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慧
《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传统文化典籍之一,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文学、思想、历史、文化作用。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庄子》的内蕴精神依然能够指引和帮助当代人的进步,其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征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青少年儿童的人格塑造、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庄子》中的语文教学观结合了老庄文化中的玄学思想,对“道”有着较高的文化诉求。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语言本体观建立在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争鸣中,绵延至今。其教学观点更是延续了道学思想中的“无为”,以求达到自然教育的至高境界。
1.言不尽意
《庄子》中对于言意的理解与诠释可谓精准而充满哲学意味,真正的区分了言和意。《庄子》认为言为语言,是意的形象外化,是思想内涵的表现符号。言语有时尽,而意蕴无尽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言虽表达意,但同时也束缚意。所以要以“道”论形,将言内无物作出无限的意义延伸,达到“言不尽意”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庄子》的绝妙之处。
2.得意忘言
在《庄子》中的《杂篇·外物》中,有着这样的的言意观描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庄子以鱼与荃、蹄与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言意关系,即语言文字是人们获取意义的外在工具,真正的目的是“得意”,也就是体悟“道”中内蕴,为文体表达“言外之意”做出发展铺垫。
1.以道为师,培养“至人”
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不难发现,《庄子》全书都遵循传“道”的宗旨,其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令受教者体悟万物生命本源及其规律。因为道法自然,无以言说,所以《庄子》则以“大道者”的形象包装令人尊敬的完美化“孔子”形象,以求达到“道师”的至高地位。《庄子》的中蕴含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至人”,即在“道”之影响下,可忘形而不忘神的不功利、不世俗、恬淡自然又生生不息的传道授业者。其“至人”的说法至今仍被人称之为“狂言”,但也说明了《庄子》中对教育所抱有的美好理想。
2.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教学方法上,《庄子》崇尚“不言之教”。《庄子》极力批判了传统儒家教育当中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认为限制了“道”的教育目的,舍本逐末,失去教育园本的意义。《老子》第二章中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在课堂内教师语言的有效性不依赖语言的“多”,而仰仗于语言的“贵”与“美”,并表达了适当“留白”的意愿。“无为”则指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在现实必然的推动写按照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指教,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性与长期复杂性。
经过前文对《庄子》文本观与教学观的解构,不难看出,《庄子》对于中学生的语文教学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其观念文化的渗透,将对中小学生人格形成及文化能力的初步形成起到引导作用。
《庄子》之中的“道法自然”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则为“以恬养智”。在道家的学说中认为,“道”不仅包含着自然之道,也孕育着个体之道。而“道”的最大特征即为“无为”,所以《庄子》中延续着这种思想,认为个人学习应当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本性,不苛求群相一致。无疑,这种生态的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是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死板生硬或统一的教育要求都将磨灭其发展中的创造性与能动性,更会极大程度上减少中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与“悟性”。所以以“道”寻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
在《庄子》之中,有许多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手法,其对作品本身而言,超越了写实的范畴,以更为巧妙的的文学构思、更为多样的文学表达、更为精准的文学叙述来彰显内敛的文学内涵。例如《庖丁解牛》,将寓言故事结合多种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将养生的道理融入到比喻之中,引发学生形象性思考,利于锻炼学生的引申、总结能力。《庄子》中多个寓言故事与多种隐喻形式结合,以修辞实例说明事物的自然道理是不被外物形式所限制的,让学生逐步达到从现象过渡到本质认识的“形神兼备”在《庄子》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庄子》全书52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涉及的哲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养生论与道德论,还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更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其内容渗透着“道”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庄子》的“齐物”与“安命”的哲学论调体现了其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平等以及关注学生心理的内涵。“齐物”认为世间万物虽然形态千变万化,但是“存在即为合理”,其本质无区别。这在教学之中给我们以评价多元的启示,学生自身能力各有差异,但是本质一样,他们均为受业者,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予以施教。而“安命”体现了《庄子》“安时处顺”的态度,对于客观现实中的挫折,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以“安命”无求的疏导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形成内省与自察的处理机制,对中小学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庄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拥有着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庄子》内涵的途径:
我们知道在初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所以,我们遵循《庄子》的精神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庄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外,更应当结合《庄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按照自身的发展特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完善的更利于自身的自然发展。这其中除却应用课本截取的《庄子》选段以外,在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入《庄子》的观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人生的真理,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庄子》中大量的寓言及其比喻、象征、夸张的各类修辞手法可作为初中学生语文课堂中的生动案例,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庄子寓言善用拟人和夸张手法,如以鲲鹏比拟力量,以“蜗角”喻以国争,不得不叹服其想象力的丰富,文章结构的巧思。《庄子》中丰富的修辞手法仿写与仿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应当在日常教学中予以渗透。
《庄子》的散文形式表达彰显了其内在的文化力与审美力,其不仅具备脱俗的想象力,还有着出色的修辞及生动的寓言。此外,语言形式诗歌化,文章结构圆如转环,收尾呼应或层层递进,在读懂《庄子》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学素养的升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就《庄子》中的语言模式及文章结构,专门作出分析比对,并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仿写或续编,并能够深刻理解《庄子》文章的缘来之由和内在思想。
《庄子》可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主要是《庄子》中蕴含的大世界观、大人生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正确价值取向。此外,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庄子》不同于《论语》等著作将说理放在首位,而是更注重“以小见大”“以奇现意”“以巧瞥思”,庄子认为真正的教育一定要有充分的自由,顺应孩子的本性,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习知识的愉悦、轻松,从而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庄子》的相关内容,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共性的环境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了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杨清之.唐前隐逸文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黄淑琴,桑志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盖晓伟.庄子人生哲学探微——寻求和谐建构的至高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9(8).
[7]邱国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J].新课程(上),2017
[8]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
[9]何福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6).
注 释
[1]郭庆藩著,王孝鱼点校.庄了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