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探究

2018-11-28 12:39:02
名师在线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作文情境语文

邹 慧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中心小学,安徽宣城 242000)

引 言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系统训练学生作文写作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为学生的成绩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情境教学模式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改革教师教学思路,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模式。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实践练习和积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真实生活场景为原型,创设具有特定情境和生动形象的场景的一种教学方法[1]。教师创设的情境会根据教学的目的将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行筛选和加工,它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与认知的相互促进,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升级,在当代素质教育强调的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和大量的语文教师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为教学主体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三步走:首先,教师讲解作文主题和写作技巧;然后,学生整理思路,动笔写作;最后,教师批改评定。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单向灌输语文写作知识,很难在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影子。这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广。

(二)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真实体验

文以情动人,文章的魅力所在就是它传达的思想。现代语文教学都给出了明确的教学大纲,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照搬大纲,没有细化教学方案,把掌握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认为学好了作文技法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以学生日记为例,学生把写日记当作教师布置的任务,整篇下来就是符合日记格式的流水账,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作文模式化严重,内容空泛

作文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种文章又有不同的结构。作文评分中有一项是文章结构完整,许多教师太过看重这项标准,过分强调作文结构和文体的匹配,甚至将其放在了内容之前。以议论文为例,学生在写作中套用议论文模式,先阐明主题,之后大量运用写作技巧,拼凑文字,堆叠辞藻,写出空具议论文形式、内容空洞的文章。

(四)以结果为导向,考评标准陈旧

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呈现,作文练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有些教师将一段时间学生写了多少篇作文作为考核指标,以数量为先,这种衡量标准忽视了影响写作的其他因素,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多维度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改变传统的形式。

三、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探究

(一)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策略

1. 明确教学目的,选取合适场景

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应该首先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的筛选符合教学内容的场景原型,同时需要注意备选方案和影响实际教学的因素。明确教学目的是选取适合场景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案和后续的准备工作都需要在此基础上展开,所以在场景选择时要慎之又慎。

2. 创设有效情境

影响情境效果的因素很多,首先要保证小学语文作文创设的情境符合学习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是真实的、可实施的,情境既要符合有趣活泼的特点,也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增强社会参与感[2]。

3. 完善作文情境教学评价标准

完善的作文教学评价标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状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注重整个过程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水平为目的。

(二)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运用

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需要大量的写作练习,积累大量的知识和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才会真情流露。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外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1. 深入挖掘教材,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多重形式和色彩丰富的图画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组成具有层次的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实而有效的教学场景的过程[3]。学习中调动学生各个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第一,插图与简笔描绘相结合。小学教材大多以图文结合形式展现,插图或是描摹某一经典片段,或是刻画人物形象,它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分析作文题目,也可以自己创造图示、图例、简笔画等形式为学生厘清思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二维文字转化为三维立体方式理解记忆。第二,肢体舞台表演。舞台表演生动形象,可以把场景还原。例如,在教学经典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表演,将小女孩天亮以前的状态和心理真实还原,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心理。第三,课堂实物展示。例如,《养花》描写了作者爱花、养花的过程以及作者的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养花活动,交流养花心得体会。

2. 组织活动,深入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来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对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阅历限制,复杂的写作还不能把控,所以通过对平常细节的描写,丰富写作对象,也能够达到感人至深的目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作文知识和技巧,勤加练习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目前我们在使用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习纪实类和想象类作文写作,这就要求学生有生活积累,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平时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体育比赛等,也可以深入生活,参与简单的社会实践,如进行家务劳动、当小记者等,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另外,阅读报刊、书籍,写读书笔记,定期写日记等都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4]。

结 语

作文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考查,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过程是语言表达能力、词汇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各种能力的协调运用过程。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高水平写作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作文基础的阶段,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和教学能力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将作文与实践相结合,以生活场景为原型,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辅助教师课堂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作文情境语文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