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畅怀
安妮·普鲁(1935-)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令人瞩目的作家,《船讯》是她的第三部作品。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先后获得199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94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这些奖项足以看出文学界对这部作品的肯定。
《船讯》讲述中年男人奎尔在纽约历经婚姻破碎、父母双双自杀以及被解雇后移居祖居地纽芬兰重拾自我、重建家园的故事。正如译者马爱农在译后记里面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失败者”[1]365,正因为如此,每位读者都能在奎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撇开单纯的人物故事,更吸引读者的是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叙事策略,这才是学者们对它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之前学者多从生态主义角度及其作品的语言特色方面进行研究,而本文拟以其生态叙事策略为切入点,探析其深刻主题及独特叙事。
《船讯》以纽芬兰为背景,而特定的叙事背景对小说主题建构有重大意义,不同的叙事空间涵括不同的叙事环境和人物,因此“作者对小说人物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极其重视,认为只要处理好了这一点,人物就会自然从中脱颖而出”[2],因此普鲁构建纽芬兰这一原生态环境作为奎尔成长的依托地,这里多的是海洋、风暴和风沙,造就纽芬兰人坚韧、团结、乐观的品格。然而严酷的环境同时也给人意外的惊喜:“这个岛里面真潮湿,真潮湿啊,他们说,到处是沼泽和泥潭,河流和一串串的池塘,里面生活着金属般歌喉的鸟儿。船绕着岬角行驶。瞭望者看到驯鹿的影子消失在迷雾中”[1]34。潮湿的环境里生活着金属般歌喉的鸟儿,迷雾中跳跃着驯鹿,这看似严酷的环境却生活着纯朴乐观的纽芬兰人,因此“情感状态可以和地点发生关系,而地点又可以表示心理状态”[3]。小说特定的环境选择直接影响其中的人物,作者构建特定的环境均为其主题服务。
与此相对照,大都市纽约与纽芬兰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截然不同:“一个处于第三次死亡过程中的地方。它在两百年中由森林和林地部落沦为农场,再沦为拥有机器和轮胎工厂的城市。一次长期的衰退洗空了商业区,摧垮了购物中心。工厂倒闭出售”[1]12。几句话勾勒出城市的衰退过程,奎尔在大都市的生活随处可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崩溃的政府、化学品泄露、瘟疫、经济衰退和濒临破产的银行、漂浮碎片、分解中的臭氧层”[1]12,这样的生活环境催生出欲望膨胀自私冷漠的都市人:奎尔的妻子和情夫私奔并将自己的女儿赎卖,父亲和哥哥总是用各种侮辱性的词语嘲笑他---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扭曲的精神生态,原本温馨的家庭港湾给奎尔带来的只有无止尽的伤害。而社会更是动荡不安,有一次奎尔在纽芬兰接到纽约唯一的朋友帕特里奇的来电,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朝他的老婆开枪:“我才意识到我们待在一个多么疯狂倒霉的地方。你到哪儿都可能被打死,烧死,或者遭到毒打”[1]313。
与都市人的冷漠残暴相比,奎尔迁到纽芬兰后感受到的是当地居民的善意和爱心,当地人给岩石也取了不同的名字,锯齿状的是梳子岩,还有茶点面包礁,雪橇狗岩石……仿佛岩石也是有生命的,这和都市人视生命如草芥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生态环境不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截然不同,因而体现出环境与人的相互建构作用。
小说双重叙事空间的并置凸显出自然的力量,对工业化都市和欲望膨胀的都市人进行了强烈抨击,双重空间的对比彰显了小说的生态主题,申丹在论及叙事空间时认为其“不仅是虚构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发生地,同时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4]。于奎尔而言,从都市到纽芬兰的空间转向是他精神成长的主要契机,正是因为地理空间转向带来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改变引导他从一个无自我意识的失败者逐步建立了清晰的自我和完整的家庭,从而衬托出叙事空间转向对主题的凸显和建构作用。
