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中心小学 梁 兵
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集中并长期保持注意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因为只有专心投入到一项活动中,才能够不断激发旺盛的求知欲,保持探索新知的使命感。可是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不专注是普遍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更是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教师重视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而言,很普遍的现象是留守儿童较多,父母外出打工,平时疏于管教,学生跟随祖辈生活,没人管理或者管理方法不到位,易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影响等,都是影响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因素。下文笔者就将细细分析,以便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细致,充满趣味性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把注意力比作通往心灵的唯一门户,只有集中起全部的注意力,才能够让知识的阳光洒进自己的心田。可是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很多,例如操场上体育课的嘈杂声,容易引起学生分心,精神涣散。课堂上有学生迟到,也会引发片刻的骚动。或者是窗户外有人走动,有的同学便会急切地想去伸头看一看,一探究竟。当教师组织同学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围在一起讨论的不是布置的话题,却是其他闲杂话题,学生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被极大地分散出去,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便会大大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
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或者反感的情绪,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便没法集中,容易开小差,影响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自然会调动起积极的动力,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可是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一门科目,在上这门课程的时候,精神困倦,没精打采,时间久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成绩急剧下滑,最终导致在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时间越来越少,学习动机更加不足。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留守儿童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孩子的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外出打工,常年在外地奔波,对孩子疏于管理,监管不到位。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倒是挺关心,但是鞭长莫及,作业没法检查,学习进度没法监控,做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缺少必要的监管机制。
鉴于上述原因,所以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调动起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提升学习的效率。
所谓有的放矢,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就会从根本上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不再被教师被动地逼着前行,而是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
例如在每堂课授课之初,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我要从这堂课上学习到什么本领?我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我要弄懂什么问题?……如此目标明确的指向,也会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围绕目标而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听好课、学好习,走神分心的情况便会大大得到缓解。
学生在课堂上分心的一大原因,与课堂上教师授课内容枯燥、无趣也是有关联的,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认真打磨自己的教学艺术,增强自己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一来,还愁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吗?
例如一位美术教师在教学《十二生肖》一课时,本课是要求学生用彩泥捏出十二生肖的形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授课之初,先把关于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当学生们听到小小的一只老鼠凭借着自己的头脑,最终在比赛中得到第一名的好成绩时,都啧啧称奇。所以在接下来的彩泥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有的把神话故事中的比赛场景制造了出来,真是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除了为学生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趣味性之外,教师还要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搭建一片晴朗的天空,把爱的阳光洒向留守儿童的心田,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没有了后顾之忧,学习上自然会认真许多,上课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会得到大大改善。
例如我们班的留守儿童,教师有意识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之后,号召全班同学去温暖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爱心,激发上课专注力。
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分析原因,采取相关对策,从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