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心小学 肖春兰
课本剧就是以故事的形式更好地展现人物,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进而在课堂中将其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应试教育的局限,开创了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课堂效率低下,师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都是片面的。但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使用新颖的课本剧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例如小学教师都比较熟悉的课文《陶罐和铁罐》,教师在教授时应该注意,文章中人物氛围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经典,还独具特色,可以从这一方面着手设置课本剧。课文通过语言描写,把铁罐和陶罐这两个角色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在表演前,老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怎样把陶罐和铁罐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更贴切?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最终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较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课本剧能很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用课本剧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在情感浓烈、语言优美的课本剧中展现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改编课本剧的时候,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主编排课本内容。学生在改编课木剧的过程中反复地阅读课文,揣摩文章情感和主旨,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如在教授《小鹿的玫瑰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一定的改编,让这个故事可以呈现在“舞台”上。这样的表演是结合了学生的思考的,可以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增加,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课本剧是具有感情和生命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在朗读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揣摩人物情感,体会文章主旨。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感受角色的情感、形象和所展现出来的氛围,使课本剧能更好地展现文章主旨,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
学生需要活灵活现地展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朗读时融情于景,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使之与课文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情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课本剧的成功表演需要学生对课文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对课文要有深刻的认识。它要求学生把书面文字在理解、升华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把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表演的画面,在课文内容上进行合乎情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
如在背诵《少年闰土》一文时,未参与课本剧编演的学生,背诵毫无技巧,效率低下。而积极参与课本剧编演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将文字转为具体画面,提高了背诵效率,并且学生灵活地把文字转化为情景,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记忆最多的东西,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画面比文字更生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把死板的文字变为动态的舞台演出,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植入感情,发挥创新意识,还要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特长安排角色,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完成课本剧的编排,这样不仅树立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了提高。
学生还要学会安排课本剧表演的相关工作——人员、道具准备等。一节成功的课本剧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课本剧表演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改编语言,布局合理
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语言缺乏新意和感情色彩,对话复杂而繁多,为学生的表演增加了难度,表现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编排之前应让学生明确文章主旨,改编时可适当增删,达到表演和情感展现都服务于文章主旨的效果。语言改编既要符合文章主旨,又要能体现人物形象。在表演的时候着重渲染能体现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情景,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
(2)选文合理,根据学生特点安排角色
课本剧文章应选取较为动人的课文或学生喜欢的文章,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渲染氛围。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实践水平与表演能力比较有限,所以选取课文不能过难或过长,应该选取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章进行编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以辅助性的指导,保证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角色,理解文章,更好地完成课本剧的表演。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其表演课本剧,发挥自己的作用,结合羊善良、温和的形象以及狼凶恶、狡猾的形象,再结合课文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能够很好地刻画羊和狼的形象,选取适当的角色更好地展现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让课本剧的表演更加成功。
(3)融入课堂
表演结束之后,评论编演的可取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课本剧和文章的不同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编演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新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本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课本剧走入小学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掌握人物形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演课本剧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课本剧把小学语文教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破了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习知识时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使学习氛围更加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