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兵
艺术大师毕加索说过:“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自然需要假想,教学中的假想都是为了追求真实结果,所有的假想均以客观真实为基点。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真实”是数学学科的本质,也是数学教学的原则。数学课堂应是真学习的课堂,真学习的课堂一切以真实为前提,真情境、真问题、真活动。真学习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不但有肢体的参与,更要有思维的参与,是劳心与劳力交融的课堂。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一切以思维为核心,开展思维参与式教学,构筑真学习课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有思维参与的学习才是真学习,数学课堂中要以训练思维为核心。“情境可以催发人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多数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一味注重激趣功效,为突出情境的趣味性,喜欢虚构一些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设置情境时更关注情境的思维价值,利用一些真实的情境给学生亲切感,以产生心理暗示,点燃学生思维。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真情境不仅是有趣的更应是生活化的,脱离生活的情境是缺乏生命力的,真情境是具有思维活力的情境。笔者基于生活背景创设真情境,即便带有虚构成分也要以客观生活为原型,让情境既合情又合理。数学学习在生活情境中展开,能激活学生生活经历,引发学生的联想,诱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小数,决定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自然而形象地引入小数。学校对面有家超市,学生经常光顾,于是利用该现象创造真情境,笔者课前拍摄了超市情景,尤其对各种商品的标价进行特写。真实而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致,引发了学生对商品价格的关注,笔者让学生观察并读出不同商品的价格,说说自己对该数的理解,真实情境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真切感,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真情境诱发的思考,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思维,让笔者真正了解到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把握住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引擎与推手,没有问题何来数学思维。“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数学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活动,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思维以真问题为前提,真问题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催发数学探究活动的深入。真问题是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同时又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金量的数学问题,真问题在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地思考。
真问题不是简单的封闭问题,是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在问题创设中,教师应尽量减少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一步思维问题,而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促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展开富有逻辑层次的思维推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一课时,笔者原先准备将题目的问题简单化,降低教学难度,以利于学生探究思考,原先的设计是一组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多少元?最少多少元?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后来笔者仔细考虑,这样的设计引导成分过多,思维含量过低,束缚了学生思维,反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索性将三个问题合并为一个问题:“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该问题较为开放,思考的维度拓宽,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是一种真学习活动。真学习课堂是手脑联动的课堂,真活动是一种智学活动,学生不仅动手操作更要动脑思考。真活动是有深度的活动,不仅有学生思维的参与,学生的思维还要具有深刻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与同伴交流碰撞,促使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创构真活动,推进真探究。真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从设计方案到操作验证,直到问题的解决,每个过程都凸显学生主体性,都有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步步推进。《校园绿地面积》一课是在学完多边形面积之后安排的一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面积计算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学校的绿地总面积与人均绿地面积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自主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设计测量与统计绿地面积的方案,分组开展实地测量活动收集数据,最后组织学生汇总分析、展示交流、回顾反思。整个教学体现了活动的完整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事前策划、事中配合、事后反思,学生的思维在真实而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深化。
“数学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为了点亮数学知识这支灯烛,教师要打造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积极地思维,让学习真正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