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云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包含着极为广泛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除了广为人知的紫砂壶外,还有富有观赏趣味和生活美感的紫砂花盆。紫砂花盆与紫砂壶一样,拥有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优势,其存在与兴起得益于传统盆景艺术的发展,工艺技法在明、清时期就已臻于成熟,艺术形态与文化品位也独树一帜,开创了紫砂盆栽艺术的潮流。紫砂花盆之所以倍受青睐,不仅在于自身材质独特的透气性和素朴古淡的原始韵味,造型装饰的千变万化更是体现其艺术美的关键所在。
“紫砂”是中国文化和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紫砂是一种特殊的品种。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它是一种实用与艺术高度和谐而又妙不可言的特种手工艺品。关于宜兴紫砂的发现,有众多美妙的传说,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僧,他身披袈裟,手提木鱼,边敲边喊:“买富贵土!买富贵土!”见村里人不理睬,又喊“贵不欲买,买富如何?”村人见奇,就跟着他走到一个山洞,果然发现有五色斑斓的泥土,很适宜制陶,从而发现了紫砂泥。
宜兴紫砂陶花盆用的是当地一种紫砂泥陶土制仿而成,它有高矮大小之分,方圆曲直之别,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盆围大至七尺,小至半寸。高盆可植悬崖式的花木,浅盆用来布置水石,树桩盆景,相得益彰。
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元朝,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清代时,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装饰的新风格。作为盆栽、盆景器皿,紫砂盆优于瓦盆、瓷盆、陶盆、石盆,它的造型装饰千变万化,艺术形态与文化品位独树一帜,彰显了紫砂盆艺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风采。紫砂花盆有明晰的实物佐证应在明代晚期与紫砂壶出现的时间相当,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其优异性在于盆器里外不施釉,盆壁具有优良的保湿、排水、透气性而越来越得到盆艺界的青睐。
宜兴窑紫砂花盆明代晚期开始出现,清代前期进入宫廷。南京博物院及许多私家园艺中,还能见到雍容大度、质朴旷达的明清紫砂盆,古雅飘逸、厚重端庄,闪烁着耀眼的历史一页。徐汉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创作的250多个品种的中、小、微型盆,被上海盆景协会及一大批收藏家捧为盆中经典,在盆艺界给予“汉棠盆”的美誉。最近几十年来,紫砂盆与紫砂壶一样,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优势,在人们追求不同的休闲、养生方式中越来越展现紫砂盆艺的强大活力,奠定了紫砂盆艺在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花盆是盆景的一部分,主要是为盆景提供一种赏玩的趣味,因而不同的趣味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花盆的造型艺术看似平淡无华,却是宽博之极,只要在花盆的设计制作中浸润了真情真趣、传统文化与时代脉搏,就一定能够展现它的古韵新风和艺术品位。
紫砂花盆有着理想的吸湿透气排水性能,宜于花木生长,盆花相配,诗趣怡然,为盆栽爱好者所向往。紫砂花盆造型丰富多彩,色泽多样,因为紫砂盆表里都不施釉,烧结强度坚韧,质地区性致密,有较微的吸水率,因此具备了缓慢的排水性,又保持着一定的透气性。
宜兴紫砂花盆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具体表现在材质、造型艺术、工艺技法、设计创意及传统文化的结合上。有许多从事陶艺创作的设计人员聚集宜兴,试图将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运用到紫砂花盆创作上,用主观的个性情感的介入,在传统的紫砂陶艺上产生“新的精神”、“新的面貌”。
紫砂花盆,花盆之最。古雅隽美,质地细腻,造型端庄,有赏心悦目之感。紫砂淡雅可人,有华而不艳之美、阳刚劲拔之气。静观其上,让人恍见一片万般雄浑宽阔的景。用紫砂泥来塑造花盆,蕴含深远意境,文化品位极为高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紫砂花盆发展来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开拓创新,不但使花盆具有造型工艺之美,更要有精气神韵之美,同时还要将文化注入紫砂,让紫砂花盆散发出恒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