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民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浙江义乌 322000)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大脑潜能。初中物理知识比较庞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都有涉及,而初中生的科学思维尚不发达,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既是初中物理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物理概念的严谨性上[1]。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意对物理概念的深入讲解,往往让学生自己通过大量的物理练习题加深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学生只能在大量的试错中才能充分体验到物理的严谨性,这就耽误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科学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哪个概念或定理是孤立存在的。但是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对物理科目把握不准,过于依靠课本,为了教学进度,在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和本质还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形下就开展新的教学。而在新的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过去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学生的物理学习渐渐变成“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建立。
思维导图的运用首先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学习上。初中物理概念多,而且很多都比较抽象,比如,学生虽然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力无处不在,但是当力成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时,他们还是会感觉到力很抽象,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浮力、牵引力等五花八门的力的分类感到无所适从[2]。作为物理教师,要尊重初中生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把关于力这一概念的思维导图用形象生动的符号展现给学生,先让学生对力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对每种力进行细讲。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把力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这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自己钻研,都是有好处的。
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上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能够使学生明确各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差别和逻辑关系,从而建立科学的物理思维模块。比如,当学生对光学中的种种物理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后,那么当学生遇见与光有关的问题时,头脑中就自觉地调出光学的知识模块,并有针对性地把概念和知识应用在物理学习中。
除了在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外,在具体的物理概念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了解。比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串联和并联这两个概念的关联和差异,教师可以画出这两种电路的主要表现形式,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对每种经典的串联和并联方式都熟记于心。这样,学生在出现概念混淆时,就能将曾经建立好的思维导图和具体电路图进行结合,从而使得物理学习事半功倍。
思维导图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和价值[3]。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因为升华、凝华、汽化、液化等知识点之间的区分难度大,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为学生绘制物态变化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把升华和凝华分成一组,把熔化和凝固分成一组,把汽化和液化分成一组,然后再从吸热和放热的变化特点上进行细分,在每种分类中分别列举出一两种典型事例,如升华现象可以举出干冰和碘的例子,凝华现象可以举出霜和雾凇的例子等。当一张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最终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学生们就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物态变化图,使物理知识既通俗易懂,又不易混淆。
此外,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兴趣,使思维导图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仍以物态变化图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考查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从物态变化的核心开始,让学生们回答每个分支上的内容,若回答正确,分支会在多媒体的演绎下呈现出来,若回答不正确,多媒体则做出一个遗憾的表情,并发出鼓励的声音。通过这样一遍遍的练习,学生就能熟练掌握物态变化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但是思维导图的最终意义和价值要通过物理解题显现出来。在物理解题中,学生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调出和问题相匹配的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很多初中生在解物理题时,解题思路不清晰,头脑中没有具体问题的思维导图,也就无从根据问题提供的解题条件进行解答。鉴于此,教师就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在物理解题中提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熟练度和准确度。以下面的习题为例,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是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15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将( )。很多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陷于平面镜的转动中而不得其解。其实这道题只需把物体改变,不是入射光线的角度发生变化,而是平面镜发生变化,其实质是一样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改变平面镜的角度来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光学传播原理的思维导图在这里同样适用,破除了这一点认识上的不足,学生就能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这道物理题。
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初中物理不可或缺的形式。很多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课堂笔记也做得十分详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上课虽然能认真听讲,笔记做得也扎实无遗漏,能够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所有知识、概念以及注意事项都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笔记,致使笔记成了流水账,每一页都记得很满,但是知识之间的衔接不到位,看上去杂乱无章,这样的笔记,不但不能发挥笔记的价值,反倒起反作用,让学生的物理知识变得模糊。
对于这样的现象,物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首先,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听讲上,而不是记笔记上;其次,要对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笔记方法。比如,在学习《声音》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或者借助于多媒体把声音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包括声音的产生条件、传播介质、传播速度、传播本质等内容,使学生对声音的知识建立一个整体脉络,这比单纯在笔记上用文字排列的方式进行记忆形象多了,能够清晰地呈现声音的多个层面、线性、面性,立体性强,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形式活泼。
相对于其他学科,思维导图对于物理学习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初中物理的教学意义,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帮助初中生构建科学稳固的物理思维,进而养成正确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