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障碍者现状的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考

2018-11-28 05:20磊,
关键词:障碍者植物空间

曹 磊, 王 露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 300072)

一、 设计的意义——践行对社会的责任

1. 关注视觉障碍者社会群体

据中国残联最新统计的数据,2017年初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 500万人,每年新增近200万人,有4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1]。

视觉障碍者作为较庞大的群体生活在健全人群身边,但大多数健全人往往体会不到他们生活的难处。视觉障碍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在公众场合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这就限制了视觉障碍者群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2. 走进视觉障碍者学校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里谈道:“城市的基本特性是人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不能脱离使用群体的行为特征。为了能够在空间场所的设计中切实满足使用者需求,笔者走进天津市盲人学校,通过实地采访,观察研究视觉障碍群体的生活形态。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视觉障碍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失明原因。后天失明的视觉障碍者,因为曾经看见过事物,失明后记忆里还保存着关于事物形状的印象。笔者在与盲童的沟通中发现,他们虽然因为视力残疾致使“心灵的窗户紧闭”,但是面对美好的事物却抱有期待和感恩。因此,深入了解其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导致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可以让视觉障碍者参与公共活动场所设计,给视障人群带来丰富的内心感受,满足该群体精神上的需求,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作为公共娱乐空间休闲游乐的功能,更体现了来自社会的人文关怀。

二、 研究视觉障碍者的生理心理特征

对视觉障碍者心理需求的社会研究显示,视觉障碍者渴望关心、交流,需要被尊重而不是怜悯。著名小说《推拿》中曾经描述被社会边缘化的视觉障碍者:“他们的心思细小甚微,似乎每个视觉障碍者都有一片画地为牢的方寸之地,对待光明的世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2]对于视觉障碍者而言,被光明抛弃的他们反而更渴望追寻独立,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尊严,并试图在压抑中获得释放。视觉障碍人群无法像正常人群一样进入公共社交活动,找到个人价值满足感,导致产生孤独和自卑心理。也正是由于这种孤独的情感,该群体极其渴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宽容、体谅。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创造出来的社会接纳感和包容感,可以使视觉障碍者的孤独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慰藉,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另外,视觉障碍者形成了非视觉化的多种感官认知世界的方式。其中,打破扁平化、建立多维度的空间、了解空间环境特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触摸的行为。触摸可以激发视觉障碍者通过感官探索获得对事物认知的安全感。如经过触摸可以感知物体的质感材料、外观造型等属性,并且把这种感受烙印在心中,形成认知结构。因此,笔者希望研究视觉障碍者非视觉化感官的行为特征,在植物园空间环境设计中以触摸行为作为主要媒介,结合其他感官,形成对主观环境的心理感知。

三、 设计思考的缘起

1. 空间表征理论,引发视觉障碍者的心理地图

在访问盲童的过程中,一名后天盲童触摸着墙前进的场景使笔者深入思考。笔者从盲童的表述中了解到其对失明之前的视觉世界还有印象。当其在环境中行走时,根据记忆想象出这些物体的形态,帮助其进行方位判断和定向行走。

视觉障碍者行走,感知环境空间,判定环境中的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到空间印象在大脑中形成心理地图(psychological map)。心理地图也称之为空间表征。Siegel和White的空间表征理论认为,空间表征包括三类空间知识:地标知识(landmark knowledge)、路径知识(route knowledge)和场景知识(survey knowledge)。地标知识是人们对环境凸显物的认识,地标不仅在环境的形式上以视觉凸显物而存在,而且还可以特殊的声音、气味区别于物体而存在;路径知识指的是地标之间的路线连结,由一连串地标序列组成[3]。地标间的路线连结逐渐增多到一定程度时,空间环境的布局就会在视觉障碍者心中形成网络化的地图。

后天视觉障碍者对失明前的世界留有视觉印象。当提起某个事物时,该群体往往能够回想出物体的样貌。视觉障碍者通过触摸把事物印刻在脑海和心灵中,并对这类事物进行归类的信息处理和辨别性的记忆储存。当后天失明时,其仍然能够将感受到的世界与之前的视觉世界联系起来。依据视觉障碍者这种系统性、归类性的记忆方式,笔者探索引发并且辅助视觉障碍者心中能够迅速建立起心理地图的空间要素。

2. 墙成为建立心理地图的要素

墙作为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建筑学的定义中,是一种垂直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这种界定空间的要素使得空间被分隔。视觉障碍者作为空间的不可视者,普遍听觉灵敏,可以通过回声来感知空间的变化。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积淀,国人在围墙内生活,感到有家的存在。墙赋予了中国人家园的概念,围起了中国人的安全感。基于视觉障碍者渴望被给予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心理,墙所围合的家的意向成为设计的起始点。

