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刚
从2006年“虐猫事件”至今,我国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愈演愈烈,网络暴力语言的迅速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空间,伤害了网络游览者的身心健康,尤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学界对语言暴力现象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内容大多为“网络暴力”的成因、对策,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暴力”主要载体的语言本身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对网络暴力语言的生成和认知机制的语用研究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杨平的“关联·顺应”认知语用模型来分析网络平台上大量出现的暴力语言模因,尝试为网络暴力语言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网络暴力语言是出现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一种语言现象。虽然学术界从很多角度对“网络暴力”和“语言暴力”的内涵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是相关概念一直没有得到公认的定义,而“网络暴力语言”的定义至今还未出现在任何一本权威刊物上。相关概念定义如下,
1.美国学者Herring认为,网络暴力就是指“对某个人或团体的健康生活,包括肉体的、心理的和感情的,产生了伤害的那些网络行为”。[1]
2.复旦大学满洪杰认为网络暴力是不特定的多数人以互联网络为载体,自发地、集体性地对某一事务进行言语的攻击和骚扰,因而造成受害者精神痛苦和生活安宁破坏的情形。[2]
3.西南科技大学周利群认为,网络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或者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身权利受到损害的行为。[3]
4.百度百科界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4]
5.Bolinger将语言暴力定义为用不符合逻辑和法律规范的语言风暴,一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5]
6.Chase(1938)认为语言暴力是指用不合理逻辑的语言手段,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出现,鼓励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最终造成对人的伤害。[6]
结合以上的相关定义,本文尝试将网络暴力语言定义为:网络使用者为了达到伤害他人精神和心理的目的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辱骂的一种语言现象。
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认为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将自己所想传达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将其意图展现给听话人;听话人需要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具体的认知语境对话语进行推理,最后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们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个原则(交际原则)认为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然而在真实语境下,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往往并不一致,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信息做出的努力,前者与关联成正比,后者与关联成反比,交际中说话人对认知负荷增减的利用就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的利用。
顺应论是Verschueren提出了一种语用学研究的新视角,它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心理意识下遵循着一种动态的顺应来进行持续不断的语言选择。而之所以语言使用者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变异性、商讨性和适应性这三个特性。
国内学者杨平(1991年)在综合关联理论和顺应论各自优点的的基础上提出关联—顺应模式。该模式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说话人寻求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话语交际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b.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c.关联假设是说话人对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d.关联顺应是一个语境成分(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和语言结构(音位、重音、语调;词汇结构和内容;句式的长短;命题结构和内容;篇章结构和内容)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e.关联顺应是策略选择的过程。
关联—顺应模式克服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描述性不充分的缺点。在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和具体的语境因素及其成分之间找到了结合点。使关联假设的抽象性得到了具体化。在强调认知的同时,还兼顾了物理和社会以及文化因素对话语选择的影响。另外,关联假设的结果——话语方式的选择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上得到了细致的描写和说明。“关联—顺应模式也克服了Verschueren顺应理论解释不充分的缺点,从认知关联的高度解释了顺应的机制。”[7]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来做类比,模因类似于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通过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何自然在《语言中的模因》中认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依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或者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8]
基于模因论的观点,所有文化都是由模因所构成的,网络暴力语言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同样也必须有相应的暴力语言模因所构成,也同样需要经过四个不同生命周期:
1.同化,暴力语言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被其注意、理解和接受。
2.记忆,暴力语言模因需要在宿主的记忆中停留,停留的时间越长,其得到传播的可能性越大。
3.表达,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暴力语言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能够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
4.传输,暴力语言模因表达需要宿主用各种方式进行传递。
网络暴力语言模因需遵从“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因此在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强势网络暴力语言模因因子必须复制精确,散布广泛,复制长久。
从关联-顺应模式来看,语言的交际过程是动态的,暴力语言模因的发起者(说话人)在互联网空间为了让自己的交际意图让听话者获取,首先必须假设自己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暴力语言模因或变体)必须是和对方的认知语境(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具备关联性的,而其选择的暴力语言模因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该模因已被说话人所同化和记忆,在使用的过程中,说话者对当前认知语境不断的适应和选择其话语的使用(话语方式),将暴力语言模因表达并通过某种方式在网络上传输。听话者根据说话者所提供的明示信息,不断地顺应当前语境,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最终找到最佳关联,将暴力语言的模因进行同化。因此,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即暴力语言模因在互联网空间不断地得到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暴力语言模因的生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得到增强和削弱,生命力强的暴力语言模因就会迅速地被接受、复制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给他人,成为强势模因。同时暴力语言模因的复制并不是说词语的原件与复印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不同宿主会产生不同的变体,暴力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
例如:以下是朋友圈的微信对骂群中的一副截图内容,
金钟林:傻逼吃甜粽子
Linda Man:你TM吃咸粽子
李聪:去你妈的甜你妈逼粽子
YueSa:吃甜粽子SB
…
李聪:傻逼
XX:大傻逼
在朋友圈微信对骂平台上,网络使用者为了消除无聊,达到伤害他人精神和心理的目的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其暴力语言涉及“傻逼”、“SB”、“去你妈”、“你TM”“你妈逼”和“大傻逼”。由于该微信群为对骂微信群,群存在的目的就是侮辱对方,所以在发起会话之前,暴力语言的发起者会假设自己所选择的语言模因是具有关联性且能够为对方所理解和接收的,然后通过顺应选择不同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来传递这些语言模因。暴力语言的接收者在接收信息前会假设当前话语与自己的认知语境相关,首先去寻求话语的最大关联,当最大关联符合语境效果时,他会停止进一步付出认知进行话语的处理,如“傻逼”和“去你妈”。如果他发现最大关联不不符合语境效果时,则会通过顺应寻找最佳关联,如“SB”和“TM”是“傻逼”和“他妈”的拼音变体,他就需要进一步地付出认知努力来达到他认知的最佳管理。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模因感染宿主的过程。
“傻逼”和“SB”属于同一暴力语言模因“傻屄”的不同变体,通过百度进行搜索,“傻屄”找到相关结果约739,000,“傻逼”找到相关结果约26,100,000,而“SB”找到的相关结果为54,700,000。其后的两种变体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之前的变体,这表明同一模因变体之间的生命力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网络暴力语言变体的生命力也会随时间产生变化,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尼玛”位居2014年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第一位,原发微博提及量为249,646,340,[10]2016年3月通过百度搜索“尼玛”,出现的相关结果约90,800,000(包含其他意义),“你妈”为约75,400,000;而2018年7月通过百度搜索“尼玛”,出现的相关结果约15,900,000(包含其他意义),“你妈”为约59,400,000;虽然“尼玛”和“你妈”都出现了减少,但通过比较,“尼玛”减少了82.5%,而“你妈”仅减少了21.2%。这显示新颖的变体往往在短期内获得更大的生命力,而从长期来看,其生命力的下降也比传统变体更为迅速。
运用关联·顺应模式分析网络暴力语言,本文认为网络暴力言语交际实质上就是暴力语言模因通过网络得到接受、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暴力语言交际双方必须通过顺应和关联来认知网络暴力语言模因。