叙事视角是叙事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体现着作者如何展现作品,同时也对作品的主题构建和人物塑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热奈特认为叙述视角即是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以及叙述角度随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并据此提出了叙述视角的三分法,即“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5]。《船讯》主要采用了零聚焦和外聚焦的叙事视角,这和小说的叙事风格以及主题内容密切相关。普鲁关注的是一个地区及群体而非个人事件,外部视角能赋予作品更加广阔的社会视角。小说多处涉及到纽芬兰这一原生态环境的描写和介绍,外聚焦的叙事手段给予作者更大的自由空间,把所见所闻都忠实地记录下来,对所涉环境及人物故事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客观地给读者展示一幅纽芬兰的画卷。
此外,普鲁在很多场景中都综合运用了多重视角来塑造人物性格和构建主题,普鲁很少用纯粹的内聚焦来展现人物心理活动,而是夹杂着外聚焦和零聚焦来综合展现某一场景,例如奎尔回忆父亲带他和哥哥寻找浆果的场景就运用多重叙事视角来塑造人物性格:
哥哥只摘到十七八颗樱桃。父亲向他们走来……哥哥放声大哭,用手指着奎尔。说奎尔抢了他的樱桃。撒谎。奎尔摘了半夸脱,很体面地盖满了桶底。结果他被浆果灌木上折下的一根枝条抽打了一顿……回家的路上,他盯住浆果桶,看着绿虫、臭蝽、蚂蚁、蚜虫、一瘸一拐的踟蛛通过暗道爬到水果表面,拍打着空气,困惑不解。[1]182
奎尔的这段回忆,普鲁以冷静的外聚焦视角缓缓展开,更能客观还原当时的情景。对话没有用引号隔开来,使整个片段更加具有整体性,这是奎尔对当时整个事件如何发生的回忆,但是中间“撒谎”两个字使整个片段的视角发生了变化,这是奎尔内心所想,算是内聚焦,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这句话说出来,前面哥哥的“说”和奎尔的“想”并置形成了一种语言的张力。而后面“奎尔摘了半夸脱……”又是从外视角的客观角度来展示当时的事实情况,“他盯住浆果桶……困惑不解”又是描述奎尔所见及内心所想,这些视角的跳跃使读者参与到话语建构中来,这里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惩罚奎尔而维护哥哥和哥哥张牙舞爪的模样在读者面前展开,而另一边则是沉默不语的奎尔。正是视角的变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6]。普鲁用外聚焦来展现小说的场景,而用内聚焦来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多重聚焦模式的自由转换深化了主题,鲜明了人物形象。
《船讯》每一章的大标题下有一个小小的引子,它独立于故事内容,但是与文本内容相呼应并有着某种提示,这些引子大部分出自《阿什利绳结大全》,还有一部分来自《海员词典》和本土民歌。例如第一章引子里说“奎尔”是一圈绳索,“放在甲板上,需要时可在其上行走”,这和第一章描绘的奎尔任人欺压践踏的形象相对应;第二章引子介绍相思结,内容则是介绍奎尔和佩塔尔相识结婚到背叛他的过程。第三章引子介绍“勒箍结”它先系得较松,然后勒紧”,这一章里奎尔妻子和别人私奔并遭遇车祸,女儿差点被妻子贩卖,父母双双自杀……一次次打击像一圈一圈的绳结勒得奎尔喘不过气来。而第八章介绍的“滑结”里,奎尔和姑妈抵达纽芬兰后却发觉自己并不适应,这时他和这个地方的联结并不牢固,似乎和这里的联系随时可以断开,正如“滑结”一般。第九章“系泊结”则暗示着奎尔在慢慢地融入纽芬兰社区,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这些看似与小说本身没有关联的引子,却预示着小说的故事线如何往前推进。这些非文本内容与文本内容互相呼应,丰富了小说的文本层次。而这些引子的下面还附有相应绳结的图像,这种图文并茂及叙事形式的多样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空间内涵。
此外,小说内部也夹杂着多元文本,对小说的主题最具凸显意义的是奎尔写的新闻稿。例如最开始奎尔在纽约写的稿子:
昨晚派恩埃伊计划委员会以悬殊多数通过了对市区划法规建议修正案的修改意见,将把商业区外的所有地区的最小住宅基址面积扩大到七英亩。[1]8