因此,对于视觉障碍者而言,视觉缺失而导致空间产生多维性指向使该群体行进过程中产生方位判断障碍。笔者通过连续性的墙作为地标序列,让空间产生外化性关联,辅助视觉障碍者形成路径的地图,引导他们前进。在触觉的主要引导,配合听觉、嗅觉的多重感官作用下,通过抽象的感性认知在大脑中重建空间的完整性。这些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的外部刺激形成的信息,唤起他们脑海中曾经的生活记忆。围墙植物园在唤起地域文化、营造乡土情怀熟悉氛围的同时,能让视觉障碍者去亲近和享受自然,融入当地生活[4]。

四、 视觉障碍者植物园规划设计实例分析——以天津水上公园植物园为例

1. 基地选址

天津是一个具有北方文化底蕴的城市。古文化街、吕祖堂、石家大院典藏着天津卫砖墙院落历史文化遗韵。水上公园位于天津市市区西南部,是天津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开放性公园。笔者计划在该区域模拟规划设计视觉障碍者植物园,分析和研究适合该群体使用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内容。设计基地选址在水上公园内,规划设计用地面积3 500 m2,大体呈四边形(见图1)。

2. 道路系统构建

视觉障碍者的行走方式决定了方案的路径。道路系统有机串联起各个空间节点。由于视觉障碍者感知的空间是连续性的,因此空间布局需连贯,道路应简洁化,避免漫长、多选择。园区道路宽度适中,铺设盲道,并且用墙体来辅助视觉障碍者辨别前进的方向。

3. 功能分区

结合景观规划和平面构思,对场地划分了以下区域,分别是位于场地东南角和东北角的出入口空间、大草坪、跌水池、听水空间、下沉空间及其上广场、五感植物区、小空间交谈区(见图2~3),每个区域具有各自的主题,相互因借。

(1)出入口节点。出入口选择在场地的东南角和东北角。东北角入口靠近水上公园北出入口,进入场地内部的交通距离短,较便捷。东南角入口处与基地原有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道路合并。两处出入口空间均有和场地外相连的盲道通入,形成两处开放的缓冲空间,便于人员在此集散(见图4~5)。

(2)大草坪空间。大草坪空间由两个进出的坡道导入。场地的中央设计草坡,种植两棵高大的法桐,草坡的一段连接灰瓦屋顶做的桥。这个场景引发后天视觉障碍者儿时爬上屋顶的记忆。在场地四周的围墙上有不同的砖雕,可以被视觉障碍者欣赏和感知。坎砖所创造出来的光影,会被有残余视觉的视弱者捕捉,触摸不同的砖砌工艺可以丰富触摸感受,在行进过程中体验到墙变化的乐趣(见图6)。

(3)跌水池空间。这里主要为动态水景和静态水景结合的声景观设计。此处设计将石墙、瀑布、水池相结合,双眼失明的游客能够从水墙上察觉空气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

此外,视觉障碍者可根据蜿蜒向上的触摸水池随坡道而上,到达平台处的洗手池和触摸水墙,触摸池中水生植物,极具趣味性(见图7)。

(4)听水空间。听水空间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该空间墙体上倾泻而下的流水营造动态声景。空间另一侧是可以触摸的水池。座椅环抱空间内的一棵槐树,满足视觉障碍者在休憩时有绿植遮阴。坐临池畔,如深入山林,水声衬托空间氛围更为宁静、古朴。

(5)下沉空间以及广场。单线型下沉廊道和顶部花架结合,不仅给视觉障碍者营造光线变化的体验,同时可以让视觉障碍者触摸藤条类植物。下沉廊道的上方是具有集聚观演功能的小广场,边界由一条曲线型的座椅界定,可满足视觉障碍者在行进过程中随时休息的需求(见图8~9)。

(6)五感植物区。考虑到视觉障碍者在户外绿地中的参与性,为使用者提供与植物接触、体验自然的机会,五感植物区创造园艺活动的空间。视觉障碍者可以充分利用五感,在这里近距离接触各种植物,抚平焦虑心情,充分体验自然带来的舒缓(见图10)。

(7)小空间交谈区。该区营造适宜交往的环境氛围,既保证空间的私密度,又不产生过强的隔离感。墙体围合的空间具有半包围性,没有完全隔断与外界的视觉联系,形成隔而不断、保持一定封闭性质的空间感(见图11)。

4. 植物景观营造

(1)基于地域性植物景观营造原则。视觉障碍者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不但以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出发,也需兼顾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体现地域性的植物景观风貌。天津地处暖温带北部,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悬殊大,夏季降雨集中,冬雪稀少,全年日照时数丰富,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以温带大陆性落叶阔叶林为该地区主要植被。

