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陈丽娜
传统教育将教师固化在讲授的位置,无限放大教师的存在感,没有做到贴近学生需求,弱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彻底成了聆听者,束缚了学生探究语文的脚步。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的讲授得不到学生的互动,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学习态度懒懒散散等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进步缓慢。接下来,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展开策略探究。
课堂导入是通过运用一种平和、不突兀的过渡方式,紧贴教学内容进行的课前预览无缝衔接,以期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开篇就抓住学生的眼球,使教学在学生的参与下得以顺利开展。但是,仍有部分语文教师不重视课前导入的作用,甚至为了加快教学速度越过课前导入环节,直接进入课文学习中,结果非但没有节省教学时间,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好课堂导入工作,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多样化课堂。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谁吗?”学生回答道:“科学家!”“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则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讲述的不是他的伟大成就,而是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有趣经过。”学生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想象不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怎么会与一个普通小女孩存在交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后思考: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如何与爱因斯坦相遇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人?与你想象中的科学家印象相同吗?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纷纷参与到朗读中,并逐渐感悟到爱因斯坦潜心钻研物理事业,随性而居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以及尊重孩子、乐于帮助孩子的一颗包容心。这样,教师通过课堂导入环节,融入提问元素,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路,增添了课堂教学的乐趣,让学生在逐步深入思考中参与完成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了效率。
教学手法是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融入各种元素来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辅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师采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更能为学生带来惬意的学习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缓慢,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乏善可陈,没什么新意,学生学习效率一般,参与度也不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多角度探索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文章主旨等抽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融入语文课堂中来。
例如,在进行《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依据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之情这一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关于昆虫的美丽图片,如红蜻蜓、蛐蛐儿、兰花螳螂、斑衣蜡蝉、蓝色大闪蝶、蓝丽天牛、双叉犀金龟等,学生在参与观察昆虫的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与乐趣,纷纷产生了对昆虫的好奇心,顺利融入对课文的学习中来。教师以昆虫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动力,使学生对法布尔观察昆虫流连忘返这一故事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还鼓励了学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又如,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谈一谈父子、母女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一位学生分享了他的故事:“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西游记》,爸爸就每天睡前为我讲上一段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的故事,那时候觉得爸爸肯定也是喜欢唐僧师徒的故事才懂得这样多。后来我才知道,爸爸为了让我听得开心,每天在给我讲前都要先花一段时间看《西游记》,将文中的故事转换成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免得我听不懂。”……通过让学生参与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学习中去,感知高尔基父子亲情的“爱”及高尔基通过写信这一特殊方式教育孩子“给”永远比“拿”愉快,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认可,获得他人帮助,体会到与人分享的乐趣。教师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与交流经历,使学生得到更丰厚的体验,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出发,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学习状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合作学习是将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团队共建的形式进行思考、沟通,从整体上促进各个成员的进步,使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或是仅局限于同桌之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这方面能力,增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树立相互包容、相互配合的意识,在合作中让活泼型学生带动慢热型学生、优等生带动差生,促进学生整体参与意识的提高,加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步伐。
例如,在对《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篇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分别饰演文中的柴进、林冲、洪教头等人,对课文描述的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被逼与之比武并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棒下,使其羞愧离庄这一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在参加表演前先进行讨论,并结合台词设计表演动作,演得像模像样,充分体现了柴进仗义疏财、热情好客;林冲谦虚勇敢、武艺高强;洪教头骄傲蛮横、咄咄逼人的人物特点。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合作中消除了团队人员之间的距离感,在讨论设计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意识,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跃度,避免学生走进“不动脑思考,等着老师讲”的误区,弱化人们对教师在课堂中的传统讲授印象,强化学生对课堂进程的主体把握、探索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减少走神、跟不上老师思路等现象的出现,教师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主宰者,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鲁雅苓,刘小勃.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
[2]陈俊枫.学生参与意识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J].基础教育研究,2014(21).
[3]周丽娜.“举起手来”的智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A].思维丛书(第二辑):优化思维,提升智慧(上)[C],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