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歆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学校 辽宁 鞍山 114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不仅体现在吃、穿、住、行上,还体现在娱乐和精神享受上。靠音乐吃饭谋生的人越来越多,音乐和音乐教育被人们渐渐重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家庭和社会对音乐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音乐教学由原来的歌唱变成现在的音乐素质教育,信息化社会发展也给初中学生增加了不少音乐爱好,学生变得活泼爱歌唱,不少家庭还专门的给孩子配备了昂贵的乐器,可见初中音乐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音乐课教学必须围绕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为目标。音乐教育工作不再轻松。
家庭、社会对初中音乐素质教育要求很高,但是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困扰素质教育开展。首先是学生的爱音乐、爱歌唱,但不爱音乐课问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慢,有些教师习惯性的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严肃,灌输式知识传授,教育实效性差。有些教师把音乐课搞得像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样子,过于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专业化明显,没有顾及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些教师只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情感、想像、兴趣、创造等审美体验,忽视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导致音乐课艺术性、审美性的丧失,音乐教学有非艺术化倾向。有些学校存在音乐特长班,有违义务教育初衷,在学生全面知识素养没有形成时强调某一方面发展对初中学生成长不利。
对学生爱音乐、爱歌唱,但不爱音乐课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以学生爱好兴趣为动力开展教学,讲求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在音乐上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保证。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人类也存在需要音乐的共性。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创造学生体验音乐美感无拘无束、自然的音乐环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兴趣品质。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音乐见解,不以教师经验替代学生理解,提倡音乐与体态律动结合,实现内心体验与外部动作合一,可获得持久的音乐兴趣。教师教学注意教学方法,对学生多鼓励,音乐备课时多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创造富有感染力、优美宜人的课题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教师设置音乐课时按照美的规律来克建和实施。选择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题材应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情感,能温馨抒发学生心曲,有美好的寓意,能展现炽热情怀,衬托美丽梦幻,“动听”、“耐唱”, 百听不厌,百唱不厌,立意与情境优美,可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效果。
审美教育本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师应握住情感性原则,创造和谐民主的交流学习氛围,开启学生心灵之窗,促发学生情绪,使学生享受美感,陶冶性情。教师音乐教学中应该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育教于乐,增加趣味化和游戏化,使学生处于愉悦状态,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改“要他唱”为“他要唱”。音乐教师要保持音乐人的艺术形象,体现出高贵的音乐文化素养,从仪态、语言、气质上都要体现职业美感。音乐教师应该打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教室布置要符合音乐审美视觉特点。音乐教学过程应该使学生生成“感染”、 “震惊”、“启迪”、“顿悟”等审美效应 。
教师应当对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注意发现,可以安排其带头歌唱、表演等,在班级产生明星效应,一定程度的可以改变整个班级乃致整个学校的音乐学习氛围,改变学生群体对音乐课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增加学生成为音乐人的渴望。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学生爱好和能力特点,有的人善于演唱,有的人善于弹奏,有的人善于作词或谱曲,教师都应当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激励,最大化的启发学生的长处。
音乐不是单独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的,往往是和舞蹈、歌赋、诗词、影视相伴而生的,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音乐文化背景教育,展开学科综合性教学,通过学科的相互影响,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注意信息化设施的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开展音乐课程教学,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