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

2018-11-28 06:59孙丽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教育

王 涛 孙丽娜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 武汉 43020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归趋。在“人人皆有权利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诚信教育彰显了全新的必要性。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新出现的传播形式。这些基于媒介融合产生的全新媒体形态不仅拓宽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而且还助力信息网络技术走进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改变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模式,深刻影响着社会、政府和公民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也让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必要性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定义

自古以来,诚信作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准则的基石,在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扮演着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的角色。《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敦颐《通书,诚下》中也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时代发展至今,诚信仍然浸润着国人的心灵,作为当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力军,是“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大学生的诚信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我国高等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大学生诚信教育,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从宏观上来说,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途径。

从微观上来说,诚实信用既是市场经济的准则, 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针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突出强调诚信教育,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诚信教育体系,以系统规范作为专项教育的载体,创新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和提高高校诚信教育乃至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

3.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大学生诚信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当前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能得以传播的当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上并不令人满意。从部分大学生通过手机来考试作弊,到在论坛中交流如何在就业关头伪造证件、改动成绩、随意毁约,无不显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因此,准确掌握新媒体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及表现,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找出解决办法,对于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高质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信息技术化和经济全球化社会中以可靠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应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有着非常必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从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的挑战入手,简述诚信教育在新媒体视野下的现状。

1.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

新媒体加剧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一方面,新媒体使多元化的社会道德价值得以传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的当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而新媒体环境中,同时具备信息生产、传播和接受角色的用户又在对社会信息的自主参与中实现了道德价值观的多元传播。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媒体使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首先是知识资源的随处可得。不管是论坛、微博等在线社交平台还是豆瓣、知乎等兴趣社群网站,或是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平台,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生态表现出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其次是意见领袖的层出不穷。当“网红经济”席卷大江南北,任何人都可以掌握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而此时若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无法跟上时代变局,必然会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上知行相离、效果上难以奏效。

2.交往方式的娱乐化

新媒体还会带来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娱乐化,当严肃被嘲笑,崇高被解构,传统的高校诚信教育从内容上就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在新媒体的文化环境下,表情包风行,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表达的无限渗透。在新媒体营造的大环境下,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用“卖萌”、“搏出位”等刺激性、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相对而言,重视老实忠厚、以诚待人、言出必行的诚信文化不能直接给大学生带来人际交往的红利和受人追捧的快感,甚至不能带来社交网络上多博取一两个“赞”的利益。由此,诚信教育便从内容上对当代大学生失去了吸引力。

3.传统教育渠道弱化

在知识和资源极大丰饶,传统精英遭遇解构的新媒体舆论场中,曾经占据主流教育地位的课堂教育模式被弱化,也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面临的困难。

在新媒体环境下,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父母和老师并不占据绝对的主动权。然而,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并没有跟上新媒体发展的脚步,教育实效性不强,教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低,没有情感教育,培养不出善的情感,诚信则无从谈起。

三、新媒体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的机遇

新媒体虽然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更多时候,还是为其适应高校学生的思想情感要求,达成更好的教育效果营造了机遇,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革命性地突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

通过更加平等化和多元化的传播手段,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互联网这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高科技信息传播交往空间中,高校诚信教育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在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主体传播中实现诚信教育效果提升。

2.开辟诚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沟通全新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教育者作为诚信教育的内容传播主体,可以与时俱进地获取、发布和传播与诚信教育密切相关的信息,而学生接收诚信教育信息的渠道也大大拓宽。在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随时随地上网浏览,发表的见解也可即时反馈,甚至直接参与到相关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由此,新媒体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教育者可以迅速了解受众的反应,便于及时调整信息内容,使高校诚信教育工作收到最大的成效。

3.增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的吸引感染力

高校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定内容,要深入人心,变成高校学生内心的一种信仰和信念,离不开教育队伍的不遗余力的传播和教化工作。新媒体技术突破了宣传传播过程中的技术制约,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等特点,极富感染力极强,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严肃的宣传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大大提高了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

4.消解传统宣传教育中“沉默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基于社会认同的考虑,在传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倾向于更加强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弱势地位的一方则倾向于越来越陷入沉默。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如果受众不认同传播者的意见,他们会通过无反馈的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影响宣传教育中的实际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在交互性、个性化、平等化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可以越来越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更加频繁的互动中树立对道德、明礼、诚信等优良价值观的良好信念。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综上,在新媒体环境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是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诚信教育是全员、全程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应该纳入高等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解决问题。

1.利用新媒体激发大学生诚信意识的主体性

利用新媒体激发大学生诚信意识的主体性,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潜在的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发挥大学生的素质优势,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化为自觉的行动,是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实效的首要路径。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充分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思考怎样确立诚信,怎样使社会多些诚信。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追求诚信,坚持在诚信实践中学会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促进诚信社会的建立, 培养的是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2.配合新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实践

从手段和途径看,诚信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理论,而是要通过实践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从目的和归宿看,诚信教育最终是为了养成大学生的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而新媒体正能够在这些方面起到有效作用。

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觉性;诚信制度建设的侧重点则在于通过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甚至制裁,强调的是制度的强制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的实施过程就有制度的意义,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人的道德行为是教育自律和制度他律的结果。他律所形成的行为习惯通过内化有助于自律品质的形成,而自律既是他律的基础,也是他律的补充。把教育和制度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定能使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有较大的提高。

3.通过新媒体系统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

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通过大学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等行为表现出来的,利用新媒体,可以使诚信教育效果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形成稳定的持久的诚信品质。

如南京师范大学自2013年起,于每年五月集中开展的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新媒体手段与学生互动是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宣传模式。线上通过微博、QQ、微信等平台进行活动前期的网络宣传,线下通过海报、展板等形式下发活动通知。各学院结合自己的院系特色,确立鲜明的活动主题,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号召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诚信教育规范化。

综上,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必须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诚信文化的积淀与学校育人宗旨和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培育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将高校内部的诚信教育与社会的诚信建设结合在一起,构筑崇尚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途径。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