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连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广东广州 510000)
2016年起,为贯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教育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增加与融入德育教材中,把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于2016学年起在起始年级正式使用。学校教育应当是打破围墙和无界限的,应努力营造大教育的良好氛围,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课程,其根本任务是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白做人道理的同时,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从小树立优秀的精神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时,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融入道德法治教学,将有利于更大限度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填补教育空白,提高教育效果。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利用典型案例,创设具体情境,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学生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和创造生活,展示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1]。细读四册教材,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如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我爱我家”;第四册爱心小天使之“我爱我爱”。同时,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与家庭生活主题密切相关的,如“节约小标兵”“学做一个能够管理自己的学生”,等等。结合德育课程“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小学低年段的德育课程学习中,从家庭中来,又回到家庭中去,这不仅是学生要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必须要指导学生参与和感悟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达到德育课程的目标。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置了“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儿歌童谣”和“绘本故事”等栏目,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悟”“榜样学习”和“批判反思”。课程强调通过典型问题分析和生活实践“发展学生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6~8岁是学生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一方面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他们每天接收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判断、选择、适应”能力还比较差,持久性不强,成人全方位的示范、引导和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致性,课程的达成度必将得到有效的提升[2]。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在个体身上独立存在。21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乃至塑造个性的时代,学校教育必须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性。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家庭生活中走出来,投入学校生活。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在性格、特长、爱好、品质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优劣各异。这个时候,如果单凭教师的课堂教育往往不切合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上,家长陪伴学生长大,对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是最熟悉不过的,家长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更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也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作为德育课程,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教师依纲靠本进行教学,既要关注课程的要求,也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践证明,教师大部分都能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但是,由于家长毕竟不是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不明确,在家庭教育上往往随意性强,或提出过低的要求,或提出超出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因此,需要任课教师与家长不断沟通,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同的态度和认识。
从教育内容上说,德育课程引入的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生活内容。学校在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课堂上可更多地呈现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家庭作业或评价可更多地体现家庭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与家庭教育在内容上的互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能全方面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课程呈现出的是说教和脱离生活的教育;那么,《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努力在生活体验及生活的真实性上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不断地进行体验和操练,不断地反思和提升,让他们感受到课程的趣味和魅力。因此,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更强调的是过程的体验与人的提升;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不是写作业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家庭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家校共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家长在课前辅导或直接参与预习显得更加重要。
(1)在微课制作中融入家庭指导。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和深化,翻转课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前或通过观看微课,提前感知教学内容;或课前通过前置的实践活动,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自己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看法与认识。教师可在微课的制作中,有意识地设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生活情景;也可以设计让家长直接向学生讲一些传统文化或家风家训,学生在这些前置性作业中,可以真切而具体地进行学习,为课堂的交流和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2)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以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反映学生生活,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如何客观地分析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前调查十分重要。而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科学收集数据,多方面向家长了解他们的情况,再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方式。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学生心灵,更受他们喜爱。
(1)播放家庭活动资料,包括视频、音频和图片。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远比在其他地方的时间多,因此,在课堂中呈现的生活情景更多的是在家庭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家庭教育的内容,选准训练点,通过播放家长提供的家庭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自我、他人等方面切入现象和问题,不断明晰身边的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从小事着眼、从身边的事开始,认识社会、认识责任、认识道和法。
(2)课堂上连线家长。一二年级的学生平时和家长的接触是很多的,家长每天跟他们唠叨各种生活中琐碎的事情,但能让他们入心入脑的话却很少很少。创造特定的条件,让家长和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对话,往往可以让他们铭记终生。因此,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形式,让家长通过视频连线课堂。这样,一个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更可以让全班的学生进行共享,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1)在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中,有意识地设计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项目。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全面的强化过程。有资料显示,一个习惯的形成往往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在强化的过程中给予帮助、鼓励和肯定。这个时候,阶段性的评价和过程性跟踪最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制订评价标准,组织校内的评价和小组评价;而家长则着重于引导学生针对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进行评价,双管齐下,给他们设计一个全方位的引导体系和一个固定的实践周期。适时的评价、适时的纠正和适时的激励,将极大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2)有目的地布置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作业。学生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限于本人自理自律能力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发展尚处于初始的水平,在认识转化为习惯和观点前,还需要家长陪伴他们通过特定的生活实践进行强化和固化。因此,教师应在课后相应地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完成,在一带一、一对一的教育中,他们成长是迅速的,成长的土壤是丰沃的,个性的发展也是带有个体性和丰富性的。
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内容,开发与家庭教育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及时地把家庭教育中新的信息和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 家校共育,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突破性会更加明显,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