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珠
(福建泉州泉港二中 福建 泉州 362801)
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与2016年的考试大纲相比,细化明确了考查范围,强调了对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1]并且在分析综合部分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点。2018年的考试大纲延续不变。
说理和逻辑是论述类文本的本质特征。“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2],说理是论述类文本的表述目的所在。而逻辑则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3],“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4]。而“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则落实了“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否就是考查传统的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即考查文本的观点以及用什么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呢?
以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为例,我们看看这些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他们的行文思路又是怎么样的。全国1卷论述的是要有气候正义的立场。首先交代了气候正义提出的背景,之后文章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阐释气候正义的内容,最后总结了气候正义的内涵。全国2卷论述的是明代青花瓷的崛起。首先论述了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接下来论述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主流的原因,最后讲述青花瓷崛起演变是明朝社会演变的例证。全国3卷论述的是留住乡愁,首先提出留住乡愁的重要措施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接下来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梳理这些文章,发现很难用三要素去一一对应的。事实上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论述的方法丰富多样,也未必需要举例(论据)来证明论点,不会千篇一律地通过选取论据来进行论证。。“论证虽然也是一种说理(推理)方式,但是它只是诸多说理方式之一。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都是说理方式。”[5]论述类文本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需要通过建构严密的思维网络来进行分析,“中心论点确定之后,需要做的是说理系统的建构:界定、阐释、联系、分类、论述、比较、论证、证伪等的组织”[6]。
这里的“论证”应该是“借助于断定一个或一些命题的真实性,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7],是逻辑论证。为了使论证有充足理由、有说服力,论据必须真实,必须要成为论点的充足理由,能从论据合乎逻辑地推论出论点出来。这里,论据是推论的前提,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论证的充足的前提。所以,论点论据论证对应的是推理的三要素:前提、结论、推理形式。论点是结论,论据是前提,论证则是推理形式。所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要考查的是能否从作为论证前提的论据中用一定的论证方法合乎逻辑地推断出论点出来,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最终指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呼应的是“中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这是符合论述类文本特征的。
这种考查在17年的试题中体现特别明显,如全国1卷第3题ABC选项,全国2卷第3题ABC选项,全国3卷第3题AB选项。这些选项所用的句式通常是“如果……就”“……说明”“……可见”“只有……才”这样的假言判断或其他的彰示着以充足理由推断出结论的句式。
这样的推断题实质是对说理、逻辑能力考查。我们选取几个选项来分析:
如全国1卷:
3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气候容量无限”是前提,“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是结论。这个逻辑判断是否正确呢?原文中有“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的表述。纵观全文,文章关注空间时间的公平问题也是因为“气候容量有限”这样的前提,因为有限,所以可能不公平,才需要讨论。如果气候容量无限,伦理审视气候变化,讨论气候正义也就没有必要。所以,此论证正确。
全国1卷3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是前提,“后代需求可以得到保证”是结论。这个逻辑推论是否正确呢?文中对应的表达是“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据此,文章要表达的是落实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符合后代利益的。“符合后代利益”与选项的“后代需求可以达到保证”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符合后代利益未必后代的需求能保证。所以,此论证错误。
全国2卷:
3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从文章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文章论证的是郑和下西洋是青花瓷崛起的一个条件但并非必定要有的条件,也就是文章并没有论证如果没有郑和下西洋这个因素,青花瓷就不会崛起。所以,只能是推理的,是“可能”。所以,此论证正确。
3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一个逻辑推断:因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表面上看,而成化年间青花瓷兴盛,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快。脱离文本,但就这个复句来看,是合乎逻辑的。然而,回归原文,“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这里,“因此”这个词是必须要特别关注的,由“因此”串联起来,瓷器的兴盛所对应的“社会快速变化”应该指的是“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可见,在这里,“变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指的“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而“成化年间”青花瓷虽然兴盛,但却不可能在那样短的时间有社会的转型。所以,此论证错误。
全国3卷
1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前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建设之于兼顾人文保护,结论是不会留下“乡痛”。原文“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即不留下“乡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也就是说“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留住、呵护并活化了乡村记忆”未必就能“不会留下乡痛”。更何况,选项中人文保护对应的是“留住、呵护”,较之还少了“活化乡村记忆”的内容。所以,此论证错误。
3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依据原文,“留住乡愁”是“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因此,只能是“可能”。所以,此论证正确。
3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这是个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是“故乡已活化乡村记忆”的充分条件。依据文章第三段的内容,应该是呵护乡村记忆,可以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也就是“呵护乡村记忆”是后者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是故乡做到了呵护乡村记忆,而不是故乡活化了乡村记忆。所以,此论证错误。
这样的考查在往年的试题里也有,只是没有像今年这样的密集并且以明确且相似的句式来表述。如16年的1卷3A,2卷2C、2D、3C,3卷1D、3B。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应“既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基于有限事实打造完整牢固的证据链条,形成论证的合力,支撑起说理论证的高楼大厦。”[8]这应该就是考纲强调“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用意与用心所在。我想17年的高考卷达到了“引导学生考辨文章所提论点与主张的客观事实基础,重视证据的真实性,重视论证过程是否存在有意或无意的逻辑错误”[9]的目的。
源自文本自身的逻辑性以及分析文本逻辑性的必要,归于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需要。这是高考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给我们的导向,我们的日常教学与备考应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不应仅纠缠于字面无意义的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