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8 06:59:33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职业

徐 波

(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13)

太极拳运动拥有健身、养生和技击等多重功效,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我国职业学校2014版的体育教材中已将太极拳列为教学内容之一,可见国家对太极拳运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视。然而,当前许多职业学校的太极拳教学尚停留在光盘影像视频和动作技术套路的学习指导上,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广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文化内涵的理解。职业学校是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因而拓宽太极拳教学途径,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征

太极拳运动由来已久,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属于中国独有的一种武术运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太极拳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集健身、养生、技击于一体的一种特殊体育活动。由于太极拳讲求“意、气、身”三点,所以练习它可以实现健身、锻炼、修心与养性的目的,加上太极拳优雅的动作形态,使得该运动拥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基础[1]。但是,仍有很多群众太极拳文化和理论知之甚少,甚至社会上还充斥着太极拳专属于中老年健身运动的观点。近些年来,随着民族传统文化重塑运动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太极拳运动所吸引,加上太极拳运动具有不受场地限制、群众认可度高和易于推广的特点,职业学校的太极拳理论学习与实战竞技活动已初具规模。

二、太极拳教学的意义

在职业学校的体育教材中太极拳所占的比例不高,教材中虽然仅介绍了太极八式的部分内容,但是太极拳教学的从无到有已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质的飞越。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成员,太极拳的教与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1.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与思想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而太极拳运动对学生锻炼身体和性格塑造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太极拳运动时动时静、时快时慢、时起时伏、柔中带刚,每套拳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对人体的耐力、力道、定力、身体柔韧性与协调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每套太极拳都是诸多复杂武术动作的集合,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神经中枢系统的敏感度和均衡性,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十分关键[2]。此外,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会走向技术岗位,这些岗位对人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都会一定的要求,而练习太极拳恰恰能够锻炼学生的这种能力。

2.可以锻炼学生的品格

相比于高校学生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性格特征更为复杂,他们其中的一部分成员由于受到家庭、社会或学校的影响,性格往往显得偏执,这其中有暴力倾向的激进分子,也有保守倾向的卑微懦弱者。而练习太极拳运动讲求太极拳讲求“意、气、身”三点,不仅需要克服身体上的疼痛,而且套路的反复练习还能锻炼意志力和耐力,可以说,性格焦躁的学生通过练习太极拳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从而学会克制,性格柔弱的学生在反复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坚持,这些对学生的人格修为和品格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3.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宽裕,很多学生会因为没有什么像样的课余活动而沉迷到网络游戏中,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时间、精力及金钱的浪费。开展太极拳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加上联系太极拳不会因为场地、时间的限制,职业学生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充斥自己的课余时间,既锻炼身体又修身养性,一举多得。

三、影响职业学校太极拳教学的因素

1.太极拳文化认识不足

职业学校是弘扬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然后,很多职业学校对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之一的太极拳的宣传普及与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职业学校太极拳教学是以影像视频和动作套路学习为主,教师对于太极拳文化内涵的传授无论是在方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还有很大的欠缺,教学内容的设计很不合理,造成学生只是停留在“依葫芦画瓢”地模仿层面,无法领悟太极拳所承载的文化。

2.师资力量不够

当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在太极拳教学上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据调查,约有30%的职业学校的中太极拳任何教师并非是武术专业毕业,50%以上的职业学校的太极拳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教师对太极拳的理论认知和技能的欠缺直接显示出职业学校对太极拳教学投入力度不够,在客观上形成了太极拳教学的短板:一方面,难以启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方式单调,内容枯燥,无法刺激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3.教学模式固化及内容设置不合理

职业学校的每项教学内容都有教学任务要求和课时要求,而这种教学模式于中国传统武术教学显得格格不入,学生是很难通过有限的课时学习就能够掌握太极拳运动的精髓的。再者,体育教材中包含的太极文化寥寥可数,基本上没有提及到太极拳所蕴含的技击含义、养生之道等内容,简言之就是还没有适合职业学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教材,这是影响太极拳教学开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拓宽职业学习太极拳教学应用的途径

1.加快教师团队的建设

太极拳的拳理有别于其他拳术,其蕴含的武术文化也于其他武术不同,因而,教师团队在推广太极拳运动时必须对太极拳的原理与技巧形成正确的认识。太极拳与阴阳学说紧密结合,其招式追求动静转化、快慢结合变化与衔接,与此同时伴随着每个招式的呼吸吐纳也不尽相同[3]。为了达到正确传授的目的,教师在传授太极拳路动作的同时还要对每个动作的辩护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专门指导,通过反复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对太极拳路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在教学环节,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太极拳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无拳无我”内涵文化。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加快职业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团队的太极拳理论素养的学习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太极拳竞赛或比赛,通过各种技能竞技加速职业学校的太极拳教学步伐,提升太极拳在职业学校的影响力。

2.将太极拳文化融入到太极拳教学中

在实施太极拳教学时,既要重视技术和理论,也要注重对太极拳文化的渗透。对此,应将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知识内容加以挖掘和整理,与职业学校的教学方式与特点相结合,改编出一套具有全面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太极拳教材。同时,要加强对太极拳文化、套路、应用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从而通过太极拳教学,使它的健身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太极文化更能体现社会性和产业性。

3.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技术的传授而轻视理论的讲解,对此,教师应在传授太极拳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太极拳文化及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太极欣赏和理解能力,便于他们领悟太极拳的真谛。如此一来,太极拳教学不但发挥了强身健体的功能,更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此外,组织多样化的太极拳活动,将太极文化渗透于教学内容中,以文化带动技法来进行传授,也可借助游戏、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太极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进而完善他们的思想素质。

在职业学校开展太极拳不但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其自身的处事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因此,职业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太极拳教学,强化对太极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使太极拳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职业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1:48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少林与太极(2023年3期)2023-07-14 02:49:56
太极
宝藏(2022年10期)2022-03-06 07:25:14
游太极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太极+』,未来可期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32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太极Ⅱ
中国摄影(2014年8期)2014-11-07 2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