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话语权的回归

2018-11-28 12:39:02王爱丽
名师在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话语权学会语言

王爱丽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中,通常的情形是这样的: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师用流利的口语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带着学生进入一个又一个环节,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往往只有几个学生跟得上教师的节奏,一次又一次地发言,而大多数学生只有听的份,甚者连听都听不懂。这样的课堂上即使教师讲得再出色,学生也只是作为一个容器来盛放固定的知识。学生既没有被赋予参与的权利,也没有被激发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整个课堂都是教师的舞台,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失败的。

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还应该是学生的学习顾问。教师要学会从台前退到幕后,学会将民主和话语权还给学生[1]。

一、用心倾听,学会等待

将话语权还于学生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关于教师倾听,佐藤学先生这样表述: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学生,要接住学生的“投球”;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一心一意地正面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得意于自己熟练的教学方式和熟悉的教学内容,而应整合学生不同的需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启发。很久以前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沈峰的一节课,她上的是5B The English club part A版块,在敬佩沈峰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同时,更被她用心倾听学生发言的态度打动。沈峰教师在和学生对话时非常尊重学生,听了学生的发言后她会向其他学生提问刚才那位学生发言的内容,让其他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听的能力。例如,当一个学生说My father is a clerk(这个职业大家没学过)时,沈教师并不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给予简单的反馈“Good!/Great!/Excellent!”而是根据该生答案问及另一名学生Do you know what' s the meaning of clerk?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让他们感觉教师在仔细听我讲,自己是受重视的,学生也会因此让自己讲得更清晰、更精彩,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才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用心倾听,就必须学会等待。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教师讲解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仍然不懂,不要生气,不懂之处也是教师的教学素材;即使课堂一片安静,也不要失望,沉默中也许会迸发出新的思维。其实,教学是需要等待的。

二、耐心训练,学会沟通

交还学生话语权的第二步,需要教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什么教师的问话学生没有反应?原因也许是,以前一直是教师掌握着话语权,突然还给学生导致学生不适应[2]。学生只有将训练变成习惯,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一)学会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根“话语权”的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弦需要校音定调。

首先,教师要学会提问。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有梯度,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设问,每个问题之间构成一定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印象深刻的还是沈峰教师的5B The English club一课,沈教师在热身部分让学生做自我介绍,针对学生的介绍提问:What' s your name?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Where are you from? Do you swim well? Where do you live? What’s your job?接着让学生介绍教师、朋友、同学等,每介绍完一个人都不忘向学生提问,并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就这样,在大量的语言训练和积累的基础上,当教师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im?要学生对引出的a new visitor提问时,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信息积极提问,有的问What's his name? Where is he from?有的问What language does he speak?...沈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适当的筛选,并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板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学会调控

将话语权交还于学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天马行空”,要做到收放有度,就需要教师能够控制话轮。沈峰教师特别擅长控制话轮:

S: 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T: I like monkeys. Do you like monkeys?

此时沈峰教师转换话轮,提出新的问题。

S: Yes, I do. I like monkeys.

T: Why? Why do you like monkeys?

S: Because monkeys is very clever and they are very funny.

T: Oh, because monkeys are very clever and they are very funny.

此处如果是笔者,在学生回答了“Yes, I do. I like monkeys.”之后很可能就结束了会话。而沈峰教师却添加语料、寻找新的信息,再一次深入会话内容,与此同时,重复学生的答案使学生发现话语中的错误。

三、信心激励,学会宽容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心理障碍,出现紧张、过度焦虑、缺乏信心等现象,这些心理现象会使他们犯错误。我觉得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应该“宽容”,宽容学生的语言错误,能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和兴趣,他们才能敢说、想说。然而“宽容”也要有原则,绝不是“放纵”。因此我们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让学生“养成”语言习惯,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大加指责。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还要懂得引导的方法、收放的尺度,更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想要表达、敢于表达,甚至喜欢表达。当学生的言说不是为了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时,才真正实现了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和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话语权学会语言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学会分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我有我语言
学会分享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诗潮(2014年7期)2014-02-28 14: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