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娟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实验是探究科学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动手做实验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1]。实验是学生比较钟爱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然而,许多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在实验时光有兴趣,没有效率,多数学生操作规范性欠缺。规范操作是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是提高实验探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从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他们奠定坚实的科学探究基础。现结合我的科学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规范性培养策略。
稚嫩的小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生错误在所难免。我通过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小学生实验操作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我发现实验操作规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仪器的支撑。学生要借助实验仪器开展实验探究。一些学生在使用仪器时操作不当,这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科学实验仪器品种繁多,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要求,要正确操作必须熟悉各种仪器的特点,掌握相应操作方法,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学生的仪器使用操作问题有以下几点:量杯、量筒等玻璃仪器,要求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但有些学生不注意,动作比较大,有时导致碰撞损坏;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在使用时要使液泡完全浸入液体中,读数时不能从液体中取出来,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可有学生不是把温度计拿出来读数,就是眼睛斜视液面;显微镜是一种观察微观世界的精密仪器,其实验要求较高,有的学生在擦拭镜头时不拘小节,发现上面有灰尘就用手去擦拭,而不是用专用纸巾去清除。
有些实验步骤比较繁杂,应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但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程序混乱,导致实验失败。例如,在教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时,我虽然将显微镜的操作程序讲得清清楚楚,可是在利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实验时,仍有一些学生操作程序颠倒,有的不把通光孔打开就对光,有的不先进行对光就调节旋钮,有的在调焦时先调微焦旋钮后调粗焦旋钮。再如,探究“空气中有什么”的实验操作程序是:点燃蜡烛,往水槽内加水,用去盖的塑料瓶罩住蜡烛,拧紧瓶盖,蜡烛熄灭后往水槽里加水,打开瓶盖,把点燃的线香放入瓶内。这个实验每个环节都不能少,且次序不能颠倒。但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去掉瓶盖就直接将蜡烛罩上,有的学生忘了加水就打开瓶盖再放入线香。操作程序混乱导致实验没能成功。
随着生本课堂理念的出现,有些科学教师为充分彰显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在实验教学中完全让学生自主实验,也不提出一些规范性要求,更不给学生示范讲解,这也是导致学生操作不规范的重要原因。要有效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要做到让引结合,示范引领。教师要适当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尤其是在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上,教师应为学生讲解演示,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让学生进行模仿,而在学生练习时则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时间,让他们反复练习,以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生使用酒精灯时,我采用讲授教学法,先为学生讲解演示,边介绍边操作,让学生在观察聆听中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接着,我邀请几名学生上来操作,让其他学生观察说说其操作是否规范;最后,我让出充分的时间,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用外焰加热的方法,形成了用灯帽盖上熄灭火焰的意识,提高了对酒精灯操作的规范性。
古训有云:“三思而后行。”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往往只动手不动脑,很少思行结合,许多时候不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匆匆忙忙地动手操作,以至于操作不规范,实验不成功。有效实验需要规范操作,要求学生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到思行结合,动手又动脑。
有些教师实验教学比较简单,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直接出示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对操作的一些注意点并不知晓,所以会在实验中操作不规范,造成实验质效低下。
为了培养学生操作规范性,我尽量让学生手脑结合,先思后做。有些实验我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让他们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考虑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在形成统一的合理意见后再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规范性,提升实验操作的成功率。例如,在教学《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中有一个“解暗盒”实验。在动手实验前,我先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讨论中懂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检测每个连接点,同时提出电池有正负极,所以每两个连接点都要进行正反两次检测,否则会影响到电路情况的判断。有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都了然于胸,在实验时操作规范性增强,实验的效果自然提高。
部分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喜欢采用赏识法,通过表扬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成功感,用激励鼓舞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当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长期一味地赏识表扬,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骄傲情绪,有可能使学生经不起失败挫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或许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我在实验教学中奖惩结合,适当的时候用“自然后果法”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例如,小辉同学在做“溶解”实验过程中,搅拌时用玻璃棒撞击烧杯内壁,结果把烧杯给戳了一个洞。我抓住这一现象,让其他学生看看后果,组织分析烧杯破损的原因,并且按照要求让小辉照价赔偿。这次事故给小辉和其他学生以深刻教训,有效提高了他们实验操作规范的自觉性。自然后果法有时比赏识法更有效,学生在操作中犯了错,造成不良后果,对他实施批评惩戒,让他承担自己犯错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样他们的体验会更深,更有助于提升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培养,让全体学生规范操作,有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