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松
(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史料指的是在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所依据的历史资料。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可以说史料为学者研究和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根据,也使得历史知识有据可查,人们更加信服。为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评判能力,可以将史料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而如何合理、恰当和科学地运用史料,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就属于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的问题。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科学预设和引导,让学生透过历史教材,学习到更多知识,感悟历史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教材中的每张图、每段文字都值得教师认真研读。教师需要基于教学内容与目标,科学选取教材中重要的史料资源,让学生深刻研读与讨论,有必要将教材中的史料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发展他们概括、分析、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如蒋介石分别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进行了讲话、“七·七”事变之后发表庐山讲话、“八·一三”事变之后进行了民国政府自卫宣言,教师可以将这些课本教材中原有的史料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比较不同时期蒋介石对日政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史料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宏观的层面看待历史问题。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析历史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整体的认识,搭建完善的知识架构,进而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师还需要在挖掘教材资源、优化利用史料的过程中,科学设计问题,巧妙提示和引导,发展学生历史评判素养。唯有深入挖掘、科学提问与精心运用史料,才能发散学生思维,促进他们的思维在历史情境中横向与纵向推进。比如历史教材中有一则史料“林则徐上述道光帝”的言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基于这则史料,教师可以引导分析,提出几个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林则徐是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后进行了上书?”“他主张什么?”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从背景、原因、主张、结果、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横向分析与纵向延伸,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进而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
史料的引入和运用,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运用史料学习法,引入多样化和趣味性的史料,激活趣味生动的历史课堂,丰富教学内容,让历史课堂变得精彩。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入图片和视频史料,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形象、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需要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预设,精心准备,补充恰当、具有针对性的课外史料。如《世界近代史》中苏东剧变产生的原因之一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和平演变”;且苏联解体后,一些西方国家继续侵入等。书本中只有几则简短的文字,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精心准备,科学预设,补充课外史料。笔者补充了“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的史料。通过补充史料,让学生对这部分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又如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史料《三国演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割据背景、三国鼎立的情况;并借助“群雄割据形势图”,让学生在图片史料的运用下,观察、分析、讨论与交流,感受当时割据的状态。教师提出问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状态?”“谁的势力比较大,占据有利的地势?”基于教师的提问,在地图、图片和视频等多样化史料的运用下,激活了趣味的历史课堂,让历史学习更有趣。
补充史料的关键,在于史料的恰当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广泛阅读,注重积累,多查阅资料;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多搜集针对性与恰当性的史料。通过补充史料,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下,史料的引入和运用,都是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服务的。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将史料作为辅助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展开与史料的对话;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观察分析,依托史料,深入其中分析问题[2]。教师需要以史料为载体,恰当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历史长河,去探寻历史发展的走向。
如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知识时,教师引入如下史料:“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美国制度为防范民主对自由的侵害,制宪会议做出了各种努力……——阿克顿等”。史料引入后,教师提出问题:“美国人特别喜欢专制制度吗?美国人追求民主吗?美国人向往自由吗?“基于提问,学生分组探究,与史料展开对话,创新思考、表达观点。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得出不同的想法。教师总结:因为向往自由,所以要摒弃泛滥的民主。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与史料对话,展开了深刻的分析与探索,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时间是宝贵的,有限的历史课堂时间不能让学生将全部史料都阅读完成,也没有必要阅读杂乱而冗余的史料。并且,史料若过多、过杂,会混乱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也不知道如何对比论证和分析,会降低学习质量。由此,史料运用时,要注重适宜性和恰当性,避免过多史料“扰乱”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要基于当堂历史课,或教学内容、目标,科学选择长短适中、内容适宜的史料作为课本的补充。
如在进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知识的学习时,教师为深化学生对“欧洲走向联合背景”的理解,引入了如下史料。材料一:欧洲,这个伟大的大陆……为了继承这个共同遗产的各个部分,应当使欧洲统一起来。(丘吉尔1946年)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阿登纳回忆录》)将这两段长度、难易适中的史料运用起来,让学生基于史料进行分析,了解当时欧洲联合的背景。学生依托史料互相交流与讨论,对历史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需要注意史料的运用要去粗存精、科学选择,从而能够服务高效课堂。
总之,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要适宜、适度和适当,让学生透过史料发现更多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历史思维与历史素养;还要鼓励他们借助史料,以史为鉴,借助历史提出改进现实生活的方法,凸显历史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