这根本不是新闻稿,冗长又没有重点,正如帕特里奇所说:“像读水泥一样。太长了。太长太长了。思路混乱”[1]8,这正代表奎尔彼时的生活状态:一片混乱,对生活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方向。之后奎尔跟随姑妈回到纽芬兰,当他在《拉呱鸟》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后,他认为自己无法胜任那份工作,“我说了,我认为我干不了。这家报社跟我以前见过的完全不一样……我不熟悉这片地方,也不认识这里的人”[1]76。这从侧面体现出奎尔此时面对生活一遇挫折便退缩。但是当他慢慢学着去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区时,他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敢于去报道各式各样的新闻,并为捍卫自己的新闻稿而据理力争。他写的一系列新闻稿,首先从形式上与小说正文隔离开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内容上,这一系列新闻稿与小说的生态主题相呼应,从而彰显其生态主题。例如奎尔用“无人悬挂油轮照片”来抨击石油泄漏给海洋带来的毁灭性的影响:“一个破裂油箱渗漏出的一万四千吨原油涌向海岸。成千上万的海鸟和鱼类在石油里挣扎,渔船和渔网肮脏不堪”[1]221,这是对在当地攫取巨大经济利益的石油公司的为自己私欲而损害整个海洋生态圈的强烈抗议。而当特德·卡德把他的新闻稿改成“为石油工业歌功颂德的腐败、廉价的宣传文字”[1]223时,奎尔强烈抗议:“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乱改写别人的专栏!杰克叫我写一个关于船只和航海的专栏。就是说我要写出我的观点,描绘我看到的场景。这个……不是我写的,不是我的观点,也不是我看到的情景”[1]223。
这篇新闻稿可视为奎尔自我成长和自我意识苏醒的代表,它将奎尔的个人成长和小说的生态主题结合起来。而它区别于正文的文体更加凸显其主题内涵:奎尔在纽芬兰的原生态环境中汲取了力量,实现了自我成长,而新闻稿中揭露的石油泄露问题则引发读者对小说生态主题的思考。
另一篇新闻稿“告别一切”介绍了以打渔为生的哈罗德·南丁格尔在漫长的渔季只收获了九条鲟鱼,而“为了捕获这九条鲟鱼,南丁格尔先生花了四百二十三元购买汽油,两千一百五十元办理执照,四千六百七十元修理和改装船只,一千二百元添置新的渔网。更糟糕的是,他患了捕鱼生涯三十一年来最严重的海水过敏”[1]240。这篇新闻看似冗长,奎尔将南丁格尔先生花了多少钱一五一十地罗列出来,正是这种数额的罗列和他最终只收获了九条鲟鱼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当地渔民的困境,在当前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侵袭下,当地渔业即将走向枯竭,广大渔民的出路又在哪里?这篇新闻稿激发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索,从而唤醒人们对纽芬兰生态问题的关注。
从这些新闻稿可以看出,在构建小说的生态主题上,普鲁其实颇具匠心,各式各样的引子和当地本土文化相连,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多篇新闻稿在小说中以独立于正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这些新闻稿又构成隐形的叙事线索,展示出纽芬兰这一原生态环境在石油业发展及工业化入侵下遭受的破坏和污染,而伴随的是当地居民的失业和无所依靠,从而彰显文本的生态主题。无论是每章开端罗列的各式引子,还是正文中凸显出的各式新闻,都极大的丰富了小说的空间结构,也在更深层次上完成了其生态主题的构建。
小说中多次运用反讽凸显主题。反讽叙事最常见的是言语反讽,它主要表现为小说的语言外壳与真实意指间的矛盾,并且注重通过语言表层本身的悖谬性,造成读者的陌生感,从而召唤读者对其真实意指的体悟[7]。例如佩塔尔名字叫“Petal”,在英语里是“花瓣”的意思,花瓣象征着美丽纯洁,高雅等等,但是佩塔尔却跟这些品质一点都搭不上边,“一到夜里,就变成一个肆无忌惮闯进陌生人房间的女人……跟不相识的男人到处乱跑”[1]14。在婚姻里她没有恪守忠诚,作为母亲她也非常不合格,“第二年怀上阳光之后,她成天怒气冲冲,直到那个异体离开她的身体为止”[1]15,她“有时她假装不认识他们的孩子”[1]16,而最后当她和男人私奔时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贩卖,这种行为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这充分体现在大都市里,人性冷漠和精神异化已经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奎尔的哥哥也是人性异化的代表。哥哥小时候受尽父亲宠爱,经常排挤和侮辱奎尔,“对他拳打脚踢,直到奎尔抱着脑袋缩成一团,在油地毡上啜泣”[1]2,而这些过分的行为,显然是其父母默许的,因为父亲自己也骂奎尔“蠢货”。虽然父母极度宠爱哥哥,当父母自杀离世时,哥哥却甩手不管,称自己不能参加非会员的仪式,他关心的只是父母是否给他们留下什么东西,当听奎尔说父母留下的只有一大笔房屋抵债,没有任何积蓄时,他说“你在开玩笑吧?你一定比我想的还要蠢。嗨,恶心包,要是有什么东西,把我的那份寄给我,你有我的地址”[1]21。
