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春,赵继红
(1.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江苏苏州 215131;2.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盐城 224001)
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是在2015年年末由广西文化厅、广西演艺集团、广西体育局以及广西木偶剧团联合推出的,该剧获得了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演规划剧目银奖、桂花舞美设计奖等。《壮壮快跑》这一亲子音乐剧在音乐的创作和设计上存在独到之处,对于我国儿童音乐剧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音乐剧《壮壮快跑》主要讲的是蝙蝠王为了统霸梦想王国,带着跟屁虫穿越而来,哄骗主人公盲童壮壮交出他的好朋友小木偶当当,后来恼羞成怒掳走了壮壮的妈妈。通过许愿婆婆的帮助,壮壮在梦里恢复了视力,克服层层阻碍去寻找妈妈,最后打败蝙蝠王救了出自己的妈妈,并让所有被囚禁的小朋友得以释放,获得了永久的自由。该剧是广西原创儿童音乐剧,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巨大轰动。该剧由我国国家一级演员、广西木偶剧团董事长叶青担任艺术总监,由广西大学驻校作家胡红一担任编剧和导演。剧情十分紧凑,音乐设计十分精彩,将音乐剧、木偶剧以及摇滚乐等元素进行融合,对于家长和儿童均具有吸引力,可以释放出一种鼓舞斗志、激励人心的力量。
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音乐创作中,其主创人员曾对创作思路作出明确表述:“这是一次为孩子蹲着、跪着、趴着的艺术创作。”也就是说,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核心主旨是为孩子创造精神食粮,在低于孩子的高度或处于同一高度进行创作。和传统儿童音乐剧存在差别,亲子音乐剧既包含了传统儿童音乐剧中的台上、台下互动,也包含了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对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亲子效果。
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音乐创作也是遵循这一主旨,其音乐旋律十分优美,和通俗的歌词相结合,可以让剧情发展得到推动,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得到吸引,另一方面,可以符合成年人的欣赏角度。对其音乐创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对于传统儿童音乐剧,家长陪同儿童观看时,往往是耐着性子观看的,对于剧中的音乐会感到无聊、乏味,同时,儿童也有可能会觉得音乐并不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儿童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多,思想也比过去的同龄儿童要更为成熟,而音乐创作中往往认为儿童思想十分幼稚,因此在设计音乐时并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音乐设计之初就对儿童当前特点进行考虑,利用演员真唱、现场摇滚乐队伴奏等方法,将音乐作为交流互动的道具,让孩子参与到剧情的演变之中,让剧场成为艺术磁场。
着眼于艺术角度,可以发现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创作中共有十三个唱段,其中每一个唱段都可以独立存在。唱段本身既有动人的旋律感,也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剧情发展紧密结合,配合演员台词,可以让剧情得到有力烘托。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音乐创作中,从传统音乐剧的迎合转变为新音乐剧的引导,利用音乐来引导观众进入剧情、感受剧情。
除此之外,最能够体现出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音乐创作的精妙之处是在《壮壮快跑》上演的同时,该音乐剧也推出了原创歌曲专辑。就我国国内而言,此种做法可谓十分罕见,而就广西的音乐剧而言,此做法更是全自治区的首例。在此歌曲专辑中,包含了如《壮壮快跑》《我是蝙蝠王》《妈妈你在哪儿》等一共十三首原创歌曲,这让此音乐剧中的歌曲得到了良好的传播。观众可以将音乐带回家进行欣赏,可为观众留下了回味与欣赏的空间,同时,还可以让观众对音乐剧的热爱得到进一步满足,让观众对儿童音乐剧的认知理念得到更新。
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音乐的曲风设计和编曲中,曲作者并不想音乐变得低龄化,融入了爵士、摇滚以及流行等多种风格。站在孩子角度的音乐欣赏来说,突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让孩子接受引导,进而听到流行、古典、摇滚等多种风格的音乐。在此部音乐剧中,曲作者将曲风摇滚化、流行化,结合多样的音乐元素,使得差异化剧情得到呈现,让《壮壮快跑》不仅仅是一台音乐剧,更是一堂音乐欣赏课。
