首挺胸于寰宇矣!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