父母对哥哥的宠爱及哥哥在“人格魅力教会任宗教中尉”这些描述均属于反讽叙事:父母深爱的哥哥却对父母的死无动于衷,甚至不来参加其仪式。人格魅力教会的中尉却无丝毫魅力可言:讲话粗俗不堪,对弟弟只有恶语相向和拳打脚踢,对父母毫无感激,心里只有利益和私欲。这更加衬托都市人心冷漠,即使是家人之间也只有利益而无亲情。普鲁正是通过对都市人性异化的描写来鞭挞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文本运用反讽叙事来描述杰克找工作的经历和纽芬兰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小说看似在歌颂现代工业:“可是现在艰苦的生活已经结束了。失业保险削弱了命运的力量,开采近海石油大有希望。现在到处是发展和占有,到处在蓬勃推进”[1]34。但当小说往前推进,现实展现的不是繁荣而是满目苍荑:石油公司获得巨大利润,留给纽芬兰人的只有石油泄露和污染的海域,环境的恶化使渔民们无以为生,所谓的工业化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其鼓吹的工作机会。杰克开办《拉呱鸟》的经历清楚说明了这一点,首先杰克去了一家皮革厂,但是干了四天,兽皮用光了,人们就站着发呆或者拖拖地板,两个星期后皮革公司就垮了;然后他们又安排杰克去了一家五百万元的工厂,等待着,可是工厂一直没有开门,什么也没生产出来,接着他去一个制造厂干了三个月也关门了,休息几个月后又给他安排了一份“理想的”手套厂的工作:
第一天,一大群人挤着去做工。你相信吗,我们到了那里,进了工厂,有许多人站在那儿……只有两样东西他们没有----会做手套的人和皮革。知道吧,做手套的皮革本来应该来自我几年前工作过的那家制革厂,可是它早就停产了……[1]71
经历了这些杰克才醒悟过来,政府根本不可能给他一份像样的工作,所以他自己开办了《拉呱鸟》。由杰克的经历看出,所谓的工业化、发展和蓬勃都只是政府为了攫取当地资源让人们放弃石油和打渔业的幌子,杰克对自己创办报纸过程的详细叙述其实是对政府所谓的发展工业的讽刺。杰克的论述里并没有带个人情绪的埋怨或者抨击,但是平淡的叙述和可笑的内容的融合更具讽刺和批判意味。
《船讯》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成长小说,也有别于之前一些纯粹揭露生态危机的作品。在普鲁笔下,纽芬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使遭遇工业文明侵袭他们仍以自己的方式做出抗争。作者运用诸多叙事策略展示文本的生态主题,构建多层次的叙事结构。普鲁构建都市与荒野双重空间,通过其对比来阐明环境对人物的不同影响和构建作用。保罗·谢泼德曾断言:“如果不知道你从哪里来你不可能知道你是谁”[8],小说中奎尔正是如此,他回归祖居地是探寻自我之旅,正是在纽芬兰原生态自然环境中他才重新认识自我,建立了完整的家庭;文本中多视角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多元化文本丰富了文本的叙事结构;反讽叙事抨击了恶化的都市环境对人精神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鞭挞了所谓的“工业化进程”。奎尔从都市回归荒野的历程伴随着他的自我成长,而他的自我成长又和小说的生态主题高度融合,普鲁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凸显人物性格和生态主题,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态问题的思考,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的机能,而在于我们的伦理系统的作用。要度过生态危机,需要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对自然的影响”[9],而这正是普鲁通过多元化文本及反讽等叙事策略向读者们传达的生态主题,也是她作为学者通过其作品给世界带来的警醒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