在《壮壮快跑》的编曲设计上,在编配一些具有特殊色彩的角色时,编曲人利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如在编配蝙蝠王这一角色时,就使用了大鼓以及铜管等乐器,让音乐变得更为低沉,在旋律上变得更为简单。而在背景音乐中,贝斯SOLO、吉他SOLO都用真实乐器录制而成,还有一部分为MIDI制作,现场效果较为震撼。最初阶段,在对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曲风进行设计时,编曲者希望所有乐器声音均为真实乐器演奏录制而成,但是受实际条件的影响,这种想法并未得到实现。
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音乐设计中,共有十三首歌曲与背景音乐,曲作者为让这些歌曲和音乐可以被孩子喜欢,每写完一段之后就演奏给自己的孩子听。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在差异化的场景里,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音乐元素与之对应,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场景内角色特征得以体现,如对于《壮壮快跑》中的壮壮这一主人公来说,其设定的主题歌《壮壮快跑》的曲风就较为轻快与活泼,以此来体现出主人公壮壮奋进努力、向上乐观的性格。“壮壮快跑”这四个字在歌词中不断循环,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音乐旋律都始终处于变化状态,可以让人的记忆更为深刻;利用转调变化、和弦变化以及色彩变化,可以升华角色、升华主题,让角色形象更为深刻。
而对于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的反派蝙蝠王来说,其出场歌曲为《我是蝙蝠王》。这首歌曲的特色十分鲜明,其中带有一定摇滚的风格,曲风偏于小调式,对于蝙蝠王这一反派形象具有良好的塑造作用,可以让其可怕、狡诈以及低沉的形象特征得到突出。“la so la”三个音(“蝙蝠王”)不断重复,让恐怖气氛得到营造。而在伴唱中,“蝙蝠王,他是蝙蝠王”这一句唱词不断重复,让观众的记忆更为深刻。歌曲的演绎者具有低沉且沙哑的声音,可以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正反两派的主人公以外,利用音乐塑造的成功形象还有多个。以“跟屁虫”这一角色为例,其主要定位是小丑,经常会因说错话挨打,显得笨拙,但又很有个性。曲作者在为此形象编制音乐时,就利用了一种类似于鸭子叫的音色,让跟屁虫与蝙蝠王进行二重唱与轮唱,让这个为蝙蝠王加油助威的角色彰显出鲜明的性格特征,让其身为蝙蝠王的马屁精这一滑稽形象得到凸显,给整部剧中增添了多个笑点。
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摇滚乐队的现场演绎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专业的摇滚乐队在现场进行伴唱与演奏,音乐成为最主要的交流互动方式,让孩子在剧情推进中对音乐剧进行深度参与。在进行现场表演时,合唱团与摇滚乐队位于舞台两侧,可以让儿童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同时,利用摇滚乐队的伴奏,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的演员可以开口演唱。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每个音符,这种呈现方式对于儿童和家长来说都具有一定新鲜感,在剧情的关键时刻,总能够带动观众情绪走向高潮。
演员真唱和摇滚乐队现场伴奏,相比录音播放等方式更具难度和挑战性,在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其风险也随之加大。现场演唱歌曲要比多媒体录制音乐感染力更强。如《妈妈咪呀》《猫》等国外著名音乐剧就采用了现场乐队伴奏,而我国本土的著名音乐剧,如《空中花园谋杀案》等也采用了现场演唱的方式。现场乐队的伴奏、演员的演唱,在我国国内的音乐剧中运用得越加广泛,随着我国音乐剧的逐渐繁荣,资金投入量也逐渐增大,演唱演奏的配合度也会随之增强[1]。在音乐剧现场,乐器的摆设、舞台的规划、话筒的调试、演员的状态等都有可能对现场演绎效果造成影响,对此,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演出中,结合实际情况,事先对现场乐队进行了细致设计与规划,对话筒位置、乐器声部摆放效果进行了反复的确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摇滚乐队等元素的融入是一种迎合观众品味、顺应市场趋势的必然举措,其对于剧情的推动、观众情绪的烘托均起到了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中,其音乐创作充分结合了故事剧情,在曲风的设计、角色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音乐剧表演中,摇滚乐队的现场演绎更是让此音乐剧更具特色,这对于我国儿童剧的创作和发展、音乐剧的创作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