水上公园整体布局属于传统公园设计方式,依据地形的特点和小气候,以自然的手法配置植物,植物种类繁多。内设盆景园、神户园可以观赏到盆栽,桃花园、玉兰园等可以欣赏到碧桃、海棠等花木。综合水上公园的植物生长情况,乔木多以合欢、圆柏、刺槐、栾树等树种为主,小乔木以丁香、龙爪槐、海棠、桃花、榆梅为主,灌木则以大叶黄杨、紫叶小檗为主,区域内植物大部分生长良好。因此,在水上公园盲人植物园的植物配置时,可借鉴整体园区的种植品类,在客观生长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保护乡土植物,落叶阔叶树种搭配常绿针叶和常绿阔叶树种,营造乔灌草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体现地域植物特色。

(2)基于视觉障碍者生理构造的植物景观营造原则。由于视觉障碍者生理构造的差异性,要求所选植物应无毒无刺,且具有明显特征。基于视觉障碍者对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官具有依赖性的特点,可利用多重感官进行植物造景,让视觉障碍者感受“情景”,体会“意境”,充分提升对景观的体验[5]。

(3)触觉植物景观营造。质感在设计中对效果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植物外皮的纹理、枝干、花果的外形、叶片的粗糙细腻程度会给接触者不同的质地感受。视觉障碍者通过触物辨形来感受和认识众多植物。

考虑到视觉障碍者在户外绿地中的参与性,为使用者提供与植物接触、体验自然的机会,五感植物区种植龟背竹、七叶树、八角金盘等叶形奇特的植物,江南恺木、美登木等叶脉凸出的植物,腊梅在该地区长势良好且有毛,还有生有肉质叶片的景天科植物均可种植。此外,视觉障碍者也可以触摸植物的果实,如柑橘等。单线型下沉廊道和顶部花架结合,可以让视觉障碍者触摸藤条类植物,如扶芳藤、金银花、紫藤[6]。

(4)嗅觉植物景观营造。嗅觉景观依托植物散发的芳香气味,与园路花境和停留休息区域结合设计。

在游线处,根据时间的变化合理配置芳香植物,使得植物园在不同季节变化中,给视觉障碍者提供变化的嗅觉感官体验。结合该区域植被生长情况,上层乔木选择白玉兰、合欢等高大植物作为主景树,中层配置不同花期的花灌木,如春季可以闻到连翘、桃花、丁香的香气,合欢在夏季维持开花,秋季有桂花、菊花,冬季配植腊梅。下层配以绣线菊、薰衣草等小灌木[7]。

另外,据有关资料分析,一些芳香植物所散发的芳香物质对人体来讲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小空间交流区围绕活动、休息空间种植银杏和柏科类树种,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健康的活动空间。银杏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有明显改善作用。松柏型群落由龙柏、圆柏、竹柏等树种构成,这些植物兼具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功效,长期在该群落空间活动,助益关节疼痛等疾病的治疗[8]。

(5)听觉植物景观营造。声景观的设计分为自然声景的设计和人为声景的设计。植物虽自己不能发声,但可借自然的外力作用发出声响。大草坪空间种植的法桐因叶大柄细长,稍有微风即互相摩擦,发出声响。秋季有落叶时,坐在草坪上,也能听到枯叶破碎的声音。在跌水池空间,飞溅的水滴落在水中的荷叶、睡莲叶上,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出叮咚的声音。在这里聆听各具情趣的水声,别有韵味。除此之外,营造植物群落可人为搭建良好的动物栖息环境。据有关研究证明,芳香类植物如腊梅,观果类植物如桑树,属于鸟饲植物,可以通过栽植鸟饲植物吸引鸟类停留,还可通过栽植蜜源植物吸引昆虫。蝉鸣声声,鸟声唧唧,让视觉障碍者回归到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感知大自然的舒适美好[9]。

人为声景的营造主要体现在无障碍语音设施。在植物周围布置语音发声装置,能更直接地让视觉障碍者在靠近植物时,及时了解植物的相关信息,起到科普知识的作用。

(6)味觉植物景观营造。味觉也是人类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拉近了视觉障碍者与事物的距离关系,创造了难以忘怀的自然趣味体验感受。

五感植物区参与性设计是从视觉障碍者自身出发,积极调动他们的感官主动性,通过近距离采摘和品尝果树的果实,增强参与性,提升视觉障碍者在植物园体验的感受,增加趣味性[10-11]。

五、 结 语

本文阐述了视觉障碍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建立起让该群体参与到户外自然、回归社会的空间场所。要真正消除视觉障碍者群体与社会脱离的现象,就要设身处地以其立场作为出发点,进行系统、规范的设计,同时也不可忽略文化价值导向的人文关怀。关爱视觉障碍者群体,切实让该群体人群感受友好和温暖,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作为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方案,能够推动更多的设计人员参与到无障碍环境研究中去。

猜你喜欢
障碍者植物空间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心智障碍者长期照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通用设计的厨房产品及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哦,不怕,不怕
谁来帮助身心障碍